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经瀛

作品数:39 被引量:34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X线
  • 7篇介入
  • 6篇肿瘤
  • 6篇穿刺
  • 5篇介入治疗
  • 5篇活检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4篇淋巴
  • 4篇CT表现
  • 4篇CT诊断
  • 3篇胆道
  • 3篇血管
  • 3篇术前
  • 3篇栓塞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老年
  • 3篇恶性
  • 3篇肺穿刺

机构

  • 38篇北京医院
  • 2篇卫生部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绥化市第一医...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作者

  • 38篇于经瀛
  • 12篇邓晓涛
  • 11篇张永春
  • 10篇周诚
  • 10篇潘纪戍
  • 5篇顾占军
  • 5篇陈敏
  • 4篇谷涛
  • 4篇陈起航
  • 4篇刘甫庚
  • 3篇吴国庚
  • 3篇陈涓
  • 3篇郭锬
  • 3篇韩京芬
  • 3篇潘纪戌
  • 2篇李威
  • 2篇叶国栋
  • 2篇许贤豪
  • 2篇李惠章
  • 2篇韦嘉瑚

传媒

  • 10篇中华老年医学...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平板探测器断层融合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随着CT、MR的广泛应用,二维、三维、四维重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X线断层摄影技术逐渐被淘汰。年轻一代的放射诊断医生基本不了解断层技术和临床上的应用,以往依靠断层进行诊断的高年医生也已淡忘了该项技术。近年由于平板探测...
于经瀛顾占军周诚
关键词:平板探测器
胆道肿瘤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了胆道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和临床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细针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法,再植入金属支架,减黄之后,进行放射治疗和化疗。结果:42例置入金属内支架患者在1- 3周后,总胆红素平均下降130umol/L 间...
张永春于经瀛邓晓涛韩京芬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内支架置入放疗
文献传递
成人重症肌无力中胸腺淋巴样滤泡性增生的CT表现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认识成人重症肌无力(MG)中胸腺淋巴样滤泡性增生的CT表现。方法复习13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胸腺淋巴样滤泡性增生的MG患者胸腺区的CT表现,并与165例正常人作了比较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病例组中有31例胸腺增大、5例直径<3 cm的结节,共36例(26.9%)可在CT上确诊;9例(6.7%)呈形态正常但未增大的软组织密度胸腺、2例(1.5%)有>3 cm的肿块被认为该病的可能性很大;其余病例在胸腺区内都有密集度不一的斑点、索条影;无一例胸腺区完全为脂肪取代。上述表现除斑片、索条影外,其余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是在成人MG病例中诊断胸腺淋巴样滤泡性增生的重要方法。
刘甫庚韦嘉瑚潘纪戍周诚陈起航于经瀛吴国庚许贤豪
关键词: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
肝癌介入治疗中肝动脉狭窄闭塞及肝外侧支血管对肝癌供血的分析被引量:33
2001年
目的 探讨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肝动脉狭窄闭塞后肝外侧支血管的形成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观察和统计 787例肝癌血管造影中见到的 3 7例肝动脉狭窄闭塞者肝外侧支血管的部位及其发生率。结果 右膈下动脉和胃左动脉是形成肝外侧支的主要血管 ,分别占 40 .5 %、2 9.7% ,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分别占 8%、5 .4%、8%。肝右叶 7、8段肿瘤侧支血供主要来自右膈下动脉 ,5、6段肿瘤主要来自胆总管周围动脉 ,肝左叶肿瘤侧支血供主要来自胃左动脉。引起肝动脉狭窄闭塞的主要原因为重复导管化疗和操作不当。结论 肝动脉狭窄闭塞后肝外侧支血管成为肝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了解侧支血管发生的部位及其发生率对肝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
于经瀛陈涓张永春潘纪戍付顺斌
关键词:侧支血管肝癌介入疗法
