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传凯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 2篇秽语综合征
  • 2篇超声
  • 2篇成像
  • 2篇抽动
  • 2篇抽动秽语
  • 2篇抽动秽语综合...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胸膜
  • 1篇胸膜瘘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母细胞瘤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影像
  • 1篇预后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吕传凯
  • 2篇刘玥
  • 2篇张礼萍
  • 2篇王晓曼
  • 2篇尹光恒
  • 2篇季之颖
  • 2篇彭芸
  • 1篇李楠
  • 1篇单保慈
  • 1篇段彦龙
  • 1篇聂彬彬
  • 1篇薛红霞
  • 1篇于彤
  • 1篇艾红
  • 1篇黄爽
  • 1篇张晓艳
  • 1篇焦彤
  • 1篇刘婷婷
  • 1篇高培毅
  • 1篇张梦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胰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2024年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胰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患儿多以腹部包块和间歇腹痛就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超声影像具有典型特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性或囊实性包块,多见砂砾样钙化,多伴转移,以门静脉系统瘤栓最为常见。
吕传凯张程贾立群王晓曼
关键词:胰母细胞瘤儿童超声
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子宫内膜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超声成像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首选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介绍了三维超声成像的技术特点及近年来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吕传凯薛红霞焦彤艾红
关键词:子宫内膜疾病三维超声成像
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2024年
总结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mB-NHL)合并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合并消化道穿孔的mB-NHL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共纳入12例患儿,男11例,女1例,年龄0.8~16.0(7.5±5.4)岁。其中,伯基特淋巴瘤10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1例。所有患儿均存在肠道受累,St.Jude分期为Ⅲ~Ⅳ期,11例患儿均存在腹腔巨大包块;7例患儿消化道穿孔时全腹立位X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11例患儿于化疗后出现消化道穿孔,穿孔距离首次化疗时间为2.0~111.0(41.2±33.6)d;穿孔好发部位依次为回肠(6例)、胃壁(2例)、空肠(1例)、结肠(1例)、阑尾(1例)。8例患儿行手术治疗,术后距离再次化疗的时间为7.0~45.0(17.6±12.0)d。1例化疗前穿孔患儿放弃治疗后死亡;余11例患儿予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干预,症状及感染控制后给予规律化疗,随访时间6.0~82.0(45.0±26.1)个月,均存活。
杨雪良刘婷婷王晓曼吕传凯金玲杨菁黄爽张梦李楠严佳虞段彦龙
关键词:肠穿孔儿童预后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弥散张量成像特点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弥散张量成像特点。方法选取17例右利手TS患儿(TS组)和17例右利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头颅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使用手工画感兴趣区(ROI)法,在DTI图像的基底节最大层面,分别测量双侧壳核,尾状核,丘脑,部分额叶白质等兴趣区的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TS组与对照组相对应脑结构的FA值及ADC值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S组测量的FA值ADC值分别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TS组右侧壳状核FA较对照组右侧壳状核FA值下降(t=2.362,P=0.024<0.05),TS组右侧尾状核FA值较对照组右侧尾状核FA值下降(t=2.046,P=0.049<0.05);TS组右侧尾状核ADC值较对照组右侧尾状核ADC值上升(t=2.908,P=0.007<0.01)。与病程相关性,TS组右壳核FA值降低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P=0.008<0.01,r=0.48。结论 TS中枢神经系统的DTI定量分析表明,壳核,尾状核部位弥散参数异常,可能提示TS患儿脑组织的病理改变。
吕传凯刘玥彭芸尹光恒季之颖张礼萍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相关技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胸膜瘘一例(附内镜下视频)
2024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技术在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胸膜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胸膜瘘的患儿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8岁1个月,因慢性胰腺炎并胰腺胸膜瘘予ERCP治疗。术中取石,见大量蛋白及黏液栓流出,置入支架,尾端位于胰体尾交界胰管瘘口处,术后6 d,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胸膜瘘可引起呼吸道症状,临床需注意鉴别诊断,早期进行ERCP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
孟令冬张晓艳吕传凯刘志敏吴捷秦秀敏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应用基于体素的MR形态测量学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脑灰质体积变化
2012年
目的应用优化的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技术,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儿全脑灰质异常情况。方法选取31例TS患儿(TS组)和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50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3DT1WI0利用基于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的VBM2工具箱对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对TS患儿和正常儿童的全脑灰质体积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将灰质体积差异区域的改变值提取出来,与临床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评分量表(YGTSS)评分、病程进行多元线性分析。结果应用VBM方法,发现Ts组的左顶上小叶、右小脑半球、左海马旁回灰质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增加体积分别为4059、2126、84mm^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3、3.71、3.58,P值均〈0.05)。延髓和左桥脑体积较对照组减小,减小体积分别为213、117mm。(t值分别为3.53、3.48,P值均〈0.05)。体积差异区域的体积改变值与临床YGTSS评分无相关性(P〉0.05),左海马旁回灰质体积与患儿病程呈负相关(Beta=-0.391,P=0.039)。结论VBM能够显示常规MRI表现正常的TS患儿的灰质异常。颞顶叶和小脑体积增加可能是TS患儿的适应性反应,左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可能是评价TS患者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刘玥彭芸高培毅聂彬彬吕传凯张礼萍季之颖尹光恒于彤单保慈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