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建军

作品数:28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5篇手术治疗
  • 5篇外科
  • 5篇颅脑
  • 4篇诊治
  • 4篇术后
  • 4篇颅内
  • 4篇出血
  • 3篇诊治分析
  • 3篇显微手术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室
  • 3篇脑损伤
  • 3篇开颅
  • 2篇凋亡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机构

  • 27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27篇余建军
  • 22篇王新东
  • 19篇李江
  • 19篇励勇
  • 12篇管敏武
  • 12篇徐将荣
  • 9篇严玉金
  • 8篇胡国平
  • 6篇郎岳明
  • 3篇高峰
  • 1篇罗少军
  • 1篇张培华
  • 1篇王慧晓
  • 1篇顾昌伟
  • 1篇楼美清
  • 1篇朗岳明
  • 1篇汤少明
  • 1篇徐远志

传媒

  • 3篇浙江医学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2013浙江...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2011年浙...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鸦胆子油静脉乳剂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静脉乳剂(BJOE)对成纤维细胞(FB)生长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诱导病理性瘢痕FB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临床病理性瘢痕组织标本,进行FB体外培养,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FCM)、RT-PCR观察BJOE对FB生长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通过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BJOE对FB的凋亡影响。结果:BJOE对FB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可见凋亡细胞数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增加,凋亡细胞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可见高亮蓝色凋亡小体。结论:(1)BJOE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病理性瘢痕FB生长增殖;(2)BJOE能从转录水平减少Ⅰ、Ⅲ型胶原的合成。
余建军罗少军汤少明张培华
关键词: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增殖凋亡
不同方法颅底重建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颅底重建在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46例颅底重建患者的资料,按照颅底重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术中行“三明治法”修补,对照组术中仅用人工脑膜或肌腱膜直接缝合硬膜破口重建。观察两组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膜脑膨出及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8.5个月。21例观察组患者仅1例发生脑脊液漏,经治疗后痊愈,无颅内感染、脑膜脑膨出等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8%(1/21)。对照组25例发生脑脊液漏8例,其中5例合并颅内感染,经治疗后痊愈;脑膜脑膨出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10/2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急诊术中行“三明治法”颅底重建,可有效控制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严玉金李江王新东余建军励勇管敏武王慧晓
关键词:颅底骨重建颅骨骨折颅窝
显微手术治疗腰髓椎管内神经鞘瘤分析
目的 探讨腰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手术治疗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手术中均完整切除瘤体,.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手术治...
王新东励勇徐将荣李江余建军
关键词:显微手术椎管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开颅术后脑穿通畸形20例被引量:2
2010年
脑穿通畸形临床上并不常见,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良性囊肿的0.3%~0.9%,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尚不明确。目前关于先天性脑穿通畸形的报道相对较多[1],但对于开颅术后继发性脑穿通畸形尚无专门报道,本院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20例该类患者,均积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余建军徐将荣王新东李江
关键词: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开颅术后手术治疗良性囊肿继发性
青年自发性脑出血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自发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防治及预后。方法:从2011年1月~2014年6月,共收治脑出血病患者350例,其中对67例青年自发脑出血患者(≤4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病因:高血压32例,血管畸...
王新东励勇李江胡国平余建军管敏武郎岳明
关键词:青年脑出血
文献传递
低分子肝素预防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96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从术后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次,1次/d,连用14d,同时每天行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对照组仅行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观察术后16d内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发生率、颅内再出血率、其他出血性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E、颅内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引流管孔渗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6个月GO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4)。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安全有效。
管敏武王新东胡国平严玉金余建军励勇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脑室出血
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方法 15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均于颅骨修补同时,以骨窗附近为入点行同侧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修补额部时穿刺侧脑室前角,修补颞部时穿刺侧脑...
励勇王新东郎岳明徐将荣高峰李江余建军胡国平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积水手术
文献传递
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合并癫痫手术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Ms)合并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12例幕上脑内CMs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在显微镜下行全切手术,随访时间1.5~6年,据国际抗癫痫理事会2001年分级法,本组1~2级者9例,3~4级者2例,5~6级者1例。结论脑内CMs合并癫痫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徐将荣李江余建军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癫痫外科
颅底重建在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颅底重建在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因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行颅底重建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评价颅底重建在治疗本病中的临床价值。结果随访3个月至3年,存活的33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脑膜脑膨出等并发症。结论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急诊术中行颅底重建,可有效控制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严玉金李江王新东余建军励勇管敏武
关键词:颅底重建颅内感染脑脊液漏
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老年患者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延迟行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老年患者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2004年至2013年我科共收治颅脑外伤后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19例,伤后3天以后复查头颅CT发现具备手术指证,在全麻下行钻孔外引流术,残余血肿行...
余建军徐将荣李江王新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