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榛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脏
  • 3篇电图
  • 3篇心肌
  • 3篇起搏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律失常药物
  • 2篇心室
  • 2篇药物
  • 2篇抗心律失常
  • 2篇抗心律失常药
  • 2篇抗心律失常药...
  • 2篇肌细胞
  • 2篇钾通道
  • 2篇T波
  • 2篇不同部位起搏
  • 1篇电重构
  • 1篇新生大鼠

机构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5...

作者

  • 10篇于榛
  • 9篇刘刚
  • 6篇郑明奇
  • 4篇董梅
  • 3篇吉立双
  • 3篇田立
  • 2篇李学永
  • 1篇王乐
  • 1篇田福利
  • 1篇马芳芳
  • 1篇张宾

传媒

  • 2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心电图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T波的影响
2014年
Tp-Te间期是指从T波顶峰至T波终末的一段时间。过去的相关研究大多认为Tp-Te间期是反应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与多种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有关[1,2]。近年来,不少研究者[2,8]则认为Tp-Te间期反映了心室总体复极离散。
田立于榛刘刚
关键词:心电图T波抗心律失常药物跨壁复极离散度心脏性猝死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影响
2013年
心电图(ECG)参数T波峰末间期(Tpeak Tend interval,Tp—Te间期)是指从T波顶峰至T波终末的一段时间。过去的相关研究大多认为Tp—Te间期是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量化指标,
于榛吉立双刘刚
关键词: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钾通道钙通道钠通道
CRT疗效及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failure,CHF)的临床评价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成功植入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NYHA分级评价,应用心脏超声评价患者LVEF(左室射血分数)、LVMI(左室质量指数)、LVEDVI(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SV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等左室功能指数,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及TnT的浓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治疗6个月时,患者LVEF、LVMI、LVEDVI、LVESVI及NYHA心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患者NT-proBNP及TnT的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RT-D明显改善慢性心衰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通过检测患者NT-proBNP、TnT水平变化可以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临床疗效做出评价。
田立刘刚郑明奇王乐董梅于榛
关键词:心脏功能NT-PRO-BNPTNT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非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高效、无创、无辐射损伤的检查手段,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较高的分辨率,正逐渐应用于临床。目前,关于 CMR检查对非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研究较少,现对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磁共振成像(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LGE-MRI)技术的原理及机制、一站式 CMR检查方法的进展和诊断意义,以及 CMR对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和价值进行系统分析与综述。
于榛田立刘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肌病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目的:自从心脏起搏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挽救了一大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生命,并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年来,由于右室心尖部肌小梁排列密集、电极植入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右室心尖部电极植入...
于榛
关键词:心尖部起搏QRS时限心功能情绪状态
文献传递
H_2O_2对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HCN通道电流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明确过氧化氢(H2O2)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HCN)电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胶原蛋白酶技术分离新生SD大鼠心室肌获得单一的心室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HCN通道电流(I f);提取心肌细胞膜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HCN蛋白的表达。结果 1)将心室肌细胞暴露于H2O2(100μmol/L)20 min后,I f显著增大(P<0.05);2)H2O2增大I f电流可被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或PP2显著抑制;增大的通道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随之减小(P<0.05);3)用硫氧还原蛋白受体阻断剂显著抑制H2O2增大的I f(P<0.05);4)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抑制剂可显著增大I f(P<0.05)。结论 H2O2增大I f,是通过ROS依赖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及其相关的硫氧还原蛋白系统,调控HCN通道的活性和表达。
郑明奇刘刚董梅吉立双于榛
关键词:过氧化氢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被引量:3
2014年
起搏器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不同,会引起心室除极顺序发生改变,而心电图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本文主要通过描述右室心尖部、右室间隔部、希氏束旁及希氏束等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形态、电压高低及电轴等的不同情况,分析比较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的特点,并结合影像学方法,为起搏器植入过程中电极的定位及术后电极位置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于榛郑明奇刘刚
关键词:起搏心电图QRS波群心电轴
儿童心脏起搏器植入方法与技巧被引量:4
2015年
人工心脏起博器的植入显著延长了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儿童患者的起搏器植入由于其特殊性要求更高的技巧。本文主要从儿童起搏器植入适应证、起搏系统的选择、起搏器植入方法与技巧及术后起搏参数设定等方面对儿童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进行详细叙述。
于榛郑明奇刘刚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儿童
心肌氧化应激后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重构的调控机制
郑明奇刘刚李学永吉立双董梅于榛
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内在机制主要是心肌电重构,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心脏疾病特别是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增加是由于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的重构明显地改变了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疾患状态下氧化应激在细胞和分子水...
关键词:
关键词:心脏病
硫氧还蛋白系统对糖尿病大鼠心肌I_(to)电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硫氧还蛋白(Trx)系统对糖尿病(DM)大鼠左室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模型为DM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DM组与对照组大鼠心室肌Ito电流;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氧化还原活性分子含量;采用5,5-二巯基双-2-硝基苯甲酸(DTNB)法评估蛋白质巯基的氧化程度;应用胰岛素对DM大鼠心肌细胞进行体外孵育,观察孵育前后心肌细胞Ito的变化。用TrxR抑制剂金诺芬或13-顺式视黄酸对经胰岛素孵育的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处理,观察处理前后心肌细胞Ito的变化。结果:DM组大鼠心肌Trx还原酶-1(TrxR)、谷胱甘肽还原酶(GR)、左心室心肌自由巯基(P-SH)及心肌细胞Ito密度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而Trx及谷氧还蛋白(Grx)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经胰岛素处理4~5h后,DM组Ito密度较处理前显著增加(P<0.05);TrxR抑制剂金诺芬或13-顺式视黄酸均可以显著降低用胰岛素处理的DM大鼠心肌细胞Ito密度(均P<0.05)。结论:DM大鼠心肌Trx系统功能下降,心肌细胞Ito密度显著下降。
郑明奇李学永刘刚田福利马芳芳董梅于榛张宾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细胞膜片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