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乔钧

乔钧

作品数:10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3篇卒中
  • 3篇临床疗效
  • 3篇临床疗效观察
  • 3篇脑卒中
  • 3篇肌内
  • 3篇关节
  • 2篇腰痛
  • 2篇伸肌
  • 2篇屈伸
  • 2篇屈伸肌
  • 2篇屈伸肌群
  • 2篇康复
  • 2篇老年
  • 2篇恢复期脑卒中
  • 2篇肌群
  • 2篇关节松动
  • 1篇等速测试
  • 1篇电图

机构

  • 6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乔钧
  • 3篇陈文华
  • 2篇祁奇
  • 2篇王玉龙
  • 2篇齐瑞
  • 2篇赵凯
  • 2篇吴向琼
  • 2篇张宏
  • 2篇朱燕
  • 2篇余波
  • 2篇王会儒
  • 1篇屠霞芬
  • 1篇张广渊
  • 1篇缪芸
  • 1篇王玲
  • 1篇瞿强
  • 1篇高建国
  • 1篇郁嫣嫣
  • 1篇伍勰
  • 1篇王人卫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循证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无保护会阴分娩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2月,收集所有无保护会阴分娩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总样本量3 523例,试验组1 772例,对照组1 7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保护会阴分娩能够降低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会阴水肿发生率及产后疼痛程度;针对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无保护会阴分娩并未显示特殊优势。[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整体临床效果优于保护性会阴分娩,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整体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设计高质量的RCTs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厉坤鹏周茹珍乔钧杨柳朱燕
关键词:META分析
肌内效贴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KT)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眩骨外上髁炎患者2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绀(13例)和对照组(12例)。2组患者均采用ESWT,治疗组在此基础七辅以KT治疗。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3周后及6周后,对2组患者休息时、局部触压及Thomsen试验(抗阻伸腕试验)时产生的疼痛不适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6个月肝,采用Verhaar评价标准(VSS)随访,观察患者的长期疗效及优良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休息、触压及Thomsen试验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6周后休息、触压及Thomsen试验时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治疗1周后、3周后休息、Thomsen试验时的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6.92%和70.00%,差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SWT基础上辅以KT,可显著改善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痔状,其长期效应尚需进一步观察。
余波陈文华王人卫瞿强祁奇乔钧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肱骨外上髁炎
Pilates运动对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Pilates运动对慢性腰痛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腰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Pilates运动程序。在试验入组前和试验结束后分别对观察组和试验组进行VA...
乔钧郁嫣嫣屠霞芬
关键词:慢性腰痛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肘屈伸肌群最大等长收缩的表面肌电图研究被引量:37
2006年
目的:探讨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肘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变化及对应的表面肌电图特征,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制定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iodex-Ⅲ型等速测试仪里面“双侧等长收缩模式”对14例健康人群(健康组)及16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卒中组)进行双侧肘屈伸肌测试,用Noraxon 2400表面肌电图仪同步观察肘屈伸肌的肌电信号。结果:健康组右侧肘屈肌及伸肌的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均高于左侧(P<0.05);右侧肱二、三头肌的积分肌电面积也高于左侧(P<0.05)。卒中组患侧肘屈肌及伸肌的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均低于健侧,而屈伸力矩比高于健侧(P<0.05);患侧肱二、三头肌的积分肌电面积比健侧下降,而协同收缩率则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卒中组健侧肘屈伸肌也存在等长肌力及肌电信号的异常。结论: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上肢健患侧屈伸肌都存在肌力及主动肌拮抗肌协调性的异常,制定康复方案时不应忽视加强双侧屈伸肌力量的训练。
朱燕齐瑞张宏乔钧张广渊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脑卒中
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及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常规局部理疗组(治疗组)及常规局部理疗组(对照组)各20例.在入选时及4w治疗结束时对两组患者的下肢反应时(choice stepping reaction time,CSRT)及下肢关节膝屈伸肌群等速向心峰力矩(peak torque,PT),同时了解治疗的过敏性与安全性情况.结果 (1)患者的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各项评分两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2)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患者向前、向后的CRS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患者的屈、伸肌群PT有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组内前后CSRT及PT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可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与下肢力量.
乔钧王会儒余波缪芸祁奇陈文华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振动疗法峰力矩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肩半脱位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使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对于预防脑卒中后肩半脱位发生的临床效应。方法16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预措施,治疗组增加PNF技术,利用患侧的PNF肩胛带模式和患侧的上肢运动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结果4周末共发现肩半脱位者24例,其中对照组21例,治疗组3例(P<0.0001),4周末治疗组Fugl-Meyer(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积极的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肩半脱位的发生率,在传统方法中增强PNF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王玉龙吴向琼赵凯乔钧高建国陈贵海
关键词:早期干预脑卒中疗效
骨盆训练对中风步态的影响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在普通的步态训练方法中增加新的骨盆训练措施 ,探索骨盆训练对中风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78例中风步态异常者分为对照组 (3 9例 )和试验组 (3 9例 ) ,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步态训练方法 ,试验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增加骨盆训练措施 ,如骨盆旋转运动、侧方运动、上下运动、旋前运动、前伸运动、后缩运动、前缩运动和后伸运动。治疗前和治疗后 ,由专人用Barthel指数、Brunnstrom恢复六阶段理论以及Fugl -Meyer躯体能力评定量表评测每位参试者。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runnstrom偏瘫下肢运动功能分级经过等级秩和检验 ,P值小于 0 .0 5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和瘫痪下肢Fugl-Meyer运动能力评定积分经过常规t检验 ,P值均小于 0 .0 5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该试验结果显示在普通的步态训练方法中增加骨盆训练的措施 ,不仅可以提高中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程度 ,还可以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率 ,进一步改善步态。
王玉龙赵凯吴向琼乔钧
关键词:中风步态康复
肌内效贴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老年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老年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老年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31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3)。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理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的常规理疗基础上加肌内效贴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在入选时及治疗后1周分别对2组进行腰背肌屈伸肌群峰力矩(peak torque,PT)测试、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腰痛失能问卷调查量表(Oswestry pain&disability questionnaire,OPDQ)评定。结果治疗1周后,2组PT值、VAS及OPDQ得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P<0.01),且观察组PT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VAS及OPDQ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肌内效贴配合关节松动术可在近期更好地改善老年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症状及功能障碍。
乔钧刘志浩王会儒伍勰陈文华
关键词:老年下腰痛关节松动术临床疗效
26例髌骨骨折ORIF术后1月应用关节松动结合PNF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26例髌骨骨折ORIF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mal fixation开放复位内固定)一个月之后开始运用关节松动与PNF技术后的疗效。方法收治2010年8月-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2...
乔钧
关键词:髌骨骨折疗效
文献传递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肘屈伸肌群最大等长收缩的初步研究
肌肉无力和运动模式的异常被认为是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的限制因素,也是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最大等长收缩(MIVC)是定量评定肌肉的可靠指标,在国外被广泛运用于健康人群及脑卒中患者.国内也有学者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踝背屈肌及跖屈...
朱燕张宏齐瑞乔钧王玲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训练等速测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