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主动脉
  • 2篇电视胸腔镜
  • 2篇电视胸腔镜手...
  • 2篇电视胸腔镜治...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胸腔镜手术
  • 2篇胸腔镜治疗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移植术
  • 2篇手术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腔镜手术

机构

  • 7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7篇凌锋
  • 7篇杨达宽
  • 6篇周云
  • 5篇杨绍军
  • 4篇杨立民
  • 3篇李旭
  • 2篇赵之婧
  • 1篇马建强
  • 1篇荀祥翰
  • 1篇王家平
  • 1篇袁曙光
  • 1篇阎东
  • 1篇黄云超
  • 1篇王曦

传媒

  • 4篇云南医药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危重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2010年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z gravis,MG)是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AChR)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影响局部或全身横纹肌的一种慢性迁延、反复发作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时导致呼吸肌麻痹,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胸腺切除治疗MG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认可。2002年3月~2008年5月我科对8例Ⅲ~IV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胸腺切除术,报告如下。
杨立民杨达宽凌锋周云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
电视胸腔镜治疗肺部外周型肿瘤的临床应用
杨立民杨达宽杨绍军李旭周云凌锋荀祥翰
用VATS辅助小切口治疗肺部外周型肿瘤,小切口长6~12cm,胸壁肌肉组织损伤小,不切除或切断肋骨,出血少,患者不需输血,其创伤小、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对传统开胸风险高的病人尤为适宜,术后术侧手臂上举无影响, ...
关键词: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肺部肿瘤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会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应用IABP,监测使用IABP前和使用后2h、撤机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和每小时尿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及时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够帮助高危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周云杨绍军杨达宽凌锋赵之婧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流动力学
电视胸腔镜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和探讨胸腔镜铺助小切口在肺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15例肺部肿瘤病人,其中9例非恶性肿瘤行肺楔形切除术,6例恶性肿瘤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结果本组病人创伤明显减轻,出血量减少,术后恢复快,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外周型肺部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其与传统的开胸手术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
杨立民杨达宽杨绍军李旭周云凌锋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肺部肿瘤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
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术前行CTA或MRA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手术在DSA监视下进行,对29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了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封闭夹层人口。术后随访期间行CT检查观察手术效果、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有无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果29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无内漏、无截瘫,术后第10d猝死1例,随访期间猝死1例,其余病例均健康生存,假腔内血栓形成,无支架移位情况发生。结论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微创、有效、严重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其近期一中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效果有待继续随访观察。
杨绍军杨达宽李旭阎东袁曙光王家平杨立民周云王曦凌锋马建强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肝素对体外循环聚氯乙烯管道细菌粘附影响的研究(摘要)
2005年
凌锋黄云超杨达宽
关键词:体外循环细菌粘附肝素化^3H-TDR表皮葡萄球菌PVC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于七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会
2009年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能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在心脏手术围术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我们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IABP7例,效果显著,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7例均为男性,年龄57~79岁。冠脉造影检查全部为三支血管病变,左室射血分数为27~48(37±7)%。合并糖尿病3例,痛风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例。
周云杨绍军杨达宽凌锋赵之婧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