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医学检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卫生厅课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多糖
  • 2篇基因
  • 2篇AML1-E...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党参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理学作用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过敏
  • 1篇药组
  • 1篇遗传修饰
  • 1篇异丙酚
  • 1篇造血

机构

  • 12篇北华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吉林医药学院
  • 2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吉林市鹿王制...
  • 1篇吉林市妇产科...
  • 1篇吉林中西医结...

作者

  • 12篇刘燕
  • 2篇高鸿霞
  • 2篇刘红
  • 2篇孙红霞
  • 2篇王国庆
  • 2篇陈子兴
  • 2篇庄文越
  • 1篇夏薇
  • 1篇李旭甡
  • 1篇陈奕桦
  • 1篇曲宏
  • 1篇高健
  • 1篇高巍
  • 1篇徐兆忠
  • 1篇李正祎
  • 1篇金光辉
  • 1篇王淑英
  • 1篇臧元英
  • 1篇曲娴
  • 1篇张桂杰

传媒

  • 3篇井冈山医专学...
  • 3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GFR单克隆抗体及反义EGFR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对人结肠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曲娴徐兆忠曲宏王俊臣金光辉孙红霞刘燕高巍臧元英王淑英付文义
该课题从基因水平、分子免疫水平对肿瘤的发病机理、生物学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逆转肿瘤恶性行为、攻克肿瘤、探索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寻找方法及手段。
关键词:
关键词:EGFR单克隆抗体人结肠癌细胞
AML1-ETO融合蛋白对p14^(ARF)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异常转录因子AML1-ETO融合蛋白对p14^(ARF)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转染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以及AML-M2患者白血病细胞p14^(ARF)mRNA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对其p14^(ARF)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 IP)研究转染细胞中AML1-ETO与p14^(ARF)启动子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情况;应用qRT-PCR检测5-氮杂胞苷(5-Aza)处理后细胞内p14^(ARF) 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了AML1-ETO的U937细胞系和具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AM L-M2患者中,p14^(ARF)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p14^(ARF)启动子在对照组细胞株和无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M2患者中处于非甲基化状态,在转染细胞株和具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M2患者中处于高甲基化状态;转染细胞沉淀富集的DNA中含有p14^(ARF)的启动子序列;5-Aza能上调p14^(ARF)mRNA的表达。结论:p14^(ARF)是AML1-ETO融合蛋白可能的靶基因,p14^(ARF)启动子高甲基化所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M2b型白血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庄文越李正祎陈奕桦刘燕陈子兴
关键词:AML1-ETOP14ARFDNA甲基化
丙戊酸钠对AML1-ETO转染细胞中CEBPA基因表达及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AML1-ETO转染细胞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A)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诱导沉默基因重新表达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VPA处理AML1-ETO转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U937后,CCK-8法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RT-qPCR检测CEBPA mRNA的表达,ChIP-qPCR检测组蛋白H3和H4的乙酰化状态。结果:VPA对U937及AML1-ETO转染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VPA诱导U937及AML1-ETO转染细胞CD11b和CD14表达升高,VPA明显上调CEBPA mRNA的表达水平,VPA处理组CEBPA基因启动子区核染色质的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VPA对U937及其AML1-ETO转染细胞均有生长抑制和促分化的作用。VPA可能通过特异性调节CEBPA基因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改变其表观遗传修饰特征,从而诱导CEBPA基因重新表达。
