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广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叶茜草素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电位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衍生物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开发
  • 1篇药学
  • 1篇药学领域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抑菌浓度
  • 1篇在家
  • 1篇藤茶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抑菌
  • 1篇体外抑菌活性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 1篇茜草

机构

  • 4篇桂林医学院
  • 1篇烟台大学

作者

  • 4篇刘广
  • 4篇齐娜
  • 1篇徐本明
  • 1篇李胜连
  • 1篇于治国
  • 1篇周英敏
  • 1篇李瑛琦

传媒

  • 2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2008中国...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综述近年来环糊精衍生物及其包合物在药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状况。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学及其相关领域发展迅速,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齐娜刘广
关键词:环糊精衍生物药物开发包合物
文献传递
醋酸铅在家兔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静注醋酸铅在家兔体内的代谢动力学模型。方法给家兔静注醋酸铅3mg/kg后,分别于第10、20、30、60、90、120、180、240、360min,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血液中的铅,用DAS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血铅的线性范围为10~50μg/ml。醋酸铅主要代谢动力学参数分别为:中央室半衰期(t1/2α)为8.60min,浅外室半衰期(t1/2β)为67.69min,深外室半衰期(t1/2γ)为729.84min,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1)为77033.08L/kg,总清除率(CL)709.27L/(min·kg),0~t时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为3106.59ng/(L·min)。根据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最小原则判断,在静脉注射3mg/kg醋酸铅后,其在家兔体内的代谢过程符合三室模型。结论静脉注射醋酸铅在家兔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
齐娜刘广周英敏李胜连
关键词:醋酸铅家兔代谢动力学微分电位溶出法
大叶茜草素在甲醇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考察在光照、加热条件下甲醇溶液中大叶茜草素的稳定性。方法以甲醇-水-四氢呋喃(310:90:3)为流动相,利用DiscoveryC18色谱柱在250nm处测定大叶茜草素的含量,考察在4500±500lx光照、室内自然光、不同温度(30、40、50℃)条件下甲醇溶液中大叶茜草素的稳定性。结果光照条件下大叶茜草素的含量降低明显,避光、加热条件下的含量不变。结论甲醇溶液中的大叶茜草素在光照下不稳定,测定其含量应避光操作。
刘广齐娜徐本明
关键词:大叶茜草素稳定性
杨梅黄素的体外抑菌活性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藤茶中的有效成分杨梅黄素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以管碟法测定杨梅黄素对4种实验菌株的抑菌效果、以两倍稀释法测定杨梅黄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盐酸小檗碱、鱼腥草素、黄芩苷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培养菌液的浓度对杨梅黄素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杨梅黄素对实验菌株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作用较黄芩苷强;菌液浓度增高,MIC随之增高。结论杨梅黄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抑菌活性。
齐娜李瑛琦刘广于治国
关键词:最小抑菌浓度藤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