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弢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croRNA-338-3p通过下调SMO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338-3p(miR-338-3p)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脂质体分别转染miR-338-3p前体(pre-miR-338-3p)和miR-338-3p特异性抑制剂(miR-338-3p-inhibitor)至人结直肠癌SW620及SW480细胞系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中miR-338-3p表达状况,运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分析Smoothened(SMO)mRNA及蛋白表达状况,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在经anti-SMO-siRNA预先处理的SW480细胞中转染miR-338-3p-inhibitor,检测转染细胞中SMO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SMO可能是miR-338-3p的作用靶基因;SW620细胞中miR-338-3p表达水平较SW480细胞减低,而SMO蛋白增高。转染pre-miR-338-3p至SW620细胞,miR-338-3p表达上调,SMO蛋白表达降低,且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下降;而转染miR-338-3p-inhibitor至SW480细胞后,miR-338-3p表达下降,SMO蛋白表达上升,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增强,且此种增强效应可被an-ti-SMO-siRNA所部分逆转,说明miR-338-3p确实是通过抑制SMO而发挥抗癌作用。结论 MiR-338-3p通过下调SMO表达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与迁移。
- 区文弢孙凯吴承堂雷尚通张晓槟
- 关键词:结直肠癌SMOSHH信号通路迁移
- 术前不同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比较传统肠道准备与快速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人组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抓阄的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33例,术前仅行1d的肠道准备)和对照组(27例,按传统的3d方案进行肠道准备)。分别于肠道准备前和术后第1次排粪时,留取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并观察术后肠道菌群紊乱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种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且对照组较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计数则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9.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8/27)(P〈0.05)。结论快速肠道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术后肠道菌群的紊乱程度,并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 伍颖君吴承堂张晓槟区文弢黄鹏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道准备肠道菌群感染并发症
- 经鼻肠梗阻导管与鼻胃管在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与鼻胃管在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86例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研究组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胃管减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保守治疗成功率、减压效果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而组间在置管2 d后的腹腔压力减少程度及腹围缩小程度对比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且对比组间的减压日平均引流量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保守治疗成功率为86.05%,高于对照组的48.84%(P<0.05)。两组保守治疗成功患者在治疗后的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对比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在保守治疗中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保守治疗成功率,且还能提高减压效果,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 于海涛罗育其区文弢
- 关键词:鼻胃管保守治疗
- Anti-microRNA-221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增敏性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下调microRNA-221(miR-22 1)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结直肠癌Caco2细胞系,以脂质体转染反义miR-221(anti-miR-221)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Caco2细胞中miR-221和PTEN 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blot分析肿瘤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变化;不同处理组的肿瘤细胞经照射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死亡情况。结果 Real-time Q-PCR显示转染anti-miR-221后miR-22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同时PTEN蛋白表达增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anti-miR-221转染组及anti-miR-221转染联合照射组死亡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多(P均<0.01),转染anti-miR-221可明显提高Cac0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且此效应能被PTEN-siRNA部分但不完全阻断。结论 Anti-miR-221可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张晓槟孙凯雷尚通钟育波邓海军区文弢吴承堂
- 关键词:结直肠癌PTEN
- X线辐射剂量对结直肠癌细胞中microRNA-221和p57^(ki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X线辐射对人结直肠癌Caco2细胞系中microRNA-221(miR-221)和p57k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Caco2细胞系并分为5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X线(0、2、4、6和8 Gy)照射,24 h后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质,应用real-time Q-PCR检测细胞中miR-221和p57kip2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57kip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aco2细胞系在不同照射剂量下,miR-221表达水平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p57kip2蛋白表达水平则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效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线辐射剂量可影响结直肠癌细胞中miR-221/p57kip2调控通路,抑制miR-221表达可能会提高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度。
- 孙凯张晓槟邓海军钟育波雷尚通区文弢吴承堂
- 关键词:结直肠癌P57^KIP2
- mir-338-3p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及SMO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338-3p(miR-338-3p)对人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及Smoothened(SMO)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四种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HT-29、HCT116、SW620中miR-338-3p表达状况,并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对照。采取脂质体转染miR-338-3p前体(pre-miR-338-3p)至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观察细胞转染前后miR-338-3p的表达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改变;以Western-blotting和RT-PCR分析SMO蛋白及mRNA表达状况。结果:检测四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miR-338-3p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细胞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W620细胞转染pre-miR-338-3p后,miR-338-3p表达水平升高,SMO蛋白表达下降,同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MO mRNA表达水平在转染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38-3p可通过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系中SMO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 区文弢孙凯吴承堂雷尚通张晓槟
- 关键词:结直肠癌微小RNA
- MicroRNA-338-3p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研究
- 第一部分、MicroRNA-338-3p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有报道指出,新近发现的miR-338-3p参与调控数种肿瘤的发...
- 区文弢
- 关键词:结直肠癌SHH信号通路
- 姜黄素促进Syndecan-1调控细胞紧密连接对严重腹腔感染时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 2020年
- 目的探究姜黄素促进Syndecan-1(SDC1)表达,调控细胞紧密连接,对严重腹腔感染时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由广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0只基因敲除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只。空白对照组只剖腹,对照组行盲肠结扎术,治疗组在盲肠结扎术后静脉滴注姜黄素,检测各组SDC1蛋白表达、核因子kB(NF-kB)蛋白表达、mRNA水平和以及趋化因子10、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SDC1蛋白表达、NF-kB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对照组SDC1蛋白表达、NF-kB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P-10、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对照组IP-10、IL-8、TNF-α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促进SDC1表达,调控细胞的紧密连接,形成对严重腹腔感染时屏障功能的保护。
- 于海涛罗育其区文弢李世林董栋简卫华
- 关键词:姜黄素SYNDECAN-1细胞紧密连接肠屏障功能
- 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术与残胃食管吻合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18年
- 目的比较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术与残胃食管吻合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吻合方式不同将48例择期行近端胃切除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27例和对照组(残胃食管吻合)21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情况以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体质量和ALB水平及QLQ-C3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随访期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单通道袢式间置空肠吻合术操作更复杂,但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可作为优选方案。
- 于海涛温敏杰罗育其区文弢
- 长链非编码RNA TUG1和UC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TUG1和UC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杂交与qRT-PCR法检测TUG1和UCA1的表达,对表达情况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研究。结果UCA1和TUG1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过程中与性别、年龄以及病理情况关系较小(P>0.05),和患者肿瘤大小、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疾病的分化情况以及分期情况高度相关(P<0.05)。UCA1和TUG1高表达患者肿瘤更大,淋巴结存在转移情况,分化程度较高且TNM分期以Ⅰ/Ⅱ为主;80例患者进行随访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3.75个月,死亡人数16例,术后总生存率80.00%(64/8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UCA1和TUG1高表达死亡12例,生存38例,生存率76.00%(38/50);UCA1和TUG1低表达死亡4例,生存26例,生存率86.66%(26/30)。结论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TUG1和UCA1高表达与低表达对患者疾病预后有一定影响。
- 区文弢董栋谢咏科
- 关键词:结肠癌长链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