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娜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论大学生前就业时代的心理角色转换
- 2010年
- 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虽然政府接连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效果不甚理想,很多大学生仍被拒之门外。如何行之有效地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文章认为,大学生应该从铸就自身出发,把就业前夕或就业初期的心理角色转换提到前就业时代来完成,以强劲的行动来支撑心理转换。当代大学生应当做行动巨人。
- 史丽娜张颜梅
- 关键词:大学生
- 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研究
- 2012年
- 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这是每个辅导员都在思考的问题。从辅导员身份定位入手很容易澄清这个问题。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就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以生为本,以爱导航,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使其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
- 史丽娜史连娜
- 关键词:辅导员德育
- 国家助学金具体评审办法刍议——以河南省高校为例
- 2011年
- 国家助学金是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的。随着贫困资助面的扩大,目前,助学金评审程序还有待完善。制定的评审程序是否公正是关键,当程序公正与评审结果公正存在不可两全的冲突时,程序公正优先。
- 史丽娜
-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贫困生程序公正
-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国内国外诡辩莫测的政治形势、互联网上敞开式的信息交流传播方式,都给当下的高校德育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在努力开拓多种多样德育途径的同时,要把大学语文课堂列入德育的主要阵地。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凭借其特有的文学审美教化功能,使大学生通过与文学人物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达到一种内心世界的健康平衡,从而把德育完美的融于智育、美育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提高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其德育功效。
- 史丽娜
- 关键词:大学语文德育文学
- 新媒体文学批评在“超真实”世界中的时代变构被引量:4
- 2021年
- 艾布拉姆斯文学批评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已随着时代发展产生新变。在信息技术时代,"世界"要素借助数字技术、网络媒体,在传统主客观世界划分的基础之上,又发展出了"超真实"世界。这是主体借助电子符码自由创造的结果,是在真实世界废墟中产生的世界。它消隐了文学批评中"作者"的主体功能,呈现出"读者"主体的虚假主导性。"作品"则成为超真实世界集中模拟测验的场域,它是开放性的,为大众媒体所服务的消费经济所把控,趋利产业化。新媒体批评应该正视"超真实"世界带给文学批评的新变,同时也要看到文学批评自身的社会责任及其内在发展规律。
- 史丽娜
-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批评
- 艺术专业学生考研主动性欠缺因素及应对
- 2011年
- 艺术生考研因外语基础差等多种因素影响考研的主动性,应从未来前景、心理激励、教材编写等多方面激发艺术生考研的潜在力量,提升学业层次。
- 史丽娜
- 关键词:艺术生
- 就业信息化视野下的地级高校创业教育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地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导致招生失利,引发"生源危机"。"生源危机"和人才培养目标偏差使地级高校陷入精英院校与职业院校的生存夹缝中,处境尴尬。从大学生创业教育入手,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适应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培养目标,造就"应用型人才";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展示创业教育成效,形成良性循环,是地级高校摆脱生存困境的唯一出路。
- 史丽娜
- 关键词:创业教育
- 美的此岸转向之一——托马斯·阿奎那的真善美思想简论被引量:1
- 2010年
- 托马斯·阿奎那论美的角度已不限于对美的本体的形而上的纠缠,而是转向此岸,开始对美进行"形而下"的思索。他对真、善、美三者关系的探索就突破了以前那种在上帝中论述的依附性。不仅仅注意三者的共同之处,更强调三者的相异之处。可以说他绕开了美的本体论,从真、善、美三者的边缘关系角度对美旁敲侧击。
- 史丽娜
- 关键词:托马斯·阿奎那
- 乡村振兴背景下校企合作“双创”人才培养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高校又是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所以研究校企合作“双创”人才培养问题,是积极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需求。在国家“双创”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面向乡村,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造就乡土“双创”人才,需要地方高校和企业协同进行。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重点培养综合性农村电商“双创”人才,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推动国家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优势。在国家振兴乡村政策实施扶持下,只有“双创”人才的成功培养,才能真正打破乡村二元结构壁垒,推动农村科技创新,革新农业“生产力”,促进乡村教育和文化发展,在增加乡村就业岗位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 史丽娜
- 关键词:校企合作
- 论张炜《九月寓言》的精神生态重建
- 2020年
- "寻找野地"在张炜的创作中一直代表着一种永不停歇的精神追寻。在他看来,"野地"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寓言",似乎代表着一个绝对的精神自由空间。他渴望"融入野地",却无法准确地描述它的实质。《九月寓言》中小村年轻男女对野地奔跑的迷恋告诉我们这种至高的精神享受确实是存在的。然而,在工区所代表的现代文明进程中,在小村代表的"野地"自由精神与工区现代物质文明对抗较量中,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呈现出一种背离生长现状。物质丰裕了,精神却失去了生态平衡,走向荒芜。张炜的九月"野地"寓言就代表了一个业已失去却永远值得追忆的美梦。小说结尾,欢业与棘儿、赶鹦与香碗、肥与挺芳,这群曾经亲历、享受过"野地"精神的年轻人不甘失去,他们虽然永远都处在"奔跑"与"回归"的怪圈中,却毅然踏上精神生态的追寻、重建之旅,"寻找野地"是一辈子的精神寻找,是重建精神生态的努力。
- 史丽娜
- 关键词:野地精神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