吴崇伯
- 作品数:150 被引量:4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 CEPA对澳门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CEPA实施以来,通过内地与澳门的共同努力,进展十分顺利,CEPA对提振澳门经济效应明显,但仍与人们当初的″火热″预期存有差距。为此,本文提出一些更紧密两地合作的思路与对策。
- 吴崇伯
- 关键词:CEPA
- 树立大食物观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 2023年
- 人多地少的国情使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坚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使得质量状况堪忧、基础地力下降。另一方面,伴随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国居民的饮食消费需求逐渐转变,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型,科学合理的膳食观念逐渐普及,饮食结构日趋优化。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产粮大国,但粮食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净进口国。中国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油高度依赖进口,饲料、肉类和奶源的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也不同程度影响着中国的粮食安全。传统的粮食安全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食物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需要树立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江河湖海要食物,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发食物资源。
- 吴崇伯李泳琪
- 关键词:粮食安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韩国与印尼的经济关系分析
- 2014年
- 印尼与韩国正式建交40年来,双边贸易连创新高,相互投资不断增长,其他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富有成效。尽管仍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但由于两国政府重视,加上互补性较强,印尼与韩国经济关系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吴崇伯
- 中德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础条件、挑战及对策思考被引量:2
- 2020年
- 中德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国际合作新模式,已成为中国和德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式。一直以来非洲与中德都维系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因而中德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具备非常坚实的基础条件。然而,中德第三方市场合作也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比如中非经济关系增长迅速,中德在非洲的竞争持续加剧;德国仍存合作疑虑,中德合作阻碍大;德国仍难摆脱美国因素影响;中德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还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等。为进一步推动中德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德双方应做好战略对接,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协调,形成长效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强化合作机制;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利益保护机制。中德两国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很大发展空间。
- 陈慧吴崇伯
- CEPA框架下福建与香港经贸合作机遇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CEPA的签署与实施引起福建省的高度重视,福建省推出多方面的举措,掀起一波利用CEPA机遇,加强与香港经贸合作的浪潮。闽港有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目前互为对方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福建应借助这一有利时机,主动承接、吸纳香港现代服务业辐射转移,并寻找闽港制造业合作的新领域,加快福建制造业加工基地建设,实现闽港经贸合作双赢局面。
- 吴崇伯
- 关键词:CEPA经贸合作
- 澳大利亚与东盟的经济关系被引量:3
- 2001年
- 澳大利亚1974年与东盟正式建立关系后,双边贸易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双向投资明显增加,澳大利亚对东盟的经济援助也呈增长势头。尽管双边经济关系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但也有不少有利因素推动澳与东盟的经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 吴崇伯
- 关键词:经济关系
- 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分析被引量:22
- 2006年
-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政府鼓励并积极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利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迅速发展,东南亚逐步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重点地区。中国对东南亚的投资行业、投资形式都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中国对东盟投资在东盟吸引外资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但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 吴崇伯
- 印尼新政府振兴经济的政策举措与前景透视被引量:2
- 2005年
- 印尼首位直选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已正式宣誓就职,新政府如何兑现竞选时的承诺,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振兴经济和改善民生,领导印尼全面复兴,已成为印尼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使印尼尽快降低失业率,减少贫困,使外资逐渐回头,重振制造业和旅游业等,苏西洛推出六方面的举措来全面振兴印尼经济。尽管印尼2004年底遭遇海啸、地震大灾,但经济前景依然可以谨慎看好,2005年有望成为印尼经济的转折年。
- 吴崇伯
- 关键词:新政府
- 两个仍在调试彼此相处方式的大国——中澳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透视被引量:1
- 2013年
- 中澳建交40多年来,两国经济关系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双边贸易连创新高,相互投资不断增长,其他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富有成效。中澳经贸合作有很大的互补性,加上两国政府重视,未来两国经济关系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双方合作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但从中澳双边经贸合作的规模来看,总量水平仍然不高,与两国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并不对称。两国政府应坚持开放、非歧视的政策,共同为双方企业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 吴崇伯
-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税收协调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税收体制上存在较大差异,产能合作税收协调难度较大且存在诸多税收风险。本文对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税收协调的现状及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从构建税收协调平台、加强税收协定更新与谈签、加强税收协调的规则与制度建设、构建税收管理与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税收协调机制的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更深入紧密产能合作提供助力支持和制度机制保障。
- 吴崇伯吴崇伯
- 关键词:税收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