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肇绩

作品数:25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重症肌无力
  • 7篇无力
  • 7篇肌无力
  • 6篇癫痫
  • 4篇预后
  • 4篇细胞
  • 4篇老年
  • 3篇毒性
  • 3篇隐球菌
  • 3篇隐球菌性
  • 3篇隐球菌性脑膜...
  • 3篇球菌
  • 3篇球菌性
  • 3篇文献复习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细胞毒
  • 3篇细胞毒性
  • 3篇细胞毒性T淋...
  • 3篇相关抗原

机构

  • 25篇厦门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市高淳人...

作者

  • 25篇刘肇绩
  • 21篇郑维红
  • 9篇彭锋
  • 7篇陈星宇
  • 5篇王文杰
  • 4篇张岱威
  • 3篇林晓芳
  • 3篇唐荣
  • 2篇李水仙
  • 2篇庄晓荣
  • 2篇朱仁敬
  • 2篇陈中杰
  • 1篇陈丽文
  • 1篇王凤
  • 1篇彭忠伟
  • 1篇杨慧丽
  • 1篇黄琼华
  • 1篇曹园园
  • 1篇陈鹭玲
  • 1篇阳清伟

传媒

  • 5篇中外医学研究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LA-4基因外显子49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汉族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相关性。方法:PCR扩增、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福建地区重症肌无力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区的+49A/G位点多态性。结果:MG组和对照组的49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MG组与CTLA-4的+49A/G多态性之间无明显联系(P>0.05)。但是MG组+49A/G位GG和非GG基因型比较有性别差异(字2GG=4.41,P=0.04),男性患者的GG基因型频率多于女性患者。结论:在福建地区CTLA-4的外显子1区的+49A/G位点基因可能不参与MG的发病。
彭忠伟刘肇绩郑维红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
老年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确定老年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共231例。根据年龄60岁为界,≥60岁为老年组;<60岁为中青少年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分析和比较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老年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发病诱因、脑电图、磁共振检查)、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老年患者在70~79岁之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老年患者容易在首次癫痫发作时就出现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χ^(2)=4.111,P=0.029),老年组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病(χ^(2)=4.589,P=0.032)和痴呆(χ^(2)=7.632,P=0.006),感染诱发比较常见(χ^(2)=10.157,P=0.001)。老年患者在苯二氮[艹卓]类治疗组和丙戊酸钠治疗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出院时的mRS评分(0.67±0.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8±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4,P=0.039),出院时老年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46)。结论在老年人群中,没有癫痫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病因是由脑血管疾病和痴呆引起的。各年龄组之间采用苯二氮[艹卓]类和丙戊酸钠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老年患者预后较差和有较高的死亡率。
沈丛萍宁金环刘肇绩郑维红刘赞华
关键词:老年病因预后
老年期急性起病的克一雅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1年
患者男,73岁,因“视力下降4周,行走不稳1周”于2006年9月7日入院。患者4周前出现视物模糊,视力进行性下降,2周内由1.0下降至0.1,眼科诊断为“白内障、玻璃体变性,双眼屈光不止”。1周前出现头晕、行走不稳、坐不稳、易摔倒,偶有呛水,
郑维红刘肇绩陈中杰陈星宇
Rolandic区放电的27例癫痫患儿长程视频脑电图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伴Rolandic区放电癫痫患儿的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自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癫痫门诊就诊的伴Rolandic区放电的27例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VEEG结果、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结果27例伴Rolandic区放电的患儿中,19例为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其中4例发作较少,未用药;其余15例单用奥卡西平,随访预后均良好;BECT变异型2例,多药联合激素疗效好;症状性癫痫3例(自闭症1例、脑炎后1例、局部皮质发育不良1例),多药联合治疗,第1例预后良好,第2例欠佳,第3例治疗无效后手术;儿童良性枕叶癫痫2例及多发性抽动症1例。影像学共6例异常,其中典型BECT3例,症状性癫痫3例。所有患儿VEEG特征均伴Rolandic区棘波、棘慢波发放。入睡后放电增多,个别泛化至全导或呈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结论Rolandic区放电最常见于BECT,其次是症状性癫痫和BECT变异型,还见于儿童良性枕叶癫痫甚至无癫痫发作的患儿:VEEG系列检查可帮助鉴别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曹园园彭锋王文杰唐荣刘肇绩郑维红
关键词:儿童良性癫痫长程视频脑电图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1
