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必双
作品数:
3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法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更多>>
合作作者
黎国梁
苏州大学法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政治法律
主题
1篇
责任竞合
1篇
诈骗
1篇
诈骗罪
1篇
债权
1篇
直接故意
1篇
司法
1篇
司法腐败
1篇
侵害
1篇
侵害债权
1篇
主观
1篇
主观故意
1篇
主观特征
1篇
立法法
1篇
履约
1篇
履约行为
1篇
民事
1篇
民事责任
1篇
民事责任竞合
1篇
解释权
1篇
竞合
机构
3篇
苏州大学
作者
3篇
付必双
1篇
黎国梁
传媒
1篇
阜阳师范学院...
1篇
衡水师专学报
年份
2篇
2004
1篇
200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法官法律解释权的合理性
被引量:4
2004年
法律解释权是法官的天然权力,具有必然性;法官解释法律有利于法律的完善,同时也是最终实现司法独立的必要条件和上诉制度合理存在的前提;我国法律应明确授予法官以法律解释权。
黎国梁
付必双
关键词:
法官
法律解释权
《立法法》
司法腐败
试析合同诈骗罪的主观特征
2003年
"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主体不仅想非法取得对他人财物的实际控制,而且还欲对该财物进行自由支配。合同诈骗罪主观故意的内容包括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和无履行合同的诚意,其形态只能是直接故意,不含间接故意。我们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履约能力,履约行为等因素来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付必双
关键词: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合同诈骗罪
主观故意
履约行为
加害给付研究
加害给付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课题,尤其是对加害给付的法律效果,学者们更是众说纷纭.中国对加害给付的立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运用实证分析、价值分析和比较研究等多种法学研究方法,对加害给付的起源、基本理论及法律效果作了深入探...
付必双
关键词:
加害给付
积极侵害债权
民事责任竞合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