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荣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Si_3N_4复合陶瓷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断裂机制被引量:2
- 2000年
- 使用AEM和HREM研究了添加纳米SiC颗粒和同时添加纳米SiC颗粒及SiC晶须的两种Si3N4 复合陶瓷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 ,部分SiC颗粒分布在Si3N4 晶内 ,SiC晶须分布在Si3N4 晶粒之间 ,SiC颗粒和晶须与Si3N4 界面之间不存在第二相组织 ,非晶组织大多分布在Si3N4 三叉晶界。断裂裂纹主要沿晶界和相界面扩展 ,也可能穿过少数Si3N4 晶粒。当裂纹扩展遇到SiC颗粒和 /或SiC晶须时 ,会发生转弯 ,产生分枝裂纹或微裂纹并在Si3N4 晶内和Si3N4 晶粒的断裂表面引起晶格畸变 ,这降低了裂纹扩展能量 。
- 王瑞坤孙丽虹马通达朱其芳吴波于荣董利民
- 金属间化合物的界面与形变结构
- 贺连龙叶恒强于荣周龙光孟祥敏
- 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在纳米、原子尺度研究TiAi、NiAi晶界、相界的原子结构,在形变、蠕变过程中的界面结构演变。发现TiAi大角度晶界(对称和非对称)的原子结构可以通过结构单元组合来描述;开创了形变...
- 关键词:
-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 Ti_3SiC_2与TiAl的显微结构与电子结构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06年
- 现代高分辨电镜和高空间分辨分析电镜,使我们可以在纳米和原子尺度研究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微区成份,从而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解.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材料学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冲击着材料研究的模式.对显微结构的研究也是如此.材料的微结构,作为组成材料的大量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本质上是由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即化学键决定的.借助第一原理总能与电子结构计算可给出原子间成键的详尽的信息,它在显微结构及其演变的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将先进电子显微术与计算材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从纳米、原子尺度到电子尺度等多个层次对钛基金属间化合物和陶瓷(Ti3SiC2,TiC,TiAl)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 于荣贺连龙叶恒强
-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显微结构电子结构电子显微学第一原理计算
- TiAl-W-Si合金中的偏析与析出相的分析电子显微术研究
- 用高空间分辨分析电子显微术研究了TiAl-W-Si合金中B2相的析出行为和元素W的分布.结果表明,α<,2>/γ相界面台阶由于W的富集而成为B2析出相的择尤形核位置.B2相中,高达三分之一的Al原子被W原子置换,而在γ相...
- 于荣贺连龙程志英朱静叶恒强
- 关键词:TIAL合金析出相偏析钛合金
- 文献传递
- Ti<,3>SiC<,2>与TiAl的显微结构与电子结构研究
- 具体工作分以下两个方面:一、以Ti<,3>SiC<,2>作为新型三元层状化合物的模型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显微结构.(1)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术与像模拟,发现Ti<,3>SiC<,2>有两种多型体,α-T...
- 于荣
-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显微结构电子结构电子显微学
- 文献传递
- 外延La2/3Sr1/3MnO3薄膜和Ag掺杂的La2/3Sr1/3MnO3薄膜的显微结构研究
- 对La<,2/3>Sr<,1/3>MnO<,3>和Ag掺杂的La<,2/3>Sr<,1/3>MnO<,3>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TEM,HREM及EDS分析.两种薄膜均厚度均匀,界面明锐.掺杂的Ag原子不能替代进入LSMO晶...
- 贺连龙詹倩于荣李斗星
- 关键词:磁性能显微结构
- 文献传递
- Ti-Al合金相结构与界面特性的电子显微分析及原子尺度计算模拟
- 2002年
- 对材料的相结构及缺陷的原子排布观察已在几何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到物理本质,如相结构的稳定性及界面原子弛豫等.本文以比重轻、强度高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中的Ti2Al相及晶界结构为例,说明原子像观察与原子尺度的计算模拟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结构信息.
- 贺连龙周龙光于荣叶恒强
- 关键词:TIAL金属间化合物
- 低辐射薄膜TiO_2-Ag-TiO_2-SiO的纳米尺度显微结构被引量:26
- 2001年
- 成功地制备了 TiO2-Ag-TiO2-SiO超薄多层膜的截面样品,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 TEM, HREM及纳米束 EDS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各层厚度均匀,界面明锐、光滑 Ag层由纳米晶组成,而 TiO2和 SiO层为非晶 Ag在膜层中没有扩散或聚团。
- 詹倩于荣贺连龙李斗星郭晓楠
- 关键词:微观结构HREM
- 抗蠕变金属间化合物TiAl-W-Si中的析出相
- 在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的TiAl基合金步入实用化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其蠕变抗力逐渐成为研究热点.TiAl-W-Si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最新设计发展起来的.由于W和Si都是提高合金蠕变性能最有效的合金元素,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高蠕变抗...
- 于荣
- 关键词:析出相金属间化合物元素偏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