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小花
- 作品数:24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3
- 2009年
-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DPN患者予ALA 600mg/d静脉滴注14天。检测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功能指标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结果 ALA可抑制氧化应激功能,降低ICAM-1的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CAM-1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A可抑制DPN患者氧化应激功能及降低ICAM-1水平。
- 潘晓燕郑景晨龚小花陈以勒沈飞霞汪大望
- 关键词:Α-硫辛酸糖尿病神经病变细胞间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国产米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比较国产米格列奈和进口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方法,244例患者经国产米格列奈或进口那格列奈16周治疗,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降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2hPBG和FB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达标率、静脉2hPBG、FBG控制情况两组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米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 潘晓燕沈飞霞卢雪琴吴文俊葛胜洁龚小花
- 关键词:米格列奈那格列奈2型糖尿病有效性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和囊实性结节的前瞻陛初步研究被引量:29
- 2019年
- 目的评价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和囊实性结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诊疗中心就诊的175例患者,其中114例为囊性结节,61例为囊实性结节,患者由于颈部疼痛、不适感或因结节影响美观行经皮穿刺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细胞病理学检查均为良性。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6、12个月随访,观察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或囊实性结节的有效性(结节体积缩小≥50%为有效)和安全性。结节体积缩小率、甲状腺功能指标经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方差检验和t检验。结节体积、症状评分和美观评分经统计学分析符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表示,采用非参数秩检验。结果在甲状腺囊性结节组,治疗前结节的基线体积中位数为12.5 cm^3,治疗12个月后随访结节体积缩小到0.2 cm^3(χ^2=266.175,P<0.001),有效率达100%。囊实性结节组治疗前结节的基线体积中位数为10.5 cm^3,治疗12个月后随访,体积为2.0 cm3(χ^2=203.122,P<0.001),有效率为93.4%(57/61)。两组患者在聚桂醇治疗12个月随访时的症状评分和美观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统计学结果为囊性结节组症状评分Z=-6.126,美观评分Z=-13.735;囊实性结节组症状评分Z=-3.126,美观评分Z=-7.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两组患者硬化剂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剂治疗的不良反应轻微,29例(16.6%)出现局部轻微疼痛,10例(5.7%)出现一过性低热。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或囊实性结节临床效果佳,不良反应少,可作为甲状腺囊肿的治疗方法之一。
- 陈肖俊周琦王芳吴文俊沈飞霞龚小花
- 关键词:聚桂醇
- 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ICAM-1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 α-硫辛酸(ALA)对体外高糖(HG)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条件下采用正常糖组(NG组)、高渗组(HS组)、HG组和HG+不同浓度ALA组(ALA50组、ALA100组、ALA250组)与人PBMC共同培养24h和48h,并分别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ICAM-1蛋白的浓度。结果(1)HG组各时段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和ICAM-1蛋白水平均较NG组显著增高(均P〈0.01);(2)ALA100组和ALA250组培养48h时的细胞上清液中MCP-1蛋白水平均较HG组显著降低(均P〈0.01),且两组MCP-1蛋白水平均较培养24h时降低(均P〈0.05),而ALA250组各时段的蛋白水平均较ALA100组降低(均P〈0.01);(3)ALA100组和ALA250组各时段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CAM-1蛋白水平均较HG组显著降低(均P〈0.01),而两组各时段ICAM-1蛋白水平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A250组各时段的蛋白水平均较ALA100组降低(均P〈0.01)。结论HG可刺激人PBMC中MCP-1、tCAM-1蛋白分泌水平增高;ALA则可降低MCP-1、ICAM-1蛋白的表达,目其疗效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
- 龚小花郑景晨潘晓燕朱虹沈飞霞
- 关键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间黏附分子-1Α-硫辛酸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神经病变被引量:43
- 2006年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多元醇通路和蛋白激酶C激活等途径均可增加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应用α-硫辛酸,维生素C、E和褪黑素等抗氧化治疗将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龚小花郑景晨
- 关键词:氧化应激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
- PI3Kp85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PI3Kp85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1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90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中PI3Kp85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评价PI3Kp85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I3Kp85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69.8%vs.31.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I3Kp85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PI3Kp85α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6,当cut-off值取2.100时,诊断灵敏度(为92.2%)和特异度(为91.1%)较高。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I3Kp85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相关,可能作为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及预后的指标。
