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振南

作品数:6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2篇药敏
  • 2篇药敏分析
  • 2篇糖尿病足
  • 2篇疗效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动脉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血培养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原菌分布
  • 1篇沙坦
  • 1篇神经病变
  • 1篇肾病
  • 1篇糖尿病肾病

机构

  • 6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凌振南
  • 3篇李琼
  • 1篇邓红胜
  • 1篇赖鸿鹄
  • 1篇龚雄伟
  • 1篇卢树荣
  • 1篇朱丰
  • 1篇陈德勇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47
2012年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观察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其中试验组使用α-硫辛酸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63.2%,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方面,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值为(7.81±3.97)m/s,对照组为(4.15±3.92)m/s,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α-硫辛酸相对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凌振南朱丰李琼
关键词:Α-硫辛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81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特点,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年来81例糖尿病足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81例糖尿病足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革兰阳性球菌50株,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链球菌多见,对万古霉素、第三代头孢敏感性高;革兰阴性杆菌42株,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多见,对亚胺培南、大环内酯类、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敏感性高;念珠菌9株,普遍敏感性好;其中有14例标本为混合性感染,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或革兰阴性杆菌与真菌混合。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及早做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能指导筛选抗生素,有助于尽快控制糖尿病足感染,提高糖尿病足治愈率。
李琼凌振南赖鸿鹄
关键词:糖尿病足细菌培养药敏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8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疗法、适当运动等,均口服二甲双胍250mg,三餐中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初始剂量为10U/d。对照组患者给予诺和灵N,初始剂量为每天0·15U/kg,而后每隔3天增加2U,直到患者空腹血糖小于6·7mmol/L。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监测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能够较早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凌振南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
重症监护室6400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6 400例血培养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对菌株的分布及药敏进行分析。方法回顾调查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ICU病房6 400例患者的血样标本,并对其病原菌种类进行分离。采用BD BACTECTM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液进行培养,BD-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的种类进行鉴定并对细菌的药敏性进行检测。结果 6 400例血样中共检出细菌971株,阳性率为15.17%。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515株,占53.04%;革兰阳性菌425株,占43.77%;真菌31株,占3.19%。检出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肠球菌等。其中,葡萄球菌对于甲氧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性最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都有很好的受药性。结论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在重症监护室中属于多发常见的病原菌,该种菌的耐药性以及多重耐药性都非常普遍,临床上应根据药敏检测结果进行用药。
卢树荣凌振南陈德勇邓红胜卢天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替米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70例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饮食控制,给予糖尿病饮食,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每天80mg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魏酸钠0.3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显著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凌振南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替米沙坦阿魏酸钠
糖尿病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变化及有关DF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DF患者的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一般资料。结果①DF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从腘动脉开始硬化,尤其以胫后和足背动脉最显著,动脉狭窄和闭塞是肢端缺血、坏疽的主要原因;②长期血糖控制不良、高血脂、高血压是DF高危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帮助临床对DF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判断、治疗方案选择及愈后转归均有实用价值,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有益于预防糖尿病足。
李琼龚雄伟凌振南
关键词:糖尿病足多普勒超声下肢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