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时进
- 作品数:72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 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提升科技馆'展示教育'功能作用分析
- 受展区面积、展示设计、展示内容以及人员编制、运行经费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国内绝大多数科技馆在帮助公众体验科学,实践"主动学习、过程教育、科学实践"核心理念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典型的科...
- 黄时进
- 关键词:科技类博物馆大学生科普志愿者
- 建设低碳社区的基本内涵及上海创建低碳社区的思路被引量:4
- 2014年
- 介绍了低碳社区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社区的核心特征及上海创建低碳社区的思路。
- 陈永亮黄时进
- 关键词:低碳社区
- 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科学素养--苏州市平江区少年宫馆校结合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探索
- 苏州平江区少年宫坚持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普及为主'的原则,结合区情实际,坚持以机器人科普教育为抓手,突出抓好科技活动、师资培训、机制保证,努力形成以学...
- 黄时进杨军
- 关键词:少年宫科普教育
- 文献传递
- 经济发达国家低碳社区案例及先进经验分析
- 2014年
- 详细介绍了英国、日本创建低碳社区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国家在创建低碳社区工作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
- 黄时进鲍林俊马雨露
- 关键词:低碳社区太阳能住宅
- 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实证调研
- 2014年
- 详细介绍了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实证调研结果,并对实证调研的众多数据进行了分析。
- 黄时进郭薇马雨露
- 关键词:实证调研
- 中国精神的时代阐释及其理论贡献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精神的时代阐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精神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国精神的时代阐释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为思想根基,对中国精神实现了一个“整体概念”、两个“核心内容”、三种“现实力量”的提炼升华,将中国精神具体表述为四种类型,展现了民族性、人民性与世界性的内核特质。作为文化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精神的时代阐释在完善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与书写人类文明发展史等方面作出了理论贡献。
- 王悦黄时进
- 关键词:文化自信
- 在理工科博士生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被引量:6
- 2007年
-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针对我国理工科博士生工程伦理缺失的现实情况,笔者在所在高校的理工科博士生思想政治必修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教学实践中,开展了相关的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并呼吁国家主管部门重视工程伦理的教育,将其纳入《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 黄时进王荣发
- 关键词:工程伦理教育
- 家庭资本对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基于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年龄18岁以下在校中小学生及其父母2 000份问卷的抽样调查数据,使用普通ols回归建立模型,研究家庭资本对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父母人口学特征、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家庭结构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对未成年人科学素养产生了影响。需要在中小学校加强科学教育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展开精准科普。
- 黄时进雍昕
- 关键词:家庭资本未成年人
- 重塑空间:大数据对新城市社会学的空间转向再建构被引量:5
- 2018年
- 空间一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当下大数据的广泛社会应用正在改变着社会诸多方面。对于城市空间的转向,大数据通过促进时空压缩和时空扩展,来实现再建构。其具体实践在于:通过整合产业和场景经济对空间生产再建构;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及资本变迁对资本空间化再建构;通过促进知识和权力的开放与流动对空间流动再建构;通过促进城市隐喻的演变与竞争对空间隐喻的再建构。大数据对城市空间的再建构本质上是技术进步对人与社会关系重塑,在反思现代性和从空间维度解释社会之间需要保持必要的张力。
- 黄时进
- 关键词:大数据新城市社会学
- 中日两国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对比
-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科学素质的监测评估既要运用新科技工具来提升调查方法的信度和效度,又要兼顾本国特点和实际需求.中日两国在引进米勒体系进行公民科学素质评估的同时,在测试内容和调查方法上都进行了...
- 黄时进王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