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科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科学评价运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被引量:1
- 2014年
- 众所周知,对科技成果进行效益评价至今仍是国际上公认的软科学研究难题,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实用的解决办法。目前油田企业广泛使用的科技成果效益评价方法与模型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导致:评价参数的取值随意、不统一;科技增效的统计不科学、不合理,重复、夸大现象普遍,评价结果失实,缺乏可信度。为此,近年来,江苏油田加大了科技成果效益评价机制与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 梁兵李红昌罗钰涵刘延宗刘登科王凯宏
- 关键词:软科学研究
- 油田效益配产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9年
- 在当前油价低迷、资源限制、成本高的极寒期,油田面临保效益、求生存、谋发展的巨大压力。按照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思想,转变原有的以生产能力为核心的配产方式,围绕油田效益配产,开展了包括增量、存量模式下的开发规律研究、经济界限研究、开发方案优选、精细开发管理、成本有效控制等多方面探索,建立完善了以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配产机制。研究成果已在近两年油田区块效益配产中应用,满足了新形势对开发部署的要求,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 吴晓敏孙东升王凯宏刘登科
- 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和科技贡献率模型在JS油田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和科技贡献率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油田企业的资源特点和生产特点,研究推导了适合油田企业的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和科技贡献率模型。统计分析了JS油田2003~2012年的生产要素资料,并按物价指数以及自然递减率进行了修正。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油田各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油田科技贡献率模型测算了JS油田的科技进步增长速度以及科技进步贡献率,为正确评价油田科技成果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 王凯宏李红昌罗钰涵刘登科刘延宗
- 关键词:科技贡献率JS索洛要素产出弹性经济增长因素
- 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水平井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 尤启东周方喜张建良廖光明徐建军谢立冬朱忠宽刘桂玲孙东升姚文斌罗南刘登科
- 江苏油田主要由复杂小断块油藏组成,油藏规模较小,从布井方式上看,不规则三角形井网较为常见。然而,因井网本身的缺陷,不规则的三角形井网对复杂断块油藏储量的有效控制程度较低,水驱开发条件下,油藏实施中后期调整的难度也相应较高...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平井水驱开发
- 油田开发经济技术界限模型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油藏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5个比较关键的决策点,影响这5个决策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的经济技术界限,分别是新井初始界限日产油量、油藏最低界限采油速度、油藏最大界限井网密度、油井或油藏关停界限日产油量等。研究推导了上述经济技术界限的理论模型,并测算了JS油田3个典型区块的不同经济技术界限,通过与典型区块开发方案预测指标的比较,为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某油田的实际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李红昌王凯宏罗钰涵刘登科刘延宗
- 关键词:油田开发油井油藏
- W5断块储层构型方法及认识
- 2014年
- 针对W5断块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储层构型研究,建立该区内各构型界面级次的识别和划分方法,理清了构型单元剩余油主控因素。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作为两种最主要的储油构型单元具有不同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其砂体侧缘是剩余油相对富集区,不同沉积相的配置关系也影响剩余油的分布。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W5断块下步井位调整。
- 张云峰马宏刘登科李秋政寇浩
- 关键词:储层构型剩余油地层格架
- 索罗增长模型在油田企业中的应用
- 2015年
-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石,目前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人口劳动力、贸易投资、科技教育,和资源环境等七个领域。在油田企业科技成果效益评价中应用该模型来剔除如管理、资本。
- 刘登科李红昌卢显荣
- 关键词:索洛要素产出弹性贸易投资总量生产函数科技进步贡献率
- 江苏油田未动用石油储量综合价值分级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江苏油田已探明未动用储量占已探明储量的17.8%。对未动用储量进行综合价值分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突出石油储量的经济效益和战略价值,以储量经济性为主要分级依据,兼顾储量规模等战略因素,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石油储量的综合价值。结合江苏油田未动用储量的油藏、地质及规模特点,研究推导了石油地质储量综合价值分级模型以及江苏油田石油地质储量综合价值分级方案,为油田开发部署乃至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 李红昌刘桂玲王凯宏刘登科
- 关键词:未动用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