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丽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4篇病变
  • 3篇血清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2型糖尿病视...
  • 2篇血清SICA...
  • 2篇糖浆
  • 2篇内切
  • 2篇内切酶
  • 2篇酵母
  • 2篇果糖浆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 3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刘国丽
  • 3篇郑骁
  • 2篇周茜
  • 2篇林建强
  • 2篇林建群
  • 2篇刘翠
  • 2篇林胜强
  • 1篇崔刚
  • 1篇沈芸
  • 1篇白杨
  • 1篇赵家军
  • 1篇高聆
  • 1篇王淑华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可溶性P-选择素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用ELISA法进行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5例,糖尿病无心血管病变组(SDM组)15例。结果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糖尿病各亚组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在糖尿病各亚组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升高,且三者间两两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SDM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UAP组、AMI组均较SDM组升高(P<0.05,P<0.01);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结论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相关,测定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将有助于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及严重性评价。
刘国丽郑骁
关键词:糖尿病可溶性P-选择素心血管病变
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  甲状腺激素广泛作用于机体的组织器官,参与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及能量消耗等生理活动。基础研究显示,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等,参与调节糖代谢及脂代谢。因此甲状腺功能异常往往导致物质代谢失调...
刘国丽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非酒精性脂肪肝
一种共表达菊粉外切酶和内切酶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表达菊粉外切酶和内切酶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该菌株命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GS115-INU1-INU2,已于2014年04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
林建强林胜强白洋刘国丽林建群周茜刘翠
文献传递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sICAM-1、sVCAM-1的关系研究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中心病理变化是血液中白细胞与...
刘国丽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ICAM-1SVCAM-1
文献传递
一种共表达菊粉外切酶和内切酶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表达菊粉外切酶和内切酶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该菌株命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INU1-INU2,已于2014年04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
林建强林胜强白杨刘国丽林建群周茜刘翠
文献传递
罕见原发性小肠小细胞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2年
肠道小细胞癌(ISCC)是肠道上皮恶性肿瘤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学类型,此癌无论在临床生物学行为,还是在病理形态方面,与肺小细胞癌均很相似.ISCC国内报道很少.本文就我院收治的一例原发性小肠小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
郑骁刘国丽崔刚
关键词:原发性文献复习临床生物学行为上皮恶性肿瘤肺小细胞癌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炎性标志物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眼科医师散瞳后检查眼底,必...
刘国丽王淑华沈芸高聆赵家军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性标志物
文献传递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sICAM-1、sV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15例健康对照者,18例2型糖尿病无DR患者(NDR组),27例2型糖尿病伴背景型视网膜病变者(BDR组),及25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型视网膜病变者(PDR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结果:sI-CAM-1血清含量在正常对照组及NDR组、BDR组、PDR组浓度依次增高,且两两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sVCAM-1血清含量在糖尿病各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DR组、PDR组均高于NDR组,(P<0.05);但BDR组、PDR组间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sICAM-1和sV-CAM-1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可作为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预测及监测指标。
刘国丽郑骁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ICAM-1SVCAM-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