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德奎

作品数:50 被引量:43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生物学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0篇鱼类
  • 6篇鱼类资源
  • 6篇系统发育
  • 5篇生物地理
  • 5篇生物地理学
  • 5篇湖泊
  • 5篇分子系统
  • 5篇分子系统发育
  • 4篇渔业
  • 4篇裂腹鱼
  • 4篇耳石
  • 3篇色林错
  • 3篇数据库
  • 3篇年龄鉴定
  • 3篇青藏高原
  • 3篇物种
  • 3篇裂腹鱼类
  • 3篇鳞片
  • 2篇淡水
  • 2篇淡水鱼

机构

  • 5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西藏自治区农...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50篇何德奎
  • 31篇陈毅峰
  • 10篇隋晓云
  • 7篇冯秀
  • 6篇贾银涛
  • 4篇陈宜瑜
  • 4篇陈自明
  • 3篇段中华
  • 3篇王丁
  • 3篇陈咏霞
  • 3篇郝玉江
  • 3篇王克雄
  • 3篇陈锋
  • 2篇刘明典
  • 2篇丁城志
  • 2篇姚景龙
  • 2篇李应仁
  • 2篇王琳
  • 2篇曹文宣
  • 2篇林鹏程

传媒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Curren...
  • 3篇湖泊科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水产学报
  • 2篇野生动物生态...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0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色林错裸鲤的繁殖对策
对藏北高原特有鱼类色林错裸鲤的繁殖对策研究表明最小性成熟个体的年龄为7龄(?)和8龄(?),用L逻辑斯谛回归方法确定的初次性成熟年龄为8龄(?)或9龄(?).己达性成熟的雌、雄个体的GSI在5~8月和12月具有明显的变化...
陈毅峰何德奎蔡斌
关键词:繁殖对策GSI
文献传递
藏北化石攀鲈(鲈形超目,攀鲈目)的发现提供迷鳃鱼类亚-非间断分布新解释
吴飞翔何德奎张弥曼房庚雨
纳木错裸鲤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85
2001年
采用常规的组织切片方法 ,对西藏特有鱼类纳木错裸鲤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系统地描述了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尤其论述了其卵巢中卵细胞的卵黄核破碎与分解的特点、卵膜的结构、核仁排出物在卵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卵粒重吸收的过程。根据各期卵巢中卵母细胞的组成情况 ,认为纳木错裸鲤已达性成熟的个体并不是每年都参与繁殖活动是对高原极端、多变气候环境的一种生态适应 ;阐明了纳木错裸鲤属于分批同步产卵鱼类。
何德奎陈毅峰蔡斌
关键词:性腺发育组织学产卵类型
雅鲁藏布江黑斑原鮡繁殖生物学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对2004—2006年采集于雅鲁藏布江拉萨河的190尾黑斑原鮡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雄性最小性成熟(精巢Ⅳ期)个体体长141.7mm,体重45.2g,性体指数1.09%,雌性最小性成熟(卵巢Ⅳ期)个体体长146.8mm,体重66.7g性体指数11.52%,相应年龄均为5龄。初次性成熟年龄(L50):♂,170.1mm相应年龄为7龄;♀,150.2mm,相应年龄5龄。通过组织切片法和GSI的周年变化分析,繁殖时间集中在5—6月,每年繁殖一次,繁殖之后的6—8月卵巢从Ⅵ期回复到Ⅲ期,9月卵巢发育到Ⅳ期越冬。卵径频率分布显示,卵巢发育类型为分批同步型,卵巢中至少存在2批卵径,每年成熟一批卵并同时产出,产卵类型为完全同步产卵。卵黏性,成熟卵卵径在2.04—3.37mm之间,平均(2.83±0.16)mm。对19尾产卵前夕(体长为151.0—210.0mm)的标本进行统计,其绝对繁殖力范围在525—2058粒之间,平均为(1244±346)粒,相对繁殖力为(14.7±5.8)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直线正相关,表达式为F=13.624L-1187。
丁城志陈毅峰何德奎姚景龙陈锋
关键词:黑斑原鮡繁殖生物学
THE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THE SCHIZOTHORACINE FISHES
何德奎
关键词:裂腹鱼亚科分子系统发育青藏高原
一种用于水上野外考察的无人机安全起落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水上野外考察的无人机安全起落装置,其包括:壳体,围合形成容纳腔;夹持组件,包括夹持结构和连接结构;夹持结构设置于壳体外,用于夹持或释放无人机;连接结构与夹持结构连接,连接结构的一部分设置于容纳腔,连接结...
