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智
- 作品数:48 被引量:43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集体聚餐相关食品安全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与应用
- 唐振柱赵鹏刘展华姚雪婷付志智钟延旭谢艺红蒙浩洋蒋玉艳陈兴乐
- 该项目来源于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项资助,合同编号为“桂食药科[2015]009号”。主要技术原理是应用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和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技术,依据国家GB5009系列食品理化检验...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品安全流行病学病原微生物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5-2008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突发事件706起,发病25 791例,死亡153例;其中传染病事件475起(67.28%),发病20 600例,死亡50例,病死率0.24%。事件起数呈上升态势;南宁、河池、百色等市报告事件高于其他城市。事件主要发生在3-6月份。以学校学生为主的事件居多,共478起(占事件总数67.70%),发病19 833例,死亡28例。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上升趋势,重点在学校及农村地区的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 莫建军周艳付志智龚健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 广西2006—2009年水痘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广西水痘疫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对2006—2009年广西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4年广西省共报告水痘14861例,年均发病率为7.84/10万,暴发疫情170起。1、4、5、6、11和12月发病较重,6个月的病例数占全年的74.07%;男女性别比为1.46,主要集中在3~10岁儿童,占79.51%,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96.04%。暴发疫情主要以小学为主。结论水痘已严重影响了学生和儿童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值得关注。
- 付志智
- 关键词:水痘疫情流行病学
- 三种时间序列模型探讨1989~2012广西肺结核发病趋势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肺结核发病趋势的可行性,评价模型的拟合度,为制定肺结核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1989~2009年肺结核疫情报告数据,分别采用曲线回归法、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模拟肺结核疫情的动态轨迹,比较三种方法的拟合精度,评价拟合及外推效果。结果 1989~2007年广西肺结核发病率逐年增高,2007年后逐渐降低。其变动轨迹,以ARIMA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度R2=0.84),三种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外展预测能力。结论 ARIMA模型适用于拟合类似肺结核发病率的动态趋势,在传染病疫情预测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潘姣姣董柏青吕炜付志智
- 关键词:肺结核时间序列
- 广西2010年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回顾性调查
- 目的:广西2010年手足口病(HFMD)死亡出现历史性高峰。本文对这年HFMD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探寻存在问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减少HFMD死亡的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HF...
- 龚健吴秀玲付志智麦浩潘定权邓革红雷芝樱
- 关键词: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回顾性调查
- 广西2004——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近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2004—2012年广西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资料,病例诊断依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广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81.82/10万升至2012年的127.64/10万,年龄高峰在20~34岁,男女之比为2.24∶1,以农民为主(57.35%)。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比重最大(74.62%~82.38%),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上升了43.57%(67.41/10万至96.78/10万),年龄高峰在25~29岁,发病率在<20岁人群逐年下降,在20~24岁相对稳定,在≥25岁人群逐年上升,有地区差异。丙型肝炎发病率2012年比2004年上升了4.17倍(4.22/10万至21.81/10万),年龄高峰分别在0岁、25~34岁、≥80岁,在≥15岁人群逐年上升,存在城乡差异。戊型肝炎发病率上升了8.1倍(0.30/10万至2.73/10万),年龄高峰波动于60~84岁,时间高峰在3月,存在城乡差异。甲型肝炎发病明显下降(4.56/10万至1.56/10万),但学校时有暴发疫情,年龄高峰受学校暴发疫情影响而呈现双峰(7~19岁和≥50岁)或单峰(>60岁),有季节性,高峰在5月,有地区差异。结论 2004—2012年广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乙型肝炎的免疫策略成效显著但仍应是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甲型肝炎防控需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发病率持续大幅上升,城区高于农村,值得进一步研究。
- 侯路琦龚健付志智吴秀玲邓革红李荣成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
- 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对全球人类健康的贡献被引量:7
- 2019年
- 近70年来,中国传染病同全球传染病一样,都经历有传染病暴发、流行、散发、消除等不同阶段的非凡过程,从甲类传染病的猖狂肆虐到有效控制,甚至消除;从乙类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在较低流行水平,甚至几乎达到消除目标;从丙类传染病的大规模暴发到较低水平的流行,无不显示出中国传染病流行对全球传染病控制策略的重大贡献与深刻影响。
- 董柏青尤剑鹏林玫付志智李海宫晨
-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控制发病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痘接种术传染病报告免疫接种率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评估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实际发病情况及报告质量,以便制定有效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疫情网络直报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我们于2011年11月份对全区7个市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抽查,结果分析如下。
- 吴秀玲付志智邓革红周健宇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 广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广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3月23日广西报告的252例境内COVID-19确诊病例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暴露史和聚集性疫情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主要集中在20~59岁人群(占74.2%),临床严重程度以普通型为主(占75.0%),发病高峰在1月19日至2月1日(占67.1%)。疫情波及13个市57个县(市、区),以输入病例为主(占61.1%)。累计报告50起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性为主(占88.0%),本地病例主要为家庭聚集感染(占本地总病例数的74.5%)。结论广西COVID-19疫情前期以输入病例为主,后期以本地病例为主,家庭聚集性明显,广西前期防控措施成效显现。但随着复工复产复运复学人员流动增加,以及疫情全球传播,应加强特殊机构和社区防控以及高危地区输入人员管控。
- 任美璇谭毅黄君刘银品张超李永红莫建军曾竣陈敏玫周树武何为涛付志智林玫
- 依托合法个体诊所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可行性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如何发挥合法个体医生在社区性病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其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能力。方法对合法个体医生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干预技巧培训,让其在社区进行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对其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18个月的项目工作,26家个体诊所共发放安全套13390只,宣传资料17736份(册);转诊性病病人543例,转诊化验病人16例,报告性病病情17例;个体医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由培训前平均59.8分提高到评估时82分。结论合法个体医生是社区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不可忽视的一支队伍,措施可行,防治效果显著。
- 付志智黄培勇廖燕珍韦昌庭
- 关键词:个体医生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