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滁杂优3号繁殖、制种技术研究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陈峰汤继保林凯薛庆珍华如枝吕斑陶侠林
- 该项目采用“杂优+优质”的技术路线,利用现有杂交育种成果,结合室内品质分析手段,克服优质与高产、优质与抗性的矛盾,筛选出高产、双低、抗逆性强、熟期适中、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双低杂交油菜滁杂优3号优质、高...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菜制种技术高产栽培技术
- 水稻不育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测定被引量:2
- 1998年
- 共测定了6种胞质类型的12个不育系对白叶枯病菌35个菌株的抗病性。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杂交稻生产上广泛使用的不育系抗病性大多较差,不同胞质类型及其不同核基因型的不育系间抗病性差异明显,BT型不育系抗病性较强,而冈型、野败型、D型和印水型等多数类型抗病性较差,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珍汕97、龙特甫、G汕和V20等核基因型的不育胞质抗病性又明显低于六千辛和矮选等不育胞质;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也有很大差异,其中有15个菌株对不育系的致病力较强,尤其表现在珍汕97不育系上,甚至有些菌株的致病力极强,并且它们大多对珍汕97等不育胞质具有特异性侵染。因此,在杂交稻的抗病育种中,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不育系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还要经常监视白叶枯病菌的遗传变异和致病型分化,考虑稻区存行的优势小种而选用合适胞质类型的细胞质及其杂交组合,避免因白叶枯病菌专化性小种的出现而导致白叶枯病大流行。
- 孔凡明吕斑许志刚
-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白叶枯病抗病性
- 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德核杂油8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为国审杂交油菜(Brassia campestris L.)新品种德核杂油8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德核杂油8号是安徽省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隐性核不育三系技术育成的油菜新品种。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结果]2008~2009和2009~2010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新品种试验。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10001。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和抗性强等优良特点。2年度国家油菜试验中,其平均芥酸含量0.2%,硫苷27.75μmol/g饼,含油量41.97%,平均产量2 579.70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31%。[结论]德核杂油8号适宜长江下游地区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 吕斑
- 关键词:杂交油菜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 水稻不育系抗白叶枯病的胞质效应被引量:8
- 1998年
- 1994~1996年间,共选用6种胞质类型的12个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6个同核异质材料和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和杂交组合,于水稻孕穗期接种分属于7个致病型的白叶枯病菌35个菌株。结果表明,不育胞质与正常胞质的抗病性程度大体相近,但在少数不育胞质与部分白叶枯病菌菌株的互作中,表现出明显的胞质效应,即不育系较之保持系更感病,主要表现在野败型的珍汕97和V20、冈型的G汕、D型的D汕等几种不育胞质与Ah28、Gx50等部分菌株的特异性互作体系中;6个同核异质水稻抗病性也具有明显差异,Ah28等部分菌株对D汕A1和G汕A等胞质具有较强的亲和性;杂交稻的抗病性主要受核基因控制,但胞质亦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杂交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中,胞质效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改良核基因的同时,要注重胞质的多样化。
- 孔凡明吕斑许志刚
-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白叶枯病抗病性胞质效应
- 皖油21
- 张志国余华胜薛庆珍汤继保陈峰林凯陶侠林吕斑邓衍明胡永树黄明永夏英萍孔琦
- “皖油21”属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65A与雄性不育恢复系H2C配制而成,1996年实现“三系”配套,2001年完成全部实验程序。1998~2000年,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187.0kg,比对照秦油2...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菜皖油21
- 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4
- 余华胜汤继保薛庆珍林凯陈峰陶侠林吕斑吴子建张先广张浩张志国
- 该项目利用育性稳定的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S3A与优质恢复Q3C配组,育成了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9802”,皖油24的芥酸含量0.63%,硫含量32.62μmol/g,粗脂肪含量41.76%,品质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双低油菜...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油菜
- 皖油21(油菜)
- 张志国余华胜薛庆珍汤继保陈峰林凯陶侠林吕斑邓衍明胡永树黄明永夏英萍孔琦
- “皖油21”属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65A与雄性不育恢复系H2C配制而成,1996年实现“三系”配套,2001年完成全部实验程序。1998-2000年,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187.0kg,比对照秦油2...
- 关键词:
- 关键词:皖油21油菜甘蓝型三系杂交
- 国审油菜新品种德核杂油8号制种技术被引量:2
- 2012年
- 德核杂油8号是滁州市农科所利用细胞核雄性不育系H2A与优质双低恢复系HC766配组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多年油菜制种实践经验及德核杂油8号亲本生育特性的研究,科学制定其制种技术,以为该品种的制种提供参考。
- 吕斑
- 关键词:油菜制种技术
- 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皖油27号”的选育及应用
- 余华胜汤继保吕斑陈峰林凯吴子建杨汉明赵华筠薛庆珍陶侠林张先广华如枝
- 该项目采用“杂优+优质”的技术路线,采用隐性核不育系H2A与双低优质恢复系HC1配组,育成了杂交油菜新品种“滁核杂1号”,皖油27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杂交油菜,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其综合农艺性状居全国同类品种先进水平。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油菜品种选育
- 杂交油菜新品种德核杂油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8
- 2012年
- 介绍了国审杂交油菜新品种德核杂油8号的特征特性,指出德核杂油8号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及品质优的特性,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并从育苗、栽培、管理及收获等方面对其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 吕斑
- 关键词:杂交油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