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肾病
  • 3篇肾小球
  • 3篇中医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肾衰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肾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综合征
  • 2篇慢性肾衰
  • 2篇慢性肾小球
  • 2篇慢性肾小球肾...
  • 2篇活血
  • 2篇降脂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机构

  • 11篇黑龙江省中医...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作者

  • 11篇伊世华
  • 5篇王新伟
  • 5篇巩昭勇
  • 3篇隋淑梅
  • 3篇薛丕良
  • 3篇李丽琦
  • 1篇郭秀芝
  • 1篇王冰
  • 1篇蒋鹏娜
  • 1篇杜哲
  • 1篇程广红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中医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脾肾气虚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开展分析研究.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对脾肾气虚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279例使用西医治疗,后者281例使用西医和中医益气补肾汤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有75.1%的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有63.4%的患者治疗有效,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种症状评分均要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中医益气补肾汤治疗的效果突出,患者的脾肾气虚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临床中使用安全可靠,应该推广使用.
巩昭勇王新伟伊世华黄芳
关键词:中医益气补肾汤
消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2例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消肝降脂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消肝降脂方口服,对照组给服肝乐片,均以1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高于对照组之86.67%;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消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郭秀芝王冰伊世华
关键词:脂肪肝中西医结合治疗
蒲参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临床四大特征之一,可直接间接对肾脏造成损害、也是促进肾小球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同时还可导致心血管疾病。降脂治疗NS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控制NS的高血脂是有利于肾病缓解,动物实验表明:蒲参胶囊具有降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观察蒲参胶囊治疗NS中的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2011年1月-2012年5月我们应用蒲参胶囊治疗NS中的高脂血症60例,现报道如下。
隋淑梅王新伟李丽琦巩昭勇薛丕良蒋鹏娜伊世华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蒲参胶囊降脂治疗疗效观察独立危险因子
活血益肾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及对血脂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观察活血益肾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及对血脂水平和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应用氯沙坦钾治疗,研究组64例应用活血益肾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三酯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诱素1(LKN-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益肾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同时能明显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巩昭勇黄芳薛丕良伊世华李丽琦
关键词:活血益肾汤氯沙坦钾慢性肾小球肾炎血脂炎症反应
肾康降酸颗粒治疗尿酸性肾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肾康降酸颗粒降血尿酸、降血脂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方法:以别嘌呤醇为对照药,观察肾康降酸颗粒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尿酸、尿蛋白、肾功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血尿酸、24h尿蛋白、BUN、Scr、TC...
隋淑梅杜哲伊世华
关键词:尿酸性肾病动物实验中医药
文献传递
参苓保肾汤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血浆及下丘脑LePtin水平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参苓保肾汤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大鼠的营养状态的改善作用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肾切除大鼠配合低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将符合CRF营养不良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苓保肾汤组和开同组。用药4周后观察摄食量及体重变化,检测尿素氮、肌酐、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前蛋白及血浆、下丘脑LePtin含量。结果:CRF大鼠在术后8周出现营养不良,与模型组比较,参苓保肾汤组大鼠摄食量、体重显著增高,肾功能明显改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参苓保肾汤可降低血浆、下丘脑LePtin水平。结论:参苓保肾汤可改善CRF营养不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下丘脑LePtin水平从而促进CRF营养不良大鼠摄食,增加体重。
王新伟程广红伊世华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自拟肾综活血汤治疗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病综合征22例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肾综活血汤自拟方治疗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0~55岁,两组给予相同的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抗凝、降脂、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支持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加服肾综活血汤,连续12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凝血酶原时间(P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血浆白蛋白(ALB)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均有非常明显的下降(P<0.01),两组血压达标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比较,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肾综活血汤观察组的尿蛋白下降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AL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TG和CHOL比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非常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PT比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T有非常明显升高(P<0.01)。结论:肾综活血汤辅助治疗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病综合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对保护肾功能、控制蛋白尿、改善肾脏血流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王新伟伊世华
关键词:肾病综合症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康降酸颗粒对痛风性肾病患者GAL/NAG及XOD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康降酸颗粒治疗脾肾两虚、湿浊血瘀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63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肾康降酸颗粒剂,...
伊世华
关键词:痛风性肾病
文献传递
糖尿病肾病(Ⅳ、Ⅴ期)中医证候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糖尿病肾病(Ⅳ、Ⅴ期)中医证候,准确判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证候并对症诊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某院内分泌科、肾病及保健科住院患者共100例进行实验研究,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患者的病因病机,深化患者病症与证候之间的关系,有效提升糖尿病肾病(Ⅳ、Ⅴ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化、客观化,同时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防治提供积极借鉴意义。结果:所选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IV期62例,占62%,V期38例,占38%;IV期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包括全身浮肿、大便干、小便黄且量多、口干口黏、口渴多饮、肢体麻木、神疲乏力以及少气懒言等,中医证型包括气虚、血虚以及阴阳两虚等虚证,实证包括血瘀、痰浊及水湿证;V期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肢体麻木、畏寒肢冷、口干、面足浮肿及神疲乏力,中医证候主要包括气虚、阴虚、血瘀等,且血瘀证明显增加。结论:中医证候能够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之一,确保中医证候分型的标准化、客观化能够为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积极借鉴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巩昭勇王新伟黄芳伊世华
关键词:中医证候
活血化瘀消癥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7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降血糖治疗。治疗组口服活血化瘀消癥通络胶囊,口服4粒/次,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苯那普利,口服10mg/次,每日1次。治疗12个月,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R、血β2-MG、尿β2-MG、尿α1-MG、FIB、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FIB、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血化瘀消癥通络中药治疗DN,在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和高凝状态方面明显优于苯那普利。
巩昭勇李丽琦黄芳薛丕良伊世华
关键词:活血化瘀剂贝那普利糖尿病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