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玲 作品数:36 被引量:10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碳酸钾催化无溶剂合成3-取代香豆素衍生物 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K2CO3作催化剂催化水杨醛类化合物与丙二酸二乙酯或乙酰乙酸乙酯(或甲酯),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快速简便地合成了10种3-取代香豆素衍生物。探讨了三因素对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醛物质的量为20mmol,水杨醛与丙二酸二酯摩尔比为1:1.2,K2CO3用量为0.1mmol,反应15min~18min,产率可达88.1%;当用乙酰乙酸乙酯(或甲酯)代替丙二酸二乙酯时,得到3-乙酰基香豆素,产率达84.7%(或82.9%);当用固态取代水杨醛代替水杨醛分别与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或甲酯)在摩尔比为1:2.0条件下反应时,得到8种3-取代香豆素衍生物,产率达62.5%-89.0%(或58.1%-83.0%). 曾育才 刘小玲 邱晓艳 梁奇峰 李岚关键词:KNOEVENAGEL缩合反应 活性亚甲基化合物 无溶剂合成 精细化工中间体 PEG-6000促进下合成安息香反应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以VB1为催化剂,加入辅助剂PEG-6000,顺利合成了安息香,结果表明:安息香产率高,实验重现性好,成功率达100%。 刘小玲关键词:PEG-6000 安息香 透明肥皂的研制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3 2010年 以食用玉米油、棕仁油、蓖麻油为主要原料,并辅以硬脂酸,经皂化反应研制出一种透明肥皂。探讨了原料质量要求和配比、皂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凉皂条件对肥皂透明度的影响。同时对产品的透明度、去污能力、起泡能力和肤感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原料最佳配比条件下,在60~75℃皂化反应20~25 min,再混合透明剂、防腐剂等,然后注入模具室温自然冷却即得晶莹的透明肥皂。 刘小玲关键词:玉米油 蓖麻油 皂化 造纸黑液木质素及其综合利用 被引量:23 2005年 木质素是结构复杂的数量上仅次于纤维素的芳香族天然高分子物质,是人们提取和利用纤维素时的副产品,本文主要对国内近几年来有关木质素特别是造纸黑液木质素的综合治理和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木质素化学结构及其在农林业、石油工业、混凝土工业、高分子材料和合成低分子化学品等领域的综合利用。 曾育才 张学先 刘小玲关键词:木质素 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 化学结构 石油工业 高分子物质 超声波辅助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4 2010年 在超声波作用下,用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的方法合成己二酸,探讨了高锰酸钾与环己醇的比例、反应环境的酸碱性、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后处理程序对己二酸产率的影响。环己醇用量为2.6mL,高锰酸钾用量为15g,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0min,指定后处理程序,己二酸的产率达到85%。最佳实验条件下的产率比一般实验教材高出20%,且实验平稳、安全、实验重现性较好。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合成己二酸的切实可行的绿色化学工艺。 刘小玲 曾育才关键词:超声波 己二酸 高锰酸钾 超声波辅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反应原料,通过超声波辐射加热快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最佳合成条件为:原料摩尔比乙酸酐∶水杨酸=3∶1,超声频率59 Hz,辐射时间25 min,反应温度70-75℃,催化剂用量0.5 g,产率达到92%,催化剂重复5次后仍然达到很高的产率。该法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催化剂可重复利用,环境友好,节约能源。 刘小玲关键词:乙酰水杨酸 超声辐射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微波辐射增塑剂柠檬酸三辛酯的催化合成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以柠檬酸和正辛醇为原料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同时应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了柠檬酸三辛酯。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600 W、醇酸摩尔比为5、反应时间为35 m in、反应的温度为180℃、催化剂用量为0.6 g。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不采用带水剂酯化率可达95%。实验表明:此法反应时间短、酯化率高、催化剂活性高且可重复使用、操作简单、无污染、绿色环保。 刘小玲 曾育才关键词:柠檬酸三辛酯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酯化率 顶空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啤酒的香味组分 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啤酒中的微量挥发性香味组分.以高纯N2(99.999%)作为载气,并结合自动顶空进样技术,对啤酒中的12种微量挥发性香味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除乙醛与辛酸乙酯外均小于5%,回收率均在90%以上.该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度. 刘小玲 梁奇峰关键词:香味组分 啤酒 设计式鉴定未知物实验教学初探 2004年 传统有机物性质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费时而意义不大,偏离了有机实验课教学主要目的和任务,不符 合时代要求,改革势在必行.该文作者根据在理论上、实践上对传统有机物性质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的分析对 其进行了重大改革,尝试新方法,提出了设计式鉴定未知物实验.实验学时从原来占40%减少到12%,大大提高了 实验课效率,学生实验的主动性、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曾育才 刘小玲关键词: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 微波干法无载体合成对羟基苯甲酸苄酯 2009年 利用微波干法技术,在没有载体条件下以对羟基苯甲酸钾和氯化苄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苄酯。探讨了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反应物摩尔比等条件对合成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320 W,辐射时间9 min,对羟基苯甲酸与氯化苄摩尔比1︰1.75,三乙胺与对羟基甲酸摩尔比0.39︰1的优化条件下,最高产率可达91.3%。 曾育才 刘小玲关键词:微波 干法 对羟基苯甲酸 氯化苄 三乙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