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仕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病人
  • 3篇疗效
  • 2篇卧床
  • 2篇梗死
  • 2篇骨科
  • 2篇骨科卧床
  • 2篇安全性
  • 2篇便秘
  • 1篇电解质
  • 1篇调查及对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治疗

机构

  • 13篇崇州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严仕华
  • 7篇舒红文
  • 3篇张丽红
  • 3篇王安伟
  • 2篇李俊峰
  • 2篇陈亚庆
  • 2篇骆玉秋
  • 2篇周建芳
  • 2篇刘瑶
  • 1篇张亚西
  • 1篇雷丽娟
  • 1篇高金全
  • 1篇魏有东
  • 1篇李叶
  • 1篇林莉
  • 1篇张相
  • 1篇李君
  • 1篇柴建华
  • 1篇张艳林
  • 1篇姜文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家庭护士(下...
  • 1篇全科护理
  • 1篇系统医学
  • 1篇第三届中华护...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层护理人员营养知识调查及对策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营养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方法 通过对我院 83名护理人员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对学习营养知识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基础营养知识和临床营养知识掌握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对临床营养知识掌握好于基础营养知识 ;主管护师与护师营养知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护龄在 1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掌握较好。结论 应加强护理人员对营养知识的培养 ,重视专业人才营养师的使用 ,提高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
舒红文陈亚庆张丽红骆玉秋严仕华
关键词:护理人员营养知识
含钾注射液中加入氯化钠对病人疼痛及电解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将 6 0 0例静脉输注氯化钾溶液且感觉局部疼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0例 ,对照组采用减慢滴速的方法缓解疼痛 ,观察组在含钾溶液内加入 5 %氯化钠注射液 2 0ml(1.0g) ,观察两组局部疼痛的变化及观察组输液前后电解质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 2 80例 ,对照组疼痛消失 8例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观察组输液前后电解质浓度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周建芳姜文严仕华
关键词:静脉输液氯化钾氯化钠电解质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究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5例≥80岁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分别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与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阿司匹林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28.13%)明显高于华法林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6.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的出血发生率(12.50%)与华法林组的出血发生率(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中通过华法林抗凝治疗方式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并且治疗中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王安伟刘瑶张亚西张相李俊峰严仕华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疗效安全性
岗位分层培训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岗位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按目标分层法,将护理人员划分为5个层级,即N0、N1、N2、N3、N4级,根据护理部制定2013年护士岗位培训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分层培训。将2012年1~6月培训前与2013年1~6月培训后N0和N1级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季度理论考核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分层培训后,季度理论考试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教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加强了护士的岗位管理,充分调动各层级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各层级护士的作用,提高优质护理质量。
舒红文周建芳万珊严仕华
关键词:护士护理质量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便秘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入院的骨科卧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科卧床病人因年龄、卧床、饮食、排便习惯改变、药物等因素影响了排便。结论:为预防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必要手段。
舒红文严仕华吴晓云张艳林江永华李君
关键词:骨科卧床病人便秘
集束化护理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情况。结果经过集束化护理,观察组排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对于骨科卧床患者预防便秘有重要临床意义和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舒红文林莉雷丽娟李叶严仕华
关键词:骨科卧床患者便秘
规范化管理在外科手术后疼痛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外科手术后疼痛病人中应用。[方法]将240例在我院行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对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培训并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病人中实施规范化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识,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病人满意度。
张丽红祝安庆严仕华
关键词:疼痛护理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纤溶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纤溶酶组30例给予纤溶酶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香丹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1月均对纤溶酶组和对照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经颅三维多普勒(TCD)脑血流检查。结果纤溶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33.33%(P<0.01),纤溶酶组较对照组脑血流明显改善(P<0.05)。结论纤溶酶有效改善脑梗死临床症状,促进脑血流恢复。
陈锡阳王安伟魏有东陈镜宇严仕华
关键词:纤溶酶脑梗死药物疗法
社区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现状调查被引量:27
2003年
陈亚庆舒红文骆玉秋严仕华张丽红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治疗
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院前组22例于120救护车上和(或)急诊科进行瑞替普酶溶栓,院内组40例于入院后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治疗后60、120 min再通率,并发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60、120 min院前组临床判断再通率均明显高于院内组(P<0.05),住院4周内并发各种出血、心力衰竭、低血压及死亡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王安伟李俊峰高金全刘瑶严仕华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院前溶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