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手术
  • 3篇膀胱
  • 2篇血尿
  • 2篇上尿路
  • 2篇肾盂
  • 2篇输尿管
  • 2篇尿道
  • 2篇尿管
  • 2篇前列腺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纤维瘤
  • 2篇纤维瘤病
  • 2篇泌尿
  • 2篇结石
  • 2篇抗原
  • 2篇腹膜
  • 2篇腹膜后
  • 2篇腹腔

机构

  • 16篇长江大学附属...

作者

  • 16篇代海涛
  • 10篇刘远华
  • 9篇郑江
  • 8篇刘昌茂
  • 6篇夏安
  • 4篇刘云飞
  • 3篇陈益
  • 2篇呙林杰
  • 2篇熊鹰
  • 1篇赵会传
  • 1篇夏瑞
  • 1篇毛庆军
  • 1篇龚璇

传媒

  • 4篇现代泌尿生殖...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七次中国中...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膜后纤维瘤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瘤病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腹膜后纤维瘤病侵袭输尿管致严重血尿的诊治,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术中发现腹膜后右侧输尿管末端有一直径6cm实性肿瘤,固定于盆壁,与髂外动静脉致密粘连,包裹右侧输尿管末端,上段输尿管扩张。行肿瘤大部切除术+输尿管再植术,切除肿瘤大部分为肌瘤样组织,中间坏死形成囊腔,与输尿管相通;术中快速冰冻片报告梭形细胞肿瘤,良恶性待定;术后病理报告为腹膜后纤维瘤病,免疫组化:CD34(-)、CD117(-)、Dog-1(-)、SMAS-100(-)、Vimentin(+)、Desmin(-)、NSE(-)。结论:腹膜后纤维瘤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可以因发生位置不同而以不同临床症状就诊,提高对这一肿瘤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
代海涛刘昌茂夏安熊鹰呙林杰刘远华郑江陈益
关键词:纤维瘤病腹膜后免疫组化
Manujet 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Manujet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急诊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40例,分为保留自主呼吸组(S组)和Manujet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行手控喷射通气组(M组),每组20例。记录放置支气管镜前(T0)、进镜即刻(T1)、进镜5min后(T2)的HR、SpO2和两组进镜满意度、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S组在T1时HR升高(P<0.05),而在M组其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置镜满意度优于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anujetⅢ手控喷射通气装置可以安全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不良反应少,手术满意度更高。
陈益龚璇毛庆军夏瑞代海涛
关键词:小儿气管异物
辅助闭孔神经阻滞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被引量:1
2020年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重要的诊断方法,同时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经典手术方法是膀胱肿瘤电切除,此手术方式有诱发闭孔反射可能,特别是侧壁肿瘤电切过程中强烈的闭孔反射可以导致膀胱穿孔[2-3];另外普通电切存在出血、电切深度不易掌控、标本碎片化不利于病理分期等弊端。我们从2016年受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启发,开始尝试做等离子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对于膀胱侧壁肿瘤,辅助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最终发现此手术方法安全有效。现报告如下。
代海涛唐喆赵会传彭昌伟刘远华张忠王忠禹刘昌茂郑江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穿孔膀胱肿瘤闭孔神经阻滞经典手术
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在PKR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BPH患者行PKRP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术前、术后24h及术后1、2、6个月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水平,并计算f/tPSA比值,随访比较分析手术前后PSA变化差异。结果:术后24h患者血清t-PSA值平均为(15.5±7.6)ng/mL,明显高于术前患者血清t-PSA值(6.2±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清t-PSA值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2个月降至最低,随后血清t-PSA趋于稳定;血清f/tPSA比值术前术后任何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可显著降低BPH患者血清中的PSA,术后2个月PSA稳定至最低水平;与血清中的t-PSA和f-PSA水平相比,血清f/tPSA比值是PKRP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的一个更可靠指标。
刘云飞郑江刘昌茂夏安代海涛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离子体双极电切
核基质蛋白22及尿膀胱癌抗原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22(NMP22)及尿膀胱癌抗原(UBC)的检测用于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6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25例,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尿NMP22及UBC。膀胱镜检查前取尿样分别进行NMP22、UBC和脱落细胞学检测,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价值。结果以大于正常对照组尿液NMP22水平上限10U/ml为NMP22阳性界值,以12μg/L为UBC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界值时,NMP22和UBC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8.3%和86.7%,与脱落细胞学(4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种方法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0.0%、84.0%和92.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4%、92.9%和9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1%、72.4%和38.9%。结论尿NMP22和UBC检测技术简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肿瘤标记物。
刘云飞郑江刘昌茂夏安代海涛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核基质蛋白22细胞角蛋白尿膀胱癌抗原
伴前列腺炎的不育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刘云飞郑江刘昌茂夏安代海涛
关键词:前列腺炎不育症精液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六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结论:腹腔镜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该术式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术式将成为治疗...
郑江刘云飞刘昌茂夏安代海涛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全切除术腹腔镜
文献传递
完全性重复肾合并同侧肾盂癌、输尿管囊肿病例报告被引量:1
2023年
重复肾是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常合并异位输尿管末端囊肿、上位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等。完全性重复肾畸形合并同侧肾盂癌及异位输尿管末端囊肿临床少见。我科收治了1例完全性重复肾合并同侧肾盂癌及异位输尿管末端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男,71岁,因“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年余”入院。第1次入院查CTU: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上位肾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全段扩张,左侧输尿管末端囊肿(图1)。
张忠代海涛马沛莉刘远华王忠禹彭昌伟郭培超
关键词:肾盂癌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囊肿重复肾病例报告输尿管重复畸形
膀胱原发性副神经节瘤6例诊治分析
2025年
膀胱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of urinary bladder,PUB)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膀胱肌层交感神经的嗜铬组织[1]。它在所有膀胱肿瘤中占比约0.06%,在副神经节瘤中占比约6%,在泌尿生殖系统副神经节瘤中占比约79.2%[2-3]。目前,对于PUB的诊治尚无统一标准,为了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并降低手术风险,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0月至2023年05月收治的6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阐释该病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和病理特征。
张忠代海涛刘远华马沛莉彭昌伟郭培超胡振兴
关键词:副神经节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泌尿生殖系统手术风险病理特征交感神经
尿路梗阻后自发性肾周尿外渗23例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尿路梗阻后自发性肾周尿外渗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0年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3例尿路梗阻后自发性肾周尿外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尿路梗阻后自发性肾周尿外渗的诊治要点。结果23例尿路梗阻后自发性肾周尿外渗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3.4岁,均通过B超、计算机断层扫描尿路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检查确诊。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直接行输尿管镜碎石术,4例患者先行输尿管逆行置管、13例患者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之后均根据病情行二期手术治疗。3例肿瘤转移患者均首选输尿管逆行置管,2例成功,1例失败改行B超定位下肾穿刺造瘘引流术。结论尿路梗阻后自发性肾周尿外渗行尿路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可先采用输尿管逆行置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再行二期手术治疗尿路梗阻原发病。
马沛莉代海涛张忠刘远华郭培超胡振兴彭昌伟
关键词:尿路梗阻自发性尿外渗上尿路结石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