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力

作品数:61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隆乳
  • 14篇隆乳术
  • 12篇乳房
  • 10篇脂肪移植
  • 10篇假体
  • 8篇细胞
  • 8篇唇裂
  • 7篇内窥镜
  • 7篇窥镜
  • 6篇乳房假体
  • 6篇自体
  • 6篇自体脂肪
  • 6篇外科
  • 6篇活率
  • 6篇存活
  • 6篇存活率
  • 5篇移植存活
  • 5篇移植存活率
  • 5篇腭裂
  • 5篇畸形

机构

  • 6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上海市组织工...

作者

  • 60篇余力
  • 34篇张波
  • 34篇王健
  • 27篇郑丹宁
  • 24篇朱昌
  • 13篇周佳
  • 6篇徐海艇
  • 5篇徐晓斐
  • 4篇张艺凡
  • 4篇李鹏飞
  • 2篇杨川
  • 2篇常雷
  • 2篇樊奇
  • 2篇陈霞
  • 2篇李茂群
  • 1篇陈霞
  • 1篇周广东
  • 1篇吴晶琰
  • 1篇张东宇
  • 1篇李青峰

传媒

  • 19篇组织工程与重...
  • 7篇中华医学美学...
  • 5篇中国美容整形...
  • 4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整...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扩张乳房假体加背阔肌肌皮瓣的乳房再造术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报告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及可扩张的乳房假体(BECKER)置入,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的胸壁畸形,同时再造乳房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乳腺癌病灶清除术后患者胸部的畸形状况,设计患侧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的肌瓣长度、体积以及皮瓣的面积和形状,切取肌皮瓣后经腋部皮下隧道转移至胸前。用肌瓣修复胸前软组织缺损,皮瓣则用于弥补胸部皮肤的不足。肌瓣与胸壁间置入可扩张的乳房假体。术后经注射壶注水,逐步扩张至额定值。6个月后,可抽除注射壶并重建乳头,完成治疗。结果:自1999年以来,对各种乳腺癌术后患者行乳房再造术共26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及可扩张的乳房假体置入,不仅可修复乳腺癌病灶清除术后的胸部软组织的缺损、锁骨下的凹陷畸形而且可重建乳房。该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再造乳房的外形及质感逼真等特点。
张波王炜张群余力王键杨川
关键词:乳房再造背阔肌肌皮瓣
隆乳术的假体选择与术前设计
随着现代隆乳术的原理、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不考虑患者自身的组织条件,不评估假体长期置于体内对其覆盖组织的影响,随心所欲的选择各种患者喜好的假体,愈来愈显现出各种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避免的弊端。手术效果的优劣、再手术率的多少以及...
余力王健张波朱昌
关键词:假体选择乳房假体隆乳术术前设计
文献传递
黄芪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芪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自体脂肪移植动物模型,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检测血液中VEGF含量,脂肪移植体剩余重量,计算移植脂肪的存活率;HE染色后镜下观察脂肪移植组织细胞形态和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免疫组化法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及密度。结果实验组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及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在脂肪细胞数量、形态、脂肪移植体纤维化程度及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新西兰大白兔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存活率。
武承兴王健张波郑丹宁余力
关键词:自体脂肪移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存活率
丹参酚酸B在制备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存活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丹参酚酸B在制备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存活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验证丹参酚酸B可有效增强3T3‑L1(小鼠前脂肪细胞细胞系)和h‑ADSC(人脂肪干细胞原代细胞)增殖能力及分化水平;并可改善裸鼠皮下脂...
余力郑丹宁张艺凡孙佳铭侯家康高雅钟钊豪
文献传递
一种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所述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包括电刀电凝器、A型分离剥离器、B型分离剥离器、内窥镜镜鞘;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种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改良内镜辅助下经腋窝入路隆乳术后继发畸形治疗的手术器械组...
