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丹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高校工科专业教师文化素养培育和提升对策研究
- 2017年
- "文化"是高校竞争的软实力,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承担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因而提升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以及整个学校文化品位的根本和基础。通过调研、访谈等形式了解到工科教师文化素养现状,提出工科教师文化素养培育和提升的对策。
- 任思丹项淑芳
- 关键词:高校
- 萨提亚家庭治疗在高校“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学困生"已日益成为高校中引人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帮扶工作,本文在"学困生"转化中引入萨提亚家庭治疗理念,从系统观、家庭观、人性观三个角度分析了适用性,并通过一则帮扶案例,来探索萨提亚家庭治疗在高校"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从而对工作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
- 任思丹
- 关键词:高校学困生
- 大类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初探-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是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延伸和补充,又有所不同.本文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为例,探讨大类培养模式下二级心理辅导站的现状与问题、职责定位和建设模式,以期为辅导站的后续建设提供参考.
- 任思丹
- 关键词:高校
- 新时代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提升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 2022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科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要历史使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生力军。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新要求,其路径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当前综合性大学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外部环境不利、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开展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在教育模式上向着以政治引领为核心、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出口导向为着力点等三个方向迭代升级,在教育路径上要注重用好理论和实践、内容和载体、线上和线下、隐性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钥匙,在教育机制上要发挥好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新时代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提升。
- 任思丹
- 关键词: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