腋部副乳腺的X线诊断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认识腋部副乳腺的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复习了 3年来的 75 6 2例女性接受日常乳腺X线检查的内侧斜位照片 ,观察有无副乳腺及其X线表现。诊断依据为 :在腋内有和主乳腺不相连的腺体样结构。结果  75 6 2例中发现腋部副乳腺 16 1例 ,发生率 2 %,平均年龄 39岁。38%发生于两侧 ,42 %发生于右侧 ,2 0 %发生于左侧。最大径线平均为 3 5cm(右 )和 3 3cm(左 )。在形态上 ,斑片状最多 (35 %) ,其余依次为分支状 (2 6 %)、混合状 (2 0 %)及团片状 (19%)。 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组织。结论 腋部副乳腺不少见 ,有一定的X线表现 ,认识它很重要 ,以避免将此种发育异常误认为其他病变。
陈涓潘纪戍张旻张劲松陈悦叶国栋于经瀛
关键词:X线诊断
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1996年
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北京医院(10073)放射科于经瀛,张永春Lang在1973年首先开展了肾癌的栓塞研究。20年来无论是栓塞技术还是栓塞物质的选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改进。92年以来我院及协作医院对22例肾癌进行术前肾动脉栓塞。全部病例均获满...
于经瀛张永春
关键词:肾癌手术前肾动脉栓塞
胸部X线摄影术与CT诊断胸壁结核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评价胸部X线摄影术及CT在胸壁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证实的胸壁结核作了影像学分析,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在19—84岁,中位年龄34岁;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X线摄影术和CT扫描,9例作了增强CT扫描。结果(1)胸部X线平片仅4例显示骨质破坏。(2)CT平扫则全部可见肋骨旁软组织肿块;16例边缘密度较高,中央密度较低,3例呈较高密度中有多发低密度,2例呈均匀较低密度。5例肋骨破坏,3例为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增强扫描时8例肿块呈边缘强化。(3)21例CT所见的胸壁肿块,胸片均未能发现(X^2=42.000,P〈0.01);4例CT上可见的4个纵隔及腋窝肿大淋巴结,胸片上均未能见到(X^2=4.421,P〈0.05);2种影像学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特别是增强CT扫描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
刘甫庚潘纪戍唐代荣陈起航周诚于经瀛
关键词:结核胸壁X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附82例报告)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肺部肿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puncture biopsy,PP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定位引导下PPB检查,回顾性分析穿刺的成功率、病理结果准确性及穿刺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肺部肿块CT定位引导下PPB的成功率为100%,其中恶性肿瘤占85%,炎性假瘤占2.4%,结核占8.5%,肺脓肿占2.4%,未得到病理结果占1.7%。气胸发生率为10.1%、出血发生率23.6%。结论 CT定位引导下PPB对肺部肿块进行穿刺取材,其方法安全,诊断准确,并发症低,是肺部肿块取得病理学诊断的可靠和有效方法。
李荣成赵秀民于经瀛
关键词:活检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穿刺活检肺组织出血和发生气胸相互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肺活检中肺组织出血和发生气胸两者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用18G半自动槽式切割活检针,CT定位下经皮经肺穿刺取材进行细胞学、组织学检查。结果168例中发生气胸63例,占37.5%;肺组织出血76例,占45.2%。肺出血与气胸组发生例数呈明显负相关(P<0.01);针道周围肺组织出血患者的气胸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肺穿刺活检发生针道周围肺组织出血能降低气胸的发生。
于经瀛邓小涛周诚
关键词:活检出血气胸X线计算机
腹部脏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不同形态的腹部脏器动脉瘤使用金属钢圈进行栓塞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19例 2 0个动脉瘤行介入治疗。 6个球形动脉瘤用金属钢圈进行瘤体本身栓塞 ,使相应脏器或其局部血供中断。 6个憩室样动脉瘤只栓塞瘤体 ,脏器供血保持通畅。部分假性动脉瘤采用瘤体供血动脉的入端、出端分别栓塞的方法 ,防止侧支动脉参与供血。结果  19例动脉瘤栓塞均获成功 ,8例假性动脉瘤中 7例止血成功。采用瘤体栓塞或瘤体供血动脉的入端、出端同时栓塞的方法止血成功率高。结论 金属钢圈栓塞动脉瘤是一种止血见效快、疗效可靠、操作简便的介入治疗方法。
陈涓于经瀛张永春邓晓涛潘纪戍
关键词:介入性放射学栓塞方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