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3871例妊娠期4项感染性疾病筛查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宝鸡市43871例妊娠期妇女HIV、HCV、HB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以了解本地区特殊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4项感染性疾病抗体IgM进行了筛查。结果:2007~2012年问HBsAg阳性率为3.96%~0.63%,呈下降趋势;梅毒阳性率波动在0.42%~0.57%间;HIV感染率在O.01%~O.02%;HCV为0.54%~0.23%。结论:结果显示2007~2012年间4项感染性疾病筛查阳性率检出平稳,为防止院内感染,防止经血传染病的发生,保护母婴健康,加强妊娠妇女4项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是必要的。
- 任雪侠成艳刘莹李月彦于青杨珍珍
- 关键词:输血妊娠期ELISA法
- 3090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2014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患儿病原血清学进行调查,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疑似HFMD患儿血清EV71Ig M、CA16Ig M、Echo Ig M,了解患儿病原血清学特征。结果:HFMD全年均有发病,4~11月为发病高峰期,致病以EV71为主,CA16检出率明显增高为18.75%(210/1120),呈双重或多重感染占21.96%(246/1120),以EV71Ig M阳性模式为主,且临床症状亦为重。结论:对疑似HFMD患儿应尽早检测血清抗体Ig M以明确病毒谱,利于临床诊治与防控。
- 杨珍珍王莉唐凯杜小云王文娟梁会娟于青刘郁明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宝鸡地区2007~2013年新生儿筛查高苯丙氨酸血症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宝鸡市2007年∽2013年间的204 868例新生儿筛查苯丙氨酸浓度测定,并对部分阳性患儿血、尿标本进行MS/MS、GS/MS分析,探讨我市PKU发病情况和发病率。方法采用ELI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多标记免疫分析法(DELFIA)检测血苯丙氨酸浓度。结果筛查出高苯丙氨酸血症71例,其中经典型PKU17例,轻度PKU22例,轻度HPA30例,BH4缺乏症2例,高HPA检出率为1/2885(71/204868),高出全国HPA发生率(1/11444),BH4缺乏症为2.82%。结论开展新生儿筛查是早期发现HPA的有效方法,对HPA患儿应进一步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四氢喋呤缺乏症,并进行及时治疗,避免残障儿的发生。
- 屈萍武雅俐成艳唐凯梁会娟杨珍珍于青刘郁明
-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苯丙酮尿症高苯丙氨酸血症MSMSGSMS
- 低苯丙氨酸饮食对苯丙酮尿症患儿微量元素及血清营养指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低苯丙氨酸饮食对苯丙酮尿症患儿微量元素及血清营养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40例苯丙酮尿症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该院各项检查正常的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在入院后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常饮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喂养行为、体格生长情况、微量元素及血清营养指标水平。结果病例组呕吐、湿疹、喂养困难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干预后单独给孩子做饭、不与大人同时进餐、抢大人食物占比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病例组干预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干预前后出生身长、出生体质量、6个月后身高、6个月后体质量,以及病例组与对照组出生身长、出生体质量、6个月后身高、6个月后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干预前钙、铁、锌、铜、镁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后,且病例组干预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干预前血红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总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后,且病例组干预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苯丙氨酸饮食对苯丙酮尿症患儿微量元素及营养状况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可维持患儿正常的体格发育。
- 于青屈萍马雯李雯杨珍珍刘敏王莎
- 关键词:低苯丙氨酸饮食苯丙酮尿症微量元素营养指标
- 宝鸡市渭滨区2007~2014年新生儿Tsh、Phe筛查结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宝鸡市渭滨区新生儿筛查结果,探讨当地苯丙酮尿症(PKU)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07年2月~2014年12月所采集辖区内71771例新生儿滤纸干血斑,由市筛查中心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干血斑中TSH和Phe浓度,分析PKU和CH检出情况。结果:8年间共检出CH患儿22人(男童7人女童15人),发病率为1:3262;PKU5人,发病率为1:14354。PKU各年份检出率差异显著。CH、PKU水平均高于全国及陕西省发病率。结论:为新生儿筛查疾病提供了本底资料,通过筛查可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因PKU、CH导致终生残疾,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 梁会娟于青唐凯屈萍成艳韩凯刘郁明周垚
-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
- 宝鸡市2011~2014年中孕期妇女血清筛查室间质量评价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11~2014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产前筛查项目室间质评结果,以了解该项目质控水平。方法:采用时间分辨法对7批70份AFP、Freeβ-HCG标本检测,评价按部颁评价标准。结果:70份标本测定值偏倚均在允许范围内,100%合格,评估结果均通过。结论:分析4年室内(间)质评工作,与部颁评估标准和先进省区实验室仍有差距,有待改进提高,分析结果对科室整体质控工作及科学管理的提高具有指导价值。
- 于青赵锁林唐凯成艳张娟玲韩凯权秋宁刘郁明
- 关键词:产前筛查
