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敏
- 作品数:28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Raf与肺癌发生被引量:1
- 2005年
- Ras-Raf-MEK-ERK途径是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的一条关键性信号通路,与肺癌等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Raf对于该通路信号的转导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Raf与肺癌发生联系紧密,基于Raf的抗癌策略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 侯志敏
- 关键词:RASBCL-2P53肺癌
- 酵母核糖核酸组分鉴定实验的改进
- 2005年
- 分析了《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1]实验教材中实验“酵母核糖核酸组分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 侯志敏刘玉杰
- 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 2016年
-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跨膜转运蛋白,负责植物体内Na^+、H^+的交换。本文对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克隆、分子结构、功能及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研究者系统的理解Na^+/H^+逆向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为调控该蛋白的表达来改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抗盐胁迫能力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 任秀艳王宝增王聪艳侯志敏
- 关键词: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耐盐性
-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论述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
- 侯志敏姜淑慧
- 关键词:氧气二氧化碳血液运输方式
- 豆角豆荚和种子中皂苷含量的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确定豆角的豆荚与种子中的皂苷含量的差异。[方法]以3个品种豆角的豆荚和种子为原材料,经过醇溶、水溶、萃取等工艺制得粗皂苷,采用libermann-burchard反应和泡沫试验对粗提皂苷进行定性检测,以人参皂苷Rgl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测定粗皂苷的吸光度来计算豆角中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并通过方差分析比较豆角豆荚和种子的皂苷含量差异。[结果]对粗皂苷质量和皂苷提取物含量的分析分别表明,不同品种豆角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有一定的差别;不同品种豆角不同部位的粗皂苷溶液的吸光度不同,在0.20~0.25之间。由绘制各品种豆角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柱形图和方差分析可知,豆角的豆荚与种子中皂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豆荚中的皂苷含量明显高于种子的皂苷含量。
- 李香梅侯志敏肖宇
- 关键词:豆角豆荚种子皂苷
- 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取样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取样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开口,其另一端设有连通的取样口,所述取样口的外侧设有盖体,所述管体内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管体为一体成型,所述限位环的内侧还依次设有过滤层和密封层,所...
- 樊双虎侯晓强付亚娟乔洁侯志敏张春丹
- 文献传递
- 国外生物信息学教育研究概述及其启示被引量:5
- 2020年
-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各类组学技术使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中起到了愈发重要的作用,应用前景日益凸显。对国际生物信息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并对国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物信息学教育指导思想、其在教育体系中的融合、相关网络资源和社会团体等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我国生物信息学教育建设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 张一名褚卓栋侯志敏韩晓光
- 关键词:教育目标分类网络资源社会团体
- 酪蛋白的提取及检测被引量:6
- 2006年
- 在基础生物化学酶学部分的实验中,多以酪蛋白作为酶的反应底物。本实验应用等电沉淀法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并对其与标准酪蛋白试剂进行水分、酸度、脂肪、灰分的测定比较,希望用其代替标准酪蛋白试剂,降低实验费用。
- 侯志敏徐书英
- 关键词:酪蛋白
-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8
- 2014年
- 通过对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对生物化学实验考核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及综合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 任秀艳李美茹乔洁姜淑慧侯志敏
-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 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为今后葡萄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提取试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作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结果]随着甲醇体积分数的提高、料液比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及提取时间的延长,葡萄籽中多酚含量均增加。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葡萄籽中多酚含量逐渐减少。各因素对葡萄籽多酚含量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取温度>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结论]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70%的甲醇,料液比1∶20(g/ml),90℃水浴,浸提30min提取次数为2次。
- 朱登祥尉连玲侯志敏
- 关键词:葡萄籽多酚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