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翔 作品数:10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3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1990年 选取我科1970~1988年2月18年间诊断明确、资料较完整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0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所有病理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部份病例进行了随访。 吕翔 怀鲁宁 王遂生 王汉龙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病理 葡聚糖微球肝栓塞治疗肝癌疗效的病理学评估 被引量:11 2002年 病理组织学评估葡聚糖微球肝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 11例原发性肝癌行葡聚糖微球肝栓塞治疗 ,栓塞后择期作肝切除术。切除后的肝瘤标本作组织病理研究以观察肿瘤的坏死程度及葡聚糖微球在人体内的状况。7例肝癌病灶为完全坏死 ,未见存活癌细胞 ;另 4例为不完全坏死。两者相比 ,完全坏死组肿瘤较为远离膈面、肝裂、及胆囊窝等动脉侧支吻合丰富的区域。葡聚糖微球能产生均一的末梢性动脉栓塞。微球在体内 191天仍未被吸收。门脉系统内未见栓子微球。部分远离肝侧支循环的肝癌可通过葡聚糖微球肝栓塞得到临床治愈。 王杰 王学浩 冯耀良 李麟荪 钱建民 张峰 吕翔关键词:葡聚糖微球 肝癌 疗效 肝动脉栓塞 硬化性肠系膜炎四例报告 被引量:1 1996年 1985年7月~1992年10月,收治硬化性肠系膜炎4例,均经手术治疗并于术后才确诊。介绍4例治疗经过。本病诊断较困难,易误诊为肿瘤,术中也常难以被外科医师所认识。对病理分型、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蒋振善 张祖荀 吕翔关键词:硬化性肠系膜炎 病例报告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IgH和TCRγ基因重排对脾脏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997年 9例临床怀疑为恶性淋巴瘤的巨脾切除的标本,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示4例为恶性淋巴瘤。通过基因重排分析见9例中3例呈免疫球蛋白重链(IgH),4例呈T细胞受体(TCRγ)基因重排。随访结果表明两种基因重排分析对于反应性增生及恶性淋巴瘤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价值。 吕翔 盛瑞兰 夏薇 朱广荣关键词:脾脏肿瘤 淋巴瘤 聚合酶链反应 IGH 血管中心型淋巴瘤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91年 血管中心型淋巴瘤为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新亚型。本文报告2例并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的研究。2例均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例1尚表现为肝、脾肿大及胸腹部皮肤弥漫性红色丘疹。淋巴结活检最显著的特征是瘤细胞广泛浸润血管壁并可围绕血管呈洋葱皮样。免疫组化检测提示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本文尚对本病的命名、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吕翔 徐天蓉 郑肇巽关键词:淋巴瘤 病理形态 胃粘膜癌前病变与高分化腺癌的计算机图像定量研究——13项细胞核二维形态参数 被引量:5 1994年 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系统,从细胞学水平测量13项形态计量参数,对128例胃粘膜病变的1412个胞核进行形态学测量。经统计学处理,其中与核异型性有关的10项参数显著差异率在85%以上,为胃癌及异型增生的定量诊断和异型程度分级判定提供客观形态定量指标。 赵振金 徐根兴 袁驾南 夏顺仁 何振亚 张丽 吕翔关键词:胃粘膜 癌前病变 Lennert氏淋巴瘤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 1991年 Lenncrt 氏淋巴瘤较少见,Catherine 报告仅占恶性淋巴瘤的3.1%。本文就4例Lennert 氏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7~70岁,平均32岁。病程(出现症状至病理确诊)14~18月,平均57月。4例均表现为颈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小者直径2~3cm,大者13×6×6cm 大小。患者常有不规则发热。1例既往有脾肿大。1例x 线检查示纵膈增宽,纵膈淋巴结肿大。1例骨髓穿刺未见异常。随访:3例经联合化疗后分别已存活20、55及96个月,1例仅用转移因子治疗已存活84个月。本文收集4例Lonnert 氏淋巴瘤,其淋巴结活检标本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石蜡切片采用PAP 法和ABC 法进行免疫标记。用DAB 显色。所用的抗人体免疫球蛋白IgG、IgA、IgM、K 及λ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所用的MOAB B_1、T_1、T_4、T_8及αAT 购自DAKO 公司。 吕翔 徐天蓉 郑肇巽 治可为关键词:淋巴瘤 病理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 1990年 本文对30例发生于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作一临床病理分析。材料和方法本文选取我科1970—1988年2月18年间共30例诊断明确,资料较为完整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做一临床病理分析。所有病理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24例病例进行了随访。 吕翔 王汉龙 怀鲁宁 王遂生 祁建中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病理 儿童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1991年 肾上腺皮质肿瘤为儿童较为罕见的肿瘤,其临床表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均与成人患者有较显著的不同。本文以成人患者为对照,对儿童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做一初步的探讨。 吕翔 祁建中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瘤 儿童 临床病理 肾上腺皮质肿瘤超微结构和显微计算机图象定量研究 1993年 肾上腺皮质增生、腺瘤或腺癌因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临床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国内外文献报道多限于临床方面,而病理形态学改变报道不多,尤其是显微计算机图象定量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1968年至1990年间129例肾上腺手术外检标本(其中增生30例、腺瘤70例、腺癌29例,15例猝死尸检的肾上腺作为相对正常对照,4例新鲜瘤组织作电镜观察)均采用10%的甲醛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 HE 染色。我们把病理医生在观察中所积累的知识,通过计算机图象处理的方法分别建立数学模型,经过严格计算给出定量的数值,其中包括12个光密度参数(如单位面积内的核灰度、胞质灰度、 赵振金 徐根兴 于有训 夏顺仁 吕翔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肿瘤 超微结构 肾上腺手术 病理形态学改变 计算机图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