- 新生儿足跟血TSH初筛阳性的危险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分娩的56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TSH阳性患儿纳入TSH阳性组,TSH阴性患儿纳入健康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分娩时间、出生体质量)及母体临床特征[有无妊娠期贫血、血红蛋白水平、有无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FBG)水平、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和TSH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新生儿足跟血TSH初筛阳性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母体TSH、FT_(3)、FT_(4)对新生儿足跟血TSH初筛阳性的诊断效能。结果TSH初筛结果显示,足跟血TSH初筛阳性共17例(TSH阳性组),另选100例足跟血TSH初筛阴性新生儿为健康组。两组性别、胎龄、分娩时间、母体妊娠期贫血比例、母体血红蛋白水平、母体妊娠期糖尿病比例、母体FBG水平、母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阳性组低体质量新生儿比例、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比例、母体TSH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母体FT_(3)、母体FT_(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低体质量、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母体TSH水平升高、母体FT_(3)水平降低、母体FT_(4)水平降低是新生儿足跟血TSH初筛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母体TSH、FT_(3)、FT_(4)诊断新生儿足跟血TSH初筛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0.718、0.661。结论出生低体质量、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母体TSH水平升高、母体FT_(3)水平降低、母体FT_(4)水平降低是新生儿足跟血TSH初筛阳性的危险因素,在筛查时需给予更多关注。
- 杜小云屈萍于青权秋宁
-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
- 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清AFP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清甲胎蛋白(AFP)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引产或分娩的50例胎儿神经管畸形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50例胎儿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及血清AFP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AF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MTHFR C677T基因CT基因型+TT基因型、MTHFR A1298C基因AC基因型+CC基因型比例及血清AF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THFR C677T基因CT基因型+TT基因型产妇血清AFP水平高于CC基因型,MTHFR A1298C基因AC基因型+CC基因型产妇血清AFP水平高于AA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HFR C677T基因CT基因型+TT基因型、MTHFR A1298C基因AC基因型+CC基因型是发生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THFR C677T基因、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及血清AFP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有关,在预测胎儿神经管畸形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 权秋宁屈萍罗少龙杜小云李雯于青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甲胎蛋白胎儿神经管畸形
- DNA无创产前检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高危孕妇胎儿 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DNA无创产前检测(NIP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在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5862例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NIPT、彩超检查,以羊水穿刺结果或分娩结局作为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比较NIPT、彩超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对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效能。结果5862例高危孕妇中共检出16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85%。16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161例,构成比为96.41%;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构成比为3.59%。彩超检查共诊断出119例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经一致性分析,彩超检查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0.713,特异度为0.884,准确率为87.96%,Kappa=0.215,P<0.05。NIPT共诊断出133例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经一致性分析,NIPT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0.796,特异度为0.945,准确率为94.05%,Kappa=0.408,P<0.05。彩超检查联合NIPT共诊断出158例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经一致性分析,二者联合检查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0.946,特异度为0.986,准确率为98.50%,Kappa=0.775,P<0.05。结论NIPT与彩超检查用于筛查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均具有一定价值,二者联合检查可获得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能有效降低漏诊及误诊风险。
- 成艳马雯权秋宁于青杜小云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
-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301例新生儿,新生儿出生48 h~7 d内采集足底血制作血斑样本,采用HPLC-MS/MS技术对样本中多种氨基酸代谢、有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进行筛查,初筛阳性结果患儿召回复查并做进一步诊断。结果301例筛查样本中初筛可疑阳性21例(0.70%),召回20例进行复查,最终进行基因诊断确诊3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中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1例精氨酸血症,1例瓜氨酸血症。结论HPLC-MS/MS技术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具有高效、准确、快速等优势,本地可能是此病的高发地区,大力推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本地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有重大意义。
- 于青罗少龙屈萍贾雨薇韩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