余力徐霆
应用外科技术建立山羊完全性腭裂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完全性腭裂骨缺损动物模型。方法取2个月龄山羊10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个实验组,以两种不同的外科手术技术,形成硬腭部0.5cm×10cm全层、全长硬腭骨裂隙。分别在术后1周和32周,观察裂隙软、硬组织形态,并拍摄头颅CT及三维重建。结果两个实验组山羊手术后均成活,健康状况良好,术后32周后,干骨标本见硬腭裂隙全长仍然存在,无自发骨性愈合,形态上可见裂隙前后较窄中间稍宽,3D-CT测量显示,骨缺损宽度比手术时增大。结论此两种手术方式建立的腭裂骨缺损动物模型,经长期观察,裂隙均不能自行修复,效果相似。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徐海艇王健徐晓斐余力朱昌张波
关键词:腭裂动物模型山羊
垂直转向红唇瓣修复唇裂二期唇珠区畸形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于唇裂二期患者唇珠畸形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18~29(21.46±2.8)岁]唇裂二期患者资料,均采用垂直转向红唇瓣重建唇珠。术中将裂缘侧唇珠区域组织复位,同时用垂直转向的红唇补充红唇组织,深面肌肉组织瓣补充唇珠组织容量。测量术前后唇珠区红唇垂直向宽度和唇珠突度,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调查术后效果患者自我评估,评估唇珠重建效果。结果垂直转向红唇瓣术后患者唇珠结构明显,唇珠形态饱满、居中,唇部整体形态立体感增强。无不良并发症。术后随访28例患者,平均9.71个月。术后中线处、裂侧唇峰、裂侧短臂中点处唇红宽度分别为(6.35±0.87)mm、(7.75±1.03)mm、(7.48±0.97)mm,与术前(5.32±0.91)mm、(3.98±0.89)mm、(4.30±0.86)mm比较明显增加,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唇珠突度(0.83±0.51)mm较术前(0.38±0.46)m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转向红唇瓣重建唇珠有效率27例(96.4%)。结论垂直转向红唇瓣修复是一种用于唇裂二期唇珠重建的有效方法。
周佳王健朱昌余力张波郑丹宁
关键词:唇裂修复外科手术
成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复被引量:15
2001年
目的 为单侧唇裂术后常见的继发鼻畸形改善外形 ,解除其心理负担。方法 纠正鼻小柱和鼻中隔的偏斜 ,游离塌陷的鼻翼软骨并悬吊固定在对称位置 ,用Millard术式C瓣、鼻槛组织瓣或上唇瘢痕组织瓣延长患侧鼻小柱 ,必要时用假体或自体组织抬高鼻背、鼻尖和丰满鼻底。1999~ 2 0 0 0年 ,共修复成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 5 0例。结果 所治疗 5 0例术后随访 1~ 12个月效果均较满意。结论 纠正鼻小柱、鼻中隔歪斜 ,延长患侧鼻小柱软组织极为重要。广泛游离患侧鼻翼软骨并复位到正常位置固定 ,才能获得一个对称的鼻尖。如视需要 ,作鼻背鼻尖部和鼻底的充填 ,则效果更佳。
朱昌余力张波
关键词:继发鼻畸形MILLARD术式瘢痕组织瓣整复
唇裂二期“三单位”肌肉复位法和评估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矫正单侧唇裂二期继发唇部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24例患者应用口轮匝肌“三单位”修复法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部畸形。术中将口轮匝肌分为鼻底单位、白唇单位和红唇单位,分单位对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术后平均随访(16.79±6.23)个月。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患者满意率100%,医患双方评价唇部形态明显改善。结论“三单位”口轮匝肌复位法是一种有效、易掌握的治疗单侧唇裂术后唇部畸形的手术方法。
周佳樊奇郑丹宁余力张波朱昌陈霞王健
关键词:唇裂口轮匝肌
53例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假体隆乳的长期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的术后长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的53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长均大于18个月。测量术后乳房各径线,对各项与假体隆乳相关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对患者术后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双侧锁乳线、胸乳线长度及经乳头胸围,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而经下皱襞胸围术前、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有29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绝大多数患者(98%)属于轻症并发症(如乳头感觉改变、乳房假体边缘可触及),仅1例患者(2%)出现严重并发症(Ⅲ~Ⅳ级包膜挛缩)。结论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可明显增大患者乳房体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安娟余力林怀安郑丹宁张波王健周佳张一凡
关键词:内窥镜隆乳术假体植入腋窝入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