2009年
刘肇绩郑维红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造血干细胞移植
CTLA-4基因启动子1722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重症肌无力(MG)的相关性。方法:PCR扩增、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CTLA4基因启动子1722位点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CTLA-4(sCTLA-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G组CTLA-4的1722位点C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CT=5.36,P=0.02)。无复发病史的1722位点CC基因型多于复发患者(X^2=6.21,P=0.01),血清sCTLA-4与MG患者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TLA-4的-1772位点多态性与福建当地MG明显相关。
林晓芳刘肇绩郑维红王文杰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肌无力一例
2011年
患者女,26岁,因“颜面红斑伴关节肿痛5年,言语含糊伴右眼睑下垂2个月”于2008年4月9日入院。5年前患者出现颜面红斑伴有关节肿痛、发热,补体C3、C4显著降低及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SA抗体(+),在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OS,SLE),给予“泼尼松30mg/d”及“氯喹”口服,
郑维红刘肇绩李水仙彭锋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抗SSA抗体关节肿痛眼睑下垂补体C3
Ommaya囊置入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Ommaya囊置入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外科住院行Ommaya囊置入术的8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疾病谱、病情转归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脑室出血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6例,梗阻性脑积水1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9例,因嗜铬细胞瘤继发高血压脑病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Ommaya囊置入术后死亡18例,转行分流术26例,取出Ommaya囊18例,继续留置Ommaya囊22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8例(9.5%)、引流管堵塞3例(3.6%)。结论 Ommaya囊置入术可用于治疗因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压异常升高,同时可以提供局部给药的途径,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张岱威郑维红刘肇绩李水仙
关键词:OMMAYA囊神经系统疾病颅内高压
重症肌无力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重症肌无力(MG)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两者均好发于女性、症状波动、常合并抗核抗体阳性和胸腺增生,但两者的共病关联特点尚未明确。本文报道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例MG合并SLE病例,均为女性,SLE经羟氯喹治疗后出现全身型MG,早期易误诊,预后差,2例肌无力危象,2例复发,1例死亡。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有效。结合文献分析,特别对胸腺切除术MG患者,动态观察有无合并多系统脏器损坏的可能,必要时观察皮疹、关节疼痛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排除SLE。对SLE并发肢体乏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完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重频试验等,以确认或排除MG,密切关注病情演变,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防治预后不佳的可能。
刘肇绩董佳萌黄榕吴紫微彭锋郑晓龄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
血清可溶性CTLA-4表达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与福建地区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患者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检测福建地区80例MG患者(MG患者分为激素未治疗组及激素治疗组,且激素治疗组进-步分为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和胸腺切除组)和8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可溶性CTLA-4(sCTLA-4)水平。结果MG激素未治疗组、激素治疗组的sCTLA-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6.03±3.58)ng/ml、(3.44±2.36)ng/ml vs(0.49±0.95)ng/m1],它们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7,P〈0.001);其中激素治疗组sCTLA-4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z=-9.03,P〈0.001),而MG激素未治疗组sCTLA-4表达高于激素治疗组(Z=-3.37,P=0.001);并且激素未治疗组激素治疗前后血清sCTLA-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P=0.005);胸腺切除术后sCTLA-4低于手术前(z=-2.21,P=0.04),而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差异却没有统计学意义(z=-1.26,P=0.21)。结论sCTLA-4参与MG的发病机制,激素治疗、胸腺切除治疗减少sCT-IA4表达。
郑维红王文杰林晓芳刘肇绩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