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昕宇

作品数:1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信号
  • 7篇时频
  • 4篇时频变换
  • 4篇交叉项
  • 3篇调制
  • 3篇通信
  • 3篇通信信号
  • 2篇调制模式
  • 2篇调制模式识别
  • 2篇噪声
  • 2篇手术
  • 2篇数据序列
  • 2篇四阶累积量
  • 2篇特征提取
  • 2篇跳频
  • 2篇跳频信号
  • 2篇频率分辨率
  • 2篇平均法
  • 2篇取模
  • 2篇全波

机构

  • 14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集安市医院

作者

  • 14篇刘昕宇
  • 10篇孙晓东
  • 6篇于晓辉
  • 2篇李卓
  • 2篇刘玉福
  • 2篇石屹然
  • 2篇王旺
  • 2篇李新波
  • 2篇王丽萍
  • 1篇卢晟晔
  • 1篇林哲
  • 1篇刘铁成
  • 1篇姜伟栋
  • 1篇王庆国
  • 1篇吴杰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信噪比下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方法研究
通信信号调制识别在军事领域及民用领域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缺乏先验信息条件下,准确识别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对于接收端后续操作和处理十分关键。传统调制识别方法需要人为设计、筛选和提取特征,所提取的特征泛化能力较差,在低信噪...
刘昕宇
关键词: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激活函数
基于一维残差注意力CNN的线缆电磁辐射响应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维残差注意力CNN的线缆电磁辐射响应预测方法,属于电磁辐射响应波形预测领域,该方法通过确定影响线缆电磁脉冲辐射响应波形的物理因素,通过对物理因素进行大量取样,经过全波仿真得到取样点的输出波形,将仿真...
李新波李卓刘昕宇冯伟嘉户健王旺关博陈子易崔浩孙晓东石屹然
用于通信信号调制模式识别的时频特征提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信信号调制模式识别的时频特征提取方法及系统,获取原始通信信号并进行零均值化;获取零均值化后的通信信号的三阶累积量切片谱;根据三阶累积量切片谱判断零均值化后的通信信号的主要频率分量个数,从而确定VMD分...
孙晓东刘昕宇孙思瑶刘禹震于晓辉
文献传递
基于一维残差注意力CNN的线缆电磁辐射响应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维残差注意力CNN的线缆电磁辐射响应预测方法,属于电磁辐射响应波形预测领域,该方法通过确定影响线缆电磁脉冲辐射响应波形的物理因素,通过对物理因素进行大量取样,经过全波仿真得到取样点的输出波形,将仿真...
李新波李卓刘昕宇 冯伟嘉 户健王旺 关博 陈子易 崔浩孙晓东石屹然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通信调制方式识别的时频协同滤波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通信调制方式识别的时频协同滤波方法及系统,所述滤波方法包括:确定解析信号;对所述解析信号进行瞬时频率估计,得到所述解析信号的瞬时频率;将所述解析信号输入至下变频混频器,混频器频率采用信号的瞬时频率,得...
孙晓东刘禹震刘昕宇于晓辉
文献传递
一种跳频信号特征提取与参数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跳频信号特征提取与参数估计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具有时间和频率分辨率相互制约、存在交叉项及TT变换对噪声敏感问题,步骤:1.跳频信号采样;2.作平滑伪Wigner时频变换;3.作基于SPWVD变换的TT变换...
孙晓东刘昕宇刘禹震孙思瑶
文献传递
一种非平稳信号时频矩阵重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平稳信号时频矩阵重构方法及系统,先计算采样序列选取不同核参数时的Choi‑Williams变换,得到与每一核参数对应的时频矩阵,再分别对每一时频矩阵取模,得到幅值矩阵,计算每一幅值矩阵中每一列的瞬时归一化...
孙晓东刘昕宇孙思瑶刘禹震于晓辉
文献传递
改良法经第二三腰椎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第二三腰椎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腰硬联合阻滞)对腰麻针置入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可能性的影响。方法ASAI或II级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经第三四腰椎间隙(L3,4)行腰-硬联合阻滞穿刺失败的患者100例,均改为经第二三腰椎间隙(L2,3)进行穿刺。根据穿刺手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传统方法组(C组)和改良法组(G组)。观察两组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即刻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G组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任何症状。结论改良法经第二三腰椎间隙行腰硬联合阻滞可降低在该间隙穿刺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从而可避免脊髓圆锥的损伤。
刘玉福王丽萍刘铁成刘昕宇
关键词:改良法腰硬联合阻滞脊髓损伤
一种跳频信号特征提取与参数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跳频信号特征提取与参数估计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具有时间和频率分辨率相互制约、存在交叉项及TT变换对噪声敏感问题,步骤:1.跳频信号采样;2.作平滑伪Wigner时频变换;3.作基于SPWVD变换的TT变换...
孙晓东刘昕宇刘禹震孙思瑶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通信调制方式识别的时频协同滤波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通信调制方式识别的时频协同滤波方法及系统,所述滤波方法包括:确定解析信号;对所述解析信号进行瞬时频率估计,得到所述解析信号的瞬时频率;将所述解析信号输入至下变频混频器,混频器频率采用信号的瞬时频率,得...
孙晓东刘禹震刘昕宇于晓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