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晋发

作品数:9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炎
  • 3篇肝病
  • 2篇血清
  • 2篇疗效
  • 2篇腹泻
  • 2篇肝癌
  • 1篇丁型
  • 1篇丁型肝炎
  • 1篇血内
  • 1篇血内毒素
  • 1篇血清检验
  • 1篇血清抗-HC...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状结肠
  • 1篇乙状结肠镜
  • 1篇乙状结肠镜检
  • 1篇乙状结肠镜检...
  • 1篇治疗肝癌
  • 1篇伤寒

机构

  • 9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9篇刘晋发
  • 6篇张木森
  • 4篇安秀清
  • 4篇于建国
  • 2篇罗远超
  • 2篇周平
  • 1篇冯善丞
  • 1篇张丽英

传媒

  • 9篇空军总医院学...

年份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飞行人员肝炎61例分析
1990年
我院1979—1988年收治飞行人员病毒性肝炎61例(含HBsag携带者2例),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男性60例,女性1例,21~30岁36例,31~40岁22例,40岁以上3例。 体检发现31例,因其他疾病住院检查发现HBsag阳性和/或GPT增高13例,急性起病有肝炎症状17例。 有肝炎接触史20例,其中同事患肝炎有密切接触者10例,爱人患肝炎有密切接触者4例,父母兄弟患肝炎有接触史者6例。曾在营区外饭馆就餐者11例,接触史不明者29例,有输血制品史者1例。
刘晋发
关键词:飞行人员肝炎
鲎试验检测腹泻患者血内毒素49例报告
1990年
鲎试验首先由Leyin和Bang于1964年所创立,近年国内外已做广泛研究,目前本试验已成为检测微量细菌内毒素的一种手段。我们于1988年5月至1989年7月利用本法对49例腹泻患者进行血内毒素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所有受检病例均取双份血清,即入院时及出院前各采血标本1份进行检测,入院后作大便培养2次以上。 检测所用鲎试剂为厦门鲎试剂试验厂产品。 49例腹泻患者均为成人患者,病程半天至5天。鲎试验检查结果如下表:
张木森安秀清刘晋发
关键词:鲎试验腹泻血内毒素
菌痢乙状结肠镜检查96例分析
1992年
为观察腹泻患者肠粘膜的病变情况,我们对住院的部分病例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现将1984年至1989年受检病例中大便培养阳性的96例菌痢分析如下。 一、一般情况 本组96例,其中男74例,女22例,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69岁。全部病例大便培养均为阳性,其中福氏菌75例,宋内氏菌20例,
张木森于建国刘晋发
关键词:腹泻乙状结肠镜检查菌痢临床分型
微量血斑点式肝癌特异快速诊断法检测肝病56例报告
1989年
微量血斑点式肝癌特异快速诊断法是解放军兽医大学生化教研室王映强等人于1985年创立的肝癌特异快速诊断法,1988年5月通过部级鉴定,认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法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检出率,达93.85%,对非肝癌的其他肿瘤特异性达92.90%,与AFP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AFP阴性的早期肝癌,有较好的辅助诊断效果。1986年初至1988年4月,我们应用该校提供的方法和试剂,对56例住院肝病患者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本组受检对象56例,其中急性肝炎13例,慢性迁延型肝炎11例,慢性活动型肝炎3例,瘀胆型肝炎2例,肝炎后肝硬化12例,肝癌(中晚期)15例。所受检的肝炎病例按1984年南宁全国肝炎会议所定标准进行诊断,各型肝炎及肝硬化病例AFP均阴性。肝癌病例AFP测定均阳性,B型超声检查及CT检查均发现有占位性病变,其中14例已病故,1例经治疗仍存活。
张木森安秀清刘晋发
关键词:肝癌肝病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丁型肝炎抗原的检测
1993年
为了解乙型肝炎(HB)合并丁型肝炎病毒(HDV)的感染情况,1991年8月至9月我们与北京医科大学传染科合作,以ELISA法对41例住院肝病患者血清进行HDV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1例,男35例,女6例,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63岁。所有病例除进行丁型肝炎抗原(HDAg)检测外,均进行乙型肝炎免疫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检测,同时对急性黄疸型肝炎。
张木森于建国周平刘晋发
关键词:肝病丁型肝炎抗原检测
26例斑疹伤寒诊断体会
1989年
斑疹伤寒是由鼠蚤或体虱传播的传染病。解放后,发病率大大下降。近几年来发病似有回升。因不常见,在疾病早期或不典型易与其他发烧性疾病相混淆,致使难以早期确诊。我院1957年以来收治斑疹伤寒26例,报告如下: 一、对过去斑疹伤寒诊断的回顾 26例中以发烧待查拟诊其它有关疾病入院的23例(其中有8例先住内科);入院时明确诊断的仅3例。由于斑疹伤寒缺乏其特有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因此以发烧待查入院时拟诊诊断常有1~3个。因发烧、咽部充血,显示上呼吸道感染,白血球正常或偏低拟诊为上感或流感者12例,因稽留热,精神淡漠、脉缓、脾大、白血球不高拟诊为伤寒或沙门氏菌属感染者8例,因驰张热、畏寒、出汗伴脾大拟诊为结核与疟疾者各3例;因发烧、关节痛、出汗拟诊为布氏杆菌病、风湿热各2例;因发烧、头痛、
刘晋发安秀清
关键词:斑疹伤寒
强力宁与聚肌胞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疗效观察
1990年
<正>近年来我们用强力宁注射液与聚肌胞联合静点(治疗组)和单用强力宁静点(对照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符合1984年南宁全国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血清学检测证实为乙型肝炎患者,两组病例HBVM均有1~3项阳性。治疗组38例,男32例,女6例,年龄15~57岁(平均32.1岁),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各19例,ALT53~1010u(正常值<30u),AST35~850u(正常值<30u),SB异常者14例,其值为24.32~~63.58#mol/L(正常值<18.7/~mol/L),TTT异常者23例,其值为8~20u(正常值<7u)。对照组20例,男19例,女1例;
罗远超刘晋发安秀清冯善丞赖进祥
关键词:强力宁聚肌胞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抗-HCV检测的意义
1992年
1989年美国加州Choo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地从受感染的黑猩猩的血液标本中获得了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克隆,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抗-HCV放射免疫试验(RIA)和酶免疫试验(EIA),极大地推进了丙型肝炎(HC)的防治和研究工作。为了了解不同肝病HCV感染情况和输血后肝炎的病因,我们对72例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抗-HC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周平张丽英罗远超张木森刘晋发于建国赖进祥
关键词:肝病血清检验HCV感染抗-HCV输血后肝炎
碘油混合抗癌药物栓塞治疗肝癌17例临床观察
1991年
我科自1986年以来采用碘油混合抗癌药物治疗肝癌17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本组17例均为男性,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0.7岁。所有病例均经B超、CT、及肝动脉造影等检查以确定肿瘤部位,肿瘤位于肝右叶者9例,位于左叶者1例,左右两叶均有者4例,伴肺转移者1例,伴肺、脑转移者1例;肿瘤直径5~10cm9例,10cm以上8例。AFP检查:<25μg/L 4例,50~10001μg/L 11例,1000μg/L以上2例。GPT检查:41~80u/L 8例,其余9例正常。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无黄疸及腹水。
于建国张木森刘晋发
关键词:栓塞治疗肝癌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