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五洲

作品数:48 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手术
  • 10篇腰椎
  • 9篇麻醉
  • 8篇骨折
  • 8篇关节
  • 7篇脊柱
  • 5篇胸腰椎
  • 5篇胸腰椎骨折
  • 5篇腰椎骨折
  • 5篇术后
  • 5篇椎骨
  • 5篇脱位
  • 5篇膝关节
  • 5篇疗效
  • 5篇麻醉学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外科
  • 4篇临床麻醉
  • 4篇临床麻醉学

机构

  • 25篇太和医院
  • 14篇湖北医药学院...
  • 6篇十堰市太和医...
  • 5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医药学院
  • 4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郧阳医学院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8篇吴五洲
  • 18篇孙艳玲
  • 12篇许先成
  • 12篇王达义
  • 10篇温国宏
  • 9篇党红胜
  • 8篇常巍
  • 6篇吴艳琼
  • 6篇崔操
  • 5篇刘菊英
  • 5篇王贤裕
  • 5篇刘义
  • 4篇喻爱喜
  • 3篇王波
  • 3篇黄志刚
  • 3篇郭振鹏
  • 3篇徐丽丽
  • 3篇张吉红
  • 3篇王晓娟
  • 3篇王波

传媒

  • 8篇郧阳医学院学...
  • 4篇现代医学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西部医学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经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组(S组)和基础+全麻组(K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术中维持、麻醉苏醒各时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诱导时间S组明显短于K组(P<0.05);静脉穿刺时40例患儿均配合,S组无一例出现逃避、肢体运动,K组有1例患儿有肢体运动;K组8例患儿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现象,S组无此现象;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S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K组。结论:吸入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技术,是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孙艳玲吴五洲许先成王燕
关键词:七氟醚骶管阻滞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
BIS监测在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手术麻醉深度的监测,评价其对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术麻醉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BIS监测组(A组,30例)和警觉/镇静评分组(B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 min、手术开始时、术中、术毕、患儿苏醒时各时点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需要辅助呼吸的例数、时间,患儿苏醒时间、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结果:60例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两组HR、MAP、SpO2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中呼吸抑制的例数、辅助呼吸时间、患儿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两组患儿均无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结论:在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用BIS监测可正确判断麻醉深度,使术中患儿呼吸循环稳定,静脉全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麻醉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许先成孙艳玲吴五洲冯惠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RAPT与改良RAPT对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比较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RAPT)与改良RAPT对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7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n=90)与非VTE组(n=180)。采用RAPT和改良RAPT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RAPT和改良RAPT对骨折患者术后VTE的预测价值。结果:VTE组RAPT中、高风险占比高于非VTE组,改良RAPT高、极高风险占比高于非V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PT AUC为0.851,改良RAPT AUC为0.895。改良RAPT对骨折患者术后VTE的预测价值优于RA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PT和改良RAPT对于骨折患者术后VTE的发生风险均有较高预测价值,改良RAPT更适合应用于VTE高危人群的筛选和鉴别。
柯尊武吴五洲陈子秋敬海燕王攀杨奇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骨折
儿童胫骨上段骨折后并发膝外翻畸形的微创治疗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上段骨折后并发膝外翻畸形的形成原因及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胫骨上端骨折并发膝外翻畸形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共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均采用"8"字钢板于胫骨上段内侧骺板行骨骺阻滞术。结果 8例随访2年。1例(11岁)单侧肢体外伤后膝外翻畸形患儿矫正术后1年不满意,后行胫骨近端截骨矫形手术;1例(6岁)单膝外翻,因钢板安置不理想,矫正不满意,1.5年后重新调整钢板;其余6例术后2年测踝间距均减少至2cm以下,已拆除"8"字钢板,膝外翻完全纠正,效果满意。4例随访1年,均按预期矫正观察中。结论应用"8"字钢板进行暂时性骨骺阻滞纠正儿童胫骨上段骨折并发膝外翻畸形是一种微创、安全、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为保证矫形术后效果满意,应在术后行患肢石膏固定2~3周。此类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李进元王波党红胜吴五洲牛聚伟崔操
关键词:膝外翻微创治疗儿童
以临床麻醉学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2014年
麻醉学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麻醉医生需要坚实的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我校麻醉学科专业成立于1965年,1989年开始麻醉学专业教学,是全国最早开设麻醉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也是湖北省内唯一开设麻醉学本科专业的医学院校。传统的医学教学采用学科为主体,基本理念在于以知识点中心,期望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完成基本知识学习并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观点、新诊疗技术的出现,单纯依靠统编教材进行传统学习已不能满足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孙艳玲吴五洲刘菊英王贤裕
关键词:临床麻醉学教学改革课程整合本科专业知识学习
关节镜在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引流治疗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7~56岁,平均28.5岁;病史7 d^4.5个月,平均2.8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红肿、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20例明确诊断,2例为骨关节炎穿刺治疗感染不典型病例;随访时利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随访3~10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均经镜下和病理确诊;均无复发。Lysholm评分77~99分,平均92.8分。仅1例慢性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经多次治疗,关节活动范围10~40°。结论早期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术后持续灌洗引流,配合综合康复锻炼,临床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病灶清除彻底、可最大限度保留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张吉红王晓娟吴五洲刘义党红胜王波
关键词:膝关节化脓性骨关节炎关节镜
静脉麻醉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被引量:1
2009年
静脉全身麻醉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5例,术后随访2~20个月,患者咳嗽及气促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肺功能明显改善。提示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行大容量全肺灌洗麻醉诱导平稳、术中稳定、术后苏醒迅速,疗效好,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首选治疗。
孙艳玲吴五洲许先成刘菊英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肺泡蛋白沉积症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发症原因及预防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总结AF系统进行胸腰椎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手术时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本组37例病人,按骨折部位:T10-1211例,L25例,L3-42例。手术时机:伤后1天到10天,平均3.5天。结果术中定位错误2例,明显复位不良3例,断钉1例,术后根性痛7例,松动1例。结论椎弓根植入技术欠佳、复位原理错误、过度牵张、不作后路植骨融合是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发症的常见原因。术前术中定位(拍片或电透)、暴露硬脊膜囊对复位效果直接监测、正确植入椎弓根螺钉和正确安装AF系统、有选择地后路植骨融合是减少AF系统常见并发症的基本方法。
王达义曹文华温国宏黄志刚吴五洲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脱位AF系统并发症
脊柱后路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因及防治
2010年
郭振鹏李小琴吴五洲尚晖李兵奎
关键词: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
2009年
孙艳玲吴五洲刘菊英许先成秦成名
关键词:脊柱侧弯唤醒试验瑞芬太尼丙泊酚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