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彬
- 作品数:29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NSCLC局部免疫反应与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生成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 目的:1.探讨NSCLC局部免疫反应状态与微血管、微淋巴管生成、肿瘤VEGF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2.探讨NSCLC局部免疫反应状态与患者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
- 张健谷力加吴伟彬陈惠国王志刚
- 21世纪第一个10年住院肺癌病人临床特征及对预后预测分析
- 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住院的原发性肺癌病例资料。通过电话随访方式获取生存数据,并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2009年颁布的第7版肺癌TNM分...
- 张伟清谷力加张健陈惠国吴伟彬
- 关键词:肺癌生存预后致病因素
- 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
- 吴伟彬宋江平翁毅敏谷力加廖洪映黄邵洪李昀张健蔡松旺余超陈惠国王翠苹
- 脑转移联合胸部原发病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本单位2001年至2011年间行脑部和胸部病灶联合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共计21例患者进行了孤立性脑转移病灶切除和后续的肺癌根治术,18例(86%)患者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N1淋巴结阳性8例,N2淋巴结阳性10例。中位生存期32个月(95%置信区间15~49个月),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3%,22%。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2)。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的患者,保证病灶完全切除和手术耐受性前提下,对胸部和脑部病灶应同时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以获得最佳疗效。
- 黄邵洪廖洪映李昀张健蔡松旺陈惠国王翠苹吴伟彬谷力加
- 关键词:外科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1例行脑部和胸部病灶联合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21例患者进行了孤立性脑转移病灶切除和后续的肺癌根治术1,8例(86%)患者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N1淋巴结阳性8例,N2淋巴结阳性10例。中位生存期32个月(95%CI 15~49个月)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3%和22%。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2)。结论在保证病灶完全切除和手术耐受性前提下,对胸部和脑部病灶同时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的最佳方案。
- 黄邵洪廖洪映李昀张健蔡松旺陈惠国王翠苹吴伟彬谷力加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
- 化疗联合DC-CIK序贯性免疫一线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DC-CIK序贯性免疫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6例行化疗联合DC-CIK序贯性免疫一线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序贯治疗组),并与同期16例单纯行化疗的...
- 谷力加李辉谢新波何跃张健陈惠国吴伟彬
- 缺氧诱导因子-1α/bcl—xL小干扰RNA双靶向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联合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bcl—xL小干扰RNA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4组:A组用生理盐水处理,B组用HIF-1α小干扰RNA处理,C组用bcl—xL小干扰RNA处理,D组用HIF-1α和bcl—xL小干扰RNA联合处理。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和bcl-xL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结果B组和D组细胞的HIF-1α 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至0.733±0.157、0.766±0.208,蛋白表达量下降至0.372±0.095、0.395±0.077,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细胞的bcl—xL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至0.514±0.183、0.509±O.168,蛋白表达量下降至0.447±0.097、0.410±0.089,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细胞增殖抑制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和bcl-xL小干扰RNA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
- 廖洪映黄邵洪李昀蔡松旺张健陈惠国王翠苹吴伟彬李小军
- 关键词: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1Α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附322例报告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0例患者使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组32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50 ml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2%、33.1%(P>0.05),临床受益率81.1%、7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缓解期、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6、22、40周和38%,对照组分别为15、21、41周和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和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化学治疗比较,艾迪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能够提高晚期NSCLC患者临床受益率,减少不良反应,更易被患者接受。
- 蔡松旺廖洪映黄邵洪李昀张健陈惠国王翠平吴伟彬翁毅敏谷力加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艾迪注射液化学治疗
- 手汗症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后复发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 2019年
- 24岁女患者,9年前行手汗症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2年前出现双侧手掌、足底及左侧腋窝多汗,考虑手汗症复发.二次手术后手汗症状完全缓解,未见明显代偿性多汗.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79例手汗症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单一T3切断术后手汗症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一T2切断术(0.24%对16.17%,95%CI:0.22~0.98,P=0.04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单一T3切断术后手汗症复发率低于单一T4切断术(0.24%对8.16%,95%CI:0.35~1.20,P=0.65),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S是治疗手汗症安全、有效,复发后二次ETS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张凯吴伟彬陈惠国武勇辉李小军徐建南张健
- 关键词: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术后复发文献复习手汗症胸腔镜代偿性多汗
-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与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相关性探讨
- 肺癌的是城市人口癌症死亡的最主要的病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亚型.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手术治疗为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淋巴结切除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但肺癌手...
- 周伟谷力加张建陈惠国吴伟彬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