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中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4篇血瘀
  • 4篇血瘀证
  • 4篇瘀证
  • 4篇细胞
  • 4篇纤溶
  • 4篇纤溶活性
  • 4篇活性
  • 4篇冠心病血瘀证
  • 3篇单核
  • 3篇单核细胞
  • 3篇中医
  • 3篇核细胞
  • 2篇证型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型
  • 2篇冠心病患者
  • 2篇病患
  • 1篇虚劳

机构

  • 7篇杭州市中医院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作者

  • 8篇吕中
  • 4篇施赛珠
  • 2篇祝光礼
  • 2篇任自力
  • 1篇莫剑翎

传媒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2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何氏虚劳心传》治疗虚劳方法初探被引量:4
1995年
吕中
关键词:虚劳治法中医药疗法
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被引量:19
2001年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 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 30例 ,痰浊证组 2 7例 ,气滞证组 2 3例 ,另设健康对照组 2 0例 ;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促凝活性 (PC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活性。结果 :冠心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BMCPCA、PAI 1表达均显著升高 ,而t PA表达显著下降 (P <0 0 1) ;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组 (痰浊与气滞组 )之间PBMCt PA、PCA表达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PAI 1表达无差异 (P >0 0 5) ;痰浊证组与气滞证组之间各项指标未见差异 (P >0 0 5)。结论 :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 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PBMCPCA增高和t PA降低的程度对区别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具有意义 ,血瘀证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吕中施赛珠祝光礼
关键词:冠心病单核细胞凝血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和细胞水平纤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及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冠心病血瘀症和非血瘀证患者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t-PA、PAⅠ -1活性,研究并比较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和单核细胞水平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意义。80例冠心病患者作 为观察组,其中血瘀证组30例,非血瘀证组50例(包括痰浊证27例,气滞证23例),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PAⅠ-1活性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PBMC PAⅠ-1 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瘀证患者血浆t-PA活性与非血瘀证患者无显著 差异(P>0.05);血瘀证患者PBMCt—PA显著低于非血瘀证组(P<0.01)。结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在血浆和 单核细胞两水平纤溶活性降低,改变的趋势相同,血液成份机能的改变亦参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形成。
吕中施赛珠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纤溶酶原激活物PA
补气活血方药对冠心病血瘀证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比较补气活血方药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细胞凝血、纤溶活性的作用 ,探讨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30例 ,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前后和加用参麦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干预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促凝活性(PC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 1)活性 ,比较其变化。结果 :应用LPS刺激后PBMCPAI 1升高 ,PCA升高显著(P<0 01) ,t PA无变化(P>0 05) ;参麦针干预后 ,各项指标均未见改变(P>0 05) ,川芎嗪针能降低PBMCPCA表达(P<0 05) ,而对PA系统表达无影响(P>0 05) ;同时应用川芎嗪加参麦针干预则可降低PBMCPAI 1表达(P<0 05) ,显著降低PCA表达。结论 :活血药降低凝血活性的作用强于补气药 ,补气活血药同时应用明显优于单纯补气药或单纯活血药 ,补气活血标本兼治的方法是治疗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有效方法。
任自力吕中楼正青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纤溶活性
冠心病血瘀证单核细胞凝血与纤溶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促凝活性(PCA)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及其抑制物 (PAI- 1) 活性 ,研究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凝血 /纤溶活性改变及其在发病中的意义。 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 ,其中血瘀证组 3 0例 ,非血瘀证组 50例 (包括痰浊证 2 7例 ,气滞证 2 3例 ) ,健康对照组 2 0例。结果表明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 PBMC PCA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 ;但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 PBMC的 PAI-1活性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血瘀证患者 PBMC的 t-PA活性显著低于非血瘀证组 (P<0 .0 1) 。故得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促凝活性增高 ,纤溶活性下降 ,上述凝血 /纤溶改变可能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吕中施赛珠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单核细胞纤溶活性T-PA
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证型关系被引量:18
2001年
本文将 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 30例 ,痰浊证组 2 7例 ,气滞证组 2 3例 ,另设健康对照组 2 0例。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促凝活性 (PC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物 (PAI-1 )活性。结果冠心病各组 PBMC PCA、 PAI-1表达均显著增高 ,而 t-PA表达显著下降 (均P<0 .0 1 ) ;血瘀证组 PBMC PCA表达显著高于痰浊证组与气滞证组 (P<0 .0 1 ) ,而 PBMCt-PA则显著低于痰浊证组与气滞证组 (P<0 .0 5 )。表明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 /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PBMC的 PCA增高和 t-PA降低的程度对区别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具有意义 ,血瘀证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吕中祝光礼施赛珠
关键词:冠心病单核细胞
冠心病血瘀证血浆纤溶活性的临床和实验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检测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血浆 t- PA、PAI- 1活性 ,探讨冠心病血瘀证时血浆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发色底物法检测 2 0例正常对照组及 95例各型冠心病患者血浆 t- PA、PAI- 1活性。结果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与非血瘀证患者相比 ,PAI- 1活性显著升高 (P<0 .0 1) ,血浆 t- PA活性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 ,血瘀证患者 t- PA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1)。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纤溶活性显著降低 ,处于血栓前状态。
吕中任自力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纤溶活性病理
略论阳明经腑在病机传变中的意义
2003年
吕中莫剑翎任自力
关键词:病机生理功能辨证论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