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立周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法律
  • 4篇法治
  • 3篇权利
  • 2篇社会
  • 2篇法律接受
  • 1篇地方性知识
  • 1篇信仰
  • 1篇学派
  • 1篇要件
  • 1篇依法
  • 1篇依法治国
  • 1篇引论
  • 1篇知识
  • 1篇治国
  • 1篇中国法
  • 1篇中国法律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史
  • 1篇中国社会
  • 1篇儒家

机构

  • 8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1篇叶立周
  • 1篇苗炎
  • 1篇赵睿
  • 1篇贾志民
  • 1篇任广浩

传媒

  • 2篇河北经贸大学...
  • 2篇公民与法(法...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理论月刊
  • 1篇辽宁公安司法...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权利的逻辑构成
在我国法学界,对权利的逻辑构成的研究是随着权利研究和权利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本文就是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来探索、阐释和论证自己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的。 全文在内容上由引言、结束语和正文构成。 在引言里,我主要是交待了...
叶立周
关键词:构成要件权利主体
法律接受引论被引量:1
2010年
在当代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中日益凸显法的合法性问题,对法律接受的理论研究试图回应这一问题。研究法律接受问题的核心在于探讨如何使得社会成员形成对于法律的正向、积极的法律态度,进而外化为践行法律、捍卫法律尊严的行为。这一研究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叶立周
关键词:法治法律接受合法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政策反思——以立法修改背景下的司法解释为例的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司法解释的存在应以必要为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立法者应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尽可能使法律完善,不应人为制造司法解释存在的制度空间。立法在修改时,应充分吸收既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经验,有效回应司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多部法律修改后既有司法解释继续施行、法律修改后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立法前经验制定新司法解释等现象的存在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未能充分而有效地吸收既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经验。在法律体系初步建成的条件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应严格限制"法律不宜太细"政策的适用,全面转向以司法为中心,立法在制定和在修改时,应当充分吸收既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经验,更为有效地回应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
苗炎叶立周
关键词:司法解释
礼与中国情理法被引量:3
2007年
中国古代的法律缺乏独立的品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礼的依附与从属,解析这一原因,需要从礼的内涵、儒家学派的影响以及古代法的实施等多个角度来进行。
叶立周
关键词:儒家学派情理法
当代中国法律接受研究
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在当代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如何才能够让社会成员形成对于法律和法治的积极(正向)的法律态度。这个问题也可以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在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建构的正当性(合法性)何在?为什么要研...
叶立周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信仰法律社会学
文献传递
论权利的发展——以主体为线索的考察
2004年
权利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内在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权利的发展经历了群体本位时期、权利本位时期。展望权利发展的趋势,人类必然走向“类本位”的存在样式。
任广浩叶立周
关键词:群体本位权利本位类本位
商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管理路径探析
2015年
社会管理是现代法治社会的社会根基。建设和发展社会管理,首先要厘清"国家—社会"关系传统,认清中国正处于由乡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商事社会阶段的特点;然后再结合国情,着眼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变革,通过确立服务型政府理念、完善商事规则等策略,促进社会管理走深化合作共赢的道路。
贾志民叶立周
关键词:社会管理公民社会
协商法治观初论
2011年
协商法治观是基于对长期支配我国法治实践的"国家本位"法治观的纠偏而提出来的。这一法治观的核心在于凸显社会成员的法治主体地位,强调一种"有我"的法治。法律欲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同、支持与守护,首先要把社会成员作为法治的主体。法律的运行诸环节当是"为我"的存在,社会成员能够平等有效地参与到法治实践中来。惟此,我国法治实践才会促成和谐社会的呈现。
叶立周赵睿
关键词:协商民主法律接受法治观
规范认识危机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读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被引量:4
2007年
如果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考察,黄宗智先生的《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一文无论是对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学研究还是整个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这和他的学术经历和学术反思是紧密相关的。
叶立周
关键词:方法论悖论
自由主义理论中的《论自由》——J.S.密尔《论自由》读后
2005年
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近代自由主义思潮和思想体系在西方社会流传最广、影响最深,已成为西方文化的一种很重要的传统。本文在西方自由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试着解读密尔的传世名著《论自由》,探究它在自由主义思潮源流中的地位和意义,并联系我国法治的实际谈了自由主义的现实意义。
叶立周
关键词:自由主义法治权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