庄文越李正祎刘燕夏薇陈子兴
关键词:丙戊酸钠表观遗传修饰
IL-17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MCF-7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
2017年
考察IL-17A在IDC和FA中的表达及其对MCF-7细胞体外增殖转移的作用,探讨IL-17A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为乳腺癌基因治疗寻找适合靶点。方法 选取IDC 50例及FA2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A表达;与IL-17A共孵育后,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MCF-7细胞体外增殖转移。结果 IL-17A在IDC和FA中表达率为(6.27±1.22)%和(3.07±0.78)%,差异显著(P<0.01);经不同浓度IL-17A共孵育后,MCF-7细胞增殖无明显差异(P>0.05);与100μg/L的IL-17A共孵育后,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与对照组分别为(84±8)/HP和(32±6)/HP,差异显著(P<0.01)。结论 IL-17A在IDC中的表达高于FA,体外体外虽未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但能增强其侵袭能力,有望作为乳腺癌基因治疗靶点。
王国庆刘燕高鸿霞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纤维腺瘤
NS特异性干扰载体pGenesil-1-NS的构建及鉴定
2015年
目的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是维持干细胞和癌细胞增殖所必需的蛋白质,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旨在构建靶向NS干扰载体p Genesil-1-NS,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已发布的NS mRNA序列(NM_206825),选取5'-AAGCCTA GGAAAGACCCAGG-3'(397-416)作为候选靶序列,按shRNA载体设计原则,设计合成两条互补DNA链,退火后插入载体,并以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转化子.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合成序列正确插入载体.结论成功构建NS特异性干扰载体p Genesil-1-NS,可用于NS在肿瘤中的功能研究.
高鸿霞王国庆刘燕霍中华李钰
关键词:RNA干扰
综合性医学杂志与护理专业性杂志在护理科研论文方面简单比较
2004年
目的简单比较综合性医学杂志与护理专业性杂志在护理科研论文的质量、数量情况和作者个人简历。方法调查2003年第1期10本不同的含护理方面论文的综合性医学杂志和2003年第1期5本不同的护理专业性杂志。结果护理专业性杂志在护理科研论文方面数量和质量上均优于综合性医学杂志,作者职称和学历也普遍高于综合性医学杂志。结论护理人员依靠综合性医学杂志快速、直接的提高护理水平可能不大。学习的重点应放在护理专业性杂志上,但同时要注意学习综合性医学杂志扩大知识面。
刘燕
关键词:护理科研论文
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急性造血停滞1例被引量:1
2001年
李旭甡张桂杰韩松涛刘燕
关键词:放射性碘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造血停滞药物过敏
中药太极丸对大白鼠胃液酸度的影响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中药太极丸对大白鼠胃液酸度的影响。方法:中药太极丸大白鼠灌胃,太极丸组(给药组)与不灌胃组(空白组)比较中和胃液用去的NaOH量,中和胃液用去的NaOH量多说明胃液酸度大。结果:中药太极丸大白鼠灌胃(给药组)与不灌胃组(空白组)中和胃液用去的NaOH量比较发现中和胃液用去的NaOH量多。结论:中药太极丸灌胃后使大白鼠胃液酸度增大。
王天骄高健段大航刘红刘燕
关键词:大白鼠太极中药NAOH灌胃药组
菲律宾菌素对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性的影响
2007年
[目的]了解菲律宾菌素减少人类疱疹病毒-6型包膜胆固醇后,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菲律宾菌素作用于HHV-6A 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菲律宾菌素并纯化病毒,分别感染HSB-2和Jurkat细胞,然后采用IFA法、Hoechst 33258核染色及免疫蛋白杂交等方法检测病毒受菲律宾菌素作用后,其对靶细胞的融合、进入的影响。[结果]菲律宾菌素能减少HHV-6A包膜胆固醇,病毒的感染性及诱导细胞融合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HHV-6A包膜胆固醇在细胞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因素。
李咏梅张亚丽刘燕
关键词: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性
异丙酚在雷夫诺尔引产术中麻醉50例临床观察
2001年
目的研究异丙酚麻醉在雷夫诺尔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异丙酚对50例患者静注麻醉,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开始注射异丙酚到意识消失时间为311±61分钟;意识消失到意识恢复时间为140±25分钟,循环、呼吸抑制轻微,镇痛效果良好。结论异丙酚在雷夫诺尔引产中有很好的麻醉效果。
赵岩方青南白仲宣刘燕刘红
关键词:异丙酚麻醉静脉麻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