周昊杰寇章兵郝玉江唐斌张长群何德奎张皓博戈潘缘元王克雄王丁
金沙江流域鱼类的系统保护规划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在全面整理和收集金沙江流域214种和亚种鱼类的分布及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系统保护规划的方法,对流域内的鱼类保护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确定了物种分布的范围。对分布较广的种类,通过物种分布模型,结合气候、河流景观、土地利用、土壤等环境因子,预测物种在全流域内分布区;对其余鱼类则直接使用采样点作为分布区。其次,采用系统保护规划软件,规划了流域内保护区网络。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根据鱼类运动能力、分布广度和保护级别,设定了不同的保护目标,并对现有保护区的保护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模型的最优解选择了486个单元共47950 km^2,占所有规划单元数量的7.7%。而被现有湿地相关保护区保护的规划单元仅包含了127种鱼类,占流域鱼类总数的59.3%,且其中109种仍需增加保护面积,说明现有保护区不足以保护流域内的鱼类;在现有基础上,保护区保护的规划单元面积至少需增加55.9%才能达成所设定的保护目标。
孙赫英隋晓云何德奎李雪晴陈毅峰
关键词:金沙江流域MAXENTMARXAN鱼类多样性
昂孜错河-湖系统高原鳅的形态和遗传差异
冯秀何德奎贾银涛梁阳阳陈毅峰
雅鲁藏布江下游鮡科鱼类分类整理及三新种和中国一新记录种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1974、2019—2023年间采自雅鲁藏布江下游(我国实际控制区内,下同)的403尾鮡科鱼类标本进行分类整理。标本检视结果及结合历史记录表明,雅鲁藏布江下游共分布有鮡科鱼类6属10种,即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aculatum(Regan 1905)、穴形纹胸鮡Glyptothorax cavia(Hamilton1822)、墨脱纹胸鮡G.medogensis Chen&He sp.nov.、疑似细体纹胸鮡G.cf.gracilis(Günther 1864)、稀有纹胸鮡G.rara Chen&He sp.nov.、西仁褶鮡Pseudecheneis sirenica Vishwanath&Darshan 2007、扁头异鮡Creteuchiloglanis kamengensis(Jayaram 1966)、细尾鰋Exostoma tenuicaudatum Tamang,Sinha&Gurumayun2015、西藏鰋E.tibetanum Gong,Lin,Liu&Liu 2018和无斑平唇鮡Parachiloglanis immaculata Chen&He sp.nov.。新种墨脱纹胸鮡是安氏纹胸鮡G.annandalei Hora 1923种名的修订,其偶鳍具羽状皮褶,项背骨前突与上枕骨棘相离,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缘垂直下方之后,腹鳍末端远离臀鳍起点,更细的尾柄,以及更长的头长等联合特征区别于同属其他物种。新种稀有纹胸鮡其偶鳍腹面光滑,无羽状皮褶;胸部吸着器心形,皮纹向前延伸至咽部,附着器后缘中部微陷、开放,皮纹不明显;臀鳍不分枝鳍条11根;项背骨前突与上枕骨棘间隔距离远;上颌须延伸超过胸鳍基末端,达胸鳍长的1/2处,其长为头长的134.2%等特征区别于同属其他种。新种无斑平唇鮡是霍氏平唇鮡P.hodgarti(Hora 1923)种名修订,其上颌齿带两侧向后延伸,内侧内凹,呈弯月形,横向宽约为纵向深的2倍;下颌齿带前缘和后缘中部微凹,左右两块紧靠,无明显间隔;鳃孔下角限于胸鳍基前1/3处;脂鳍末端游离,与尾鳍起点有一缺刻;胸鳍分枝鳍条16—17根;尾鳍末端明显内凹;侧线明显,侧线孔周围具白色稀疏圆点,体表和各鳍无明显的斑纹等特征有别于同属其他物种。穴形纹胸鮡为我国新记录种。西仁褶鮡为黄斑褶鮡P.sulcata(McClelland 1
陈咏霞谭慧敏林鹏程张驰王琳何德奎
关键词:鮡科系统发育
台湾海峡两岸生物地理学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
2006年
对生物地理学的内涵、研究领域以及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认为近期海峡两岸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目标应当集中在:末次冰期以来的海陆变迁对海峡两岸生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海峡两岸现代动植物区系的渊源、台湾最后与大陆保持陆地连接的时间与范围、东亚岛弧对台湾生物分布格局的影响以及海峡两岸生物的物种分化与生态适应性五个方面。同时认为海峡两岸现代生物分布格局关系的一种历史生物地理学解释,应当是一个在末次冰期期间存在于长江以南的大区系片断化后对海峡两岸各自不同环境适应的结果。
陈毅峰陈宜瑜何德奎隋晓云
关键词:历史生物地理学动植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