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2篇直肠
  • 2篇直肠肿瘤
  • 2篇手术
  • 2篇碳酸酐酶
  • 2篇肿瘤
  • 2篇腹腔镜
  • 2篇肠肿瘤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术
  • 1篇胆道术后
  • 1篇胆道外科
  • 1篇胆道外科手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治疗
  • 1篇胆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5篇武警湖北省总...

作者

  • 5篇王志刚
  • 5篇刘晓
  • 3篇张蓓
  • 3篇黄汉涛
  • 1篇郝旭东
  • 1篇张政
  • 1篇邓建军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胆道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炎性因子检测对胆瘘早期诊断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胆道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衡量其作为早期预测和诊断胆瘘指标的意义。方法总结3227例胆道手术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观察胆瘘发生与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指标的关系,并于术后1,3,5d检测患者腹腔引流液和血清标本中IL-6,IL-8,IL-10,TNF-α和CRP变化,比较胆瘘组(17例)和非胆瘘组(3210例)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胆瘘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腔镜或开腹手术方式无关(P>0.05),与手术时长短、术中出血量多少、胆总管直径大小有关(P<0.05),其术后腹腔引流液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非胆瘘组和血清水平。结论腹腔引流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是反应腹腔内炎症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胆瘘,避免严重后果。
张蓓刘晓黄汉涛王志刚
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胆瘘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
腹腔镜手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5年
探究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胆囊结石治疗时所展现出的效果。方法 挑选 60 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他们各自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随后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最终,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指标、疼痛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手术相关指标上均表现更优(P<0.05)。在术后 6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以及 48 小时,观察组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 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3.33%(P<0.05)。结论 在胆囊结石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比传统手术更为出色,它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王志刚汤传波刘晓郝旭东程北璐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囊结石
腹腔镜在腹部外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分析腹腔镜在腹部外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腹部外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采取不同诊治方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率为100%,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诊断不明,诊断率为60%。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优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 腹腔镜在腹部外伤诊治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其具有高效精准的诊断,低创伤的手术体验,以及对并发症的有效控制等一系列价值。
王志刚邓建军刘晓张政程北璐
关键词:腹腔镜腹部外伤
直肠癌中碳酸酐酶Ⅸ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缺氧标记物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s-Ⅸ,CA-Ⅸ)作为直肠癌肿瘤标记物和转移相关蛋白的意义。方法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CA-IX在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腺瘤,原发直肠癌灶、系膜组织、肝转移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判断CA-Ⅸ作为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相关因子的意义。结果直肠癌灶CA-Ⅸ和VEGF阳性率分别为68.8%和74.2%,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直肠腺瘤组织(P〈0.01)。直肠癌灶和系膜组织中CA-Ⅸ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r值为-0.22和0.28,P均〈0.05),N0组癌灶CA-Ⅸ阳性表达率为85.5%,高于N1淋巴结转移组的66.7%和N2淋巴结转移组的64.5%。N,组系膜组织CA—Ⅸ阳性率5.5%,低于N1期的26.2%和N2期的29.0%。癌旁系膜组织CA-Ⅸ水平预测直肠癌淋巴转移特异性94.5%,肝转移特异性59.6%。结论癌组织内CA-Ⅸ高表达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有一定关系,可作为相关肿瘤标记物和转移相关蛋白,为术后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张蓓黄汉涛王志刚刘晓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碳酸酐酶Ⅸ与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缺氧标记物碳酸酐酶IX(CA-IX)在直肠癌患者不同部位表达和对直肠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以及在直肠癌发生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IX在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腺瘤,直肠癌原发癌灶,系膜组织,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MTT法检测CA抑制剂乙酰唑胺对体外直肠癌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判断CA-IX作为直肠癌相关蛋白和转移相关因子的意义。结果直肠癌癌灶CA-IX阳性率(74.2%)明显高于直肠腺瘤(16.7%)(P<0.01),而正常直肠组织无CA-IX表达。癌灶和系膜组织中CA-IX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N0组癌灶CA-IX阳性率(85.5%)高于N1组(66.7%)和N2组(64.5%)(均P<0.05);N0组系膜组织CA-IX阳性率(5.5%)低于N1组(26.2%)和N2组(29.0%)(均P<0.05)。乙酰唑胺能提高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体外对直肠癌细胞杀伤能力(P<0.05)。结论 CA-IX能促进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直肠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直肠癌相关肿瘤标记物,但不宜作为癌转移相关因子。
张蓓黄汉涛王志刚刘晓
关键词:肿瘤转移乙酰唑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