- 龚小花周琦吴文俊王芳陈肖俊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 厚朴酚通过MAPK/NF-κB信号通路改善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心肌损伤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研究厚朴酚改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糖尿病心肌病(DC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ig给予厚朴酚10、20 mg/kg,连续给药12周。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性损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磷酸化水平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抑制蛋白(IκB)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脏血清学功能性指标CK、CK-MB和LDH水平增高(P<0.05),心脏出现病理性损伤,伴随IL-6和TNF-α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ERK、JNK和p38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以及IκB降解增多(P<0.01)。厚朴酚组小鼠CK、CK-MB和LDH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厚朴酚能够改善高血糖诱导的小鼠心脏血清学指标异常及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小鼠心肌组织中IL-6和TNF-α表达水平(P<0.05),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组织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组织中MAPK信号通路信号分子(ERK、JNK和p38)的磷酸化以及减少NF-κB信号通路中IκB降解,且厚朴酚20 mg/kg组较10 mg/kg组作用显著。结论厚朴酚通过影响MAPK/NF-κB信号通路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心肌炎症反应并改善其心肌损伤。
- 陈雄虞伟慧龚小花周琦陈咨苗叶婷婷
- 关键词:厚朴酚1型糖尿病糖尿病心肌病
- 高糖环境对HBZY-1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IL-18、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白细胞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HBZY-1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葡萄糖(NG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和高糖浓度(HG组: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环境中,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IL-18和TGF-β1 mRNA的表达量,而后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IL-18(浓度分别为1、10、50、100 ng/dL)和IL-18抗体(浓度为100μg/dL),荧光定量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IL-18、TGF-β1表达增加,TGF-β1表达水平随IL-18浓度增高而增加,用IL-18抗体阻断IL-18后TGF-β1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高糖可导致IL-18、TGF-β1表达升高;TGF-β1表达升高依赖于IL-18,且有剂量依赖性;阻断IL-18可抑制TGF-β1的升高。
- 潘晓燕龚小花杨丽娟沈飞霞
-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白细胞介素18转化生长因子Β1
-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比较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T2DM患者按糖尿病家族史分成有DM家族史组和无家族史组。比较2组的体质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餐后2hC肽,发病年龄,大、微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无家族史组患者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组发病年龄提前,但在BMI、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空腹C肽、餐后2hC肽和血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病程2组大、微血管病变危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家族史组中,母亲糖尿病史所占比例较父亲糖尿病史高,但两者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家族史、年龄、高BMI、高甘油三酯和舒张期血压是T2DM发病年龄提前的危险因素。结论①在T2DM遗传中存在母系优势,家族史与子女发病年龄提前相关。②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高BMI、高甘油三酯都与T2DM的提早发生相关。③在相同病程下,2组发生T2DM并发症的危险性无差异。
- 龚小花郑景晨冯文焕汪大望沈飞霞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家族史
- 甲状腺功能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不同状态下患者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2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组)、3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组)及4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清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空腹血糖(FBG)、餐后1 h血糖(PBG1)、餐后2 h血糖(PBG2)。结果:甲减组血清TC、TG较对照组高(P<0.05,P<0.01),LDL-C较对照组低(P<0.05);甲亢组血清TC、LDL-C较对照组低(P<0.01),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L-C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亢组PBG1、PBG2较对照组升高(P<0.05);甲减组PBG1、PBG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G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C与TSH呈正相关(r=0.332,P<0.01),与FT4、FT3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7、-0.361,P<0.01);TG与TSH呈正相关(r=0.445,P<0.01),与FT4呈负相关(r分别为-0.211,P<0.05);LDL-C与TSH呈正相关(r=0.310,P<0.01),与FT4、FT3呈负相关(r分别为-0.441、-0.385,P<0.01);HDL与TSH、FT4、FT3无显著相关性。PBG1、PBG2与TSH呈负相关(r分别为-0.255、-0.259,P<0.05);FBG与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容易出现糖脂代谢的紊乱,在纠正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同时应注意纠正糖及脂肪代谢的异常。
- 潘晓燕谷雪梅龚小花沈飞霞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脂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