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
- 作品数:69 被引量:74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从经济增长到索罗残差:教育人力资本与省域技术效率的变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利用我国1996-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C-D生产函数,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法(SFA),探讨了教育人力资本与省域技术效率变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在样本期内不断递增致使省域差距呈收敛态势;经济增长表现出对物质资本较强的依赖性,致使教育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分样本回归表明物质资本与教育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对技术效率的提升,并未表现出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经济落后省域的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可通过"追赶效应"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对经济发达省域的赶超。
- 方超黄斌
- 关键词: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技术进步
- 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1
- 2012年
- 本文利用2010年浙江、安徽、陕西三省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倾向于毕业后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意愿较低。多项逻辑回归结果显示,农村初中学生的分流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选择主要受制于个人的学业成绩,而家庭经济状况则对学生在直接就业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选择影响甚大。是否知晓国家对农村中职学生的助学金政策不会改变学生的选择意愿。本文认为,中央政府未来应考虑逐步取消普通高中学生与中等职业学生"1︰1"的招生计划,调整对农村中等职业学生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并对"一刀切"式的资助模式进行改革。
- 黄斌徐彩群姜晓燕
-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意愿助学金政策
- 关于中国地方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4
- 2009年
- 基于2001年县级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化方法,对中国地方小学财政支出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发现包括:(1)中国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行为符合"财政幻想"假说,一般性和专项财政资助对于地方小学事业支出同时具有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并且地方政府对于税收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其对于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2)地方政府更倾向于用上级政府的财政资助(而非自有财政收入)来支付小学教育的事业开支;(3)中小学教师工资专项资助对于地方小学事业支出具有冲减性或几近于完全替代性的影响;(4)财政分权化对于地方小学事业支出具有负面影响,但该负面影响会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减弱。
- 黄斌
-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小学教育财政支出
- 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兼论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布机制被引量:14
- 2018年
- 利用我国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借鉴并改造双对数模型,探讨了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发现: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收入差距有着积极影响,研究生教育的静态减贫效应明显;教育扩展、教育分配与区域经济差异的趋同导致了人力资本积累的辐射效应扩大了临近地区的收入差距,但空间效应显示出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1%,对临近地区收入差距缩小的辐射效应可达2.6%。
- 方超罗英姿黄斌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人力资本收入差距
- “近朱者赤”:良好的同伴会产生正向影响吗?被引量:2
- 2020年
- 利用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探讨了同伴效应对学生个体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同伴效应对学生个体的英语成绩影响最大,同班同学成绩每提高10分,学生个体成绩将会提高4.62分。其次,加入同伴成绩的平方项和方差以探讨同伴效应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同伴效应中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同班同学成绩的方差对学生个体成绩产生负向影响,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有可能存在班级学生能力的异质性不利于提高个体学业成绩的情况。再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讨同伴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匹配前还是匹配后,拥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同伴群体的学生个体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的学习成绩,再次证明同伴效应的存在。最后,进一步筛选出同伴在相同班级的样本,结果显示拥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同伴群体的学生个体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的学习成绩。
- 杨洲黄斌
- 关键词:学业成绩匹配法
- 义务教育支出功能分类改革浙江省试点地区学校教育成本分析报告
- 一、义务教育支出功能分类改革的背景及意义目前,我国政府是同时采用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两种方法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但支出功能仅下设三级至项一级。对于教育支出来说,项一级科目包含教育管理事务与各级各类教育支出科目,而项...
- 黄斌汪栋方超
- 关键词:拨款机制生均成本义务教育教育成本分析
-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CEPS追踪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基于家庭决策模型,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对儿童学业成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采用多层线性模型的回归方法,实证探讨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子代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女生在语文、英语科目上的学业表现显著优于男生,而初三学生的学业成绩则优于初一学生;家庭人力资本存量与儿童学业成绩表现出正相关性,但城镇与农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家庭经济条件则反向掣肘儿童学业成绩的提升;课外补习班能够提高城镇学生的学业水平,但补习质量的城乡差距却不利于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课外支出并非表现为越多越好;家庭教育期望则正向显著影响儿童学业成绩。
- 方超黄斌
- 关键词:家庭决策人力资本投资学业成绩多层线性模型
- 中国农村地区教育与个人收入--基于三省六县入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4
- 2012年
- 基于2009—2010年浙江、安徽和陕西三省六县的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就中国当前农村地区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当前农村地区个人教育收益率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在运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低估问题后,收益率估计结果达到13.1%。通过与以往估计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教育收益率增长主要是由计量方法改善所致,由制度环境改善所引致的"自然增长"部分相对较少。此外,农村地区后义务教育收益率远高于义务教育收益率,而普通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收益率。
- 黄斌钟晓琳
-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收益率
- 经济转型期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大学教育收益率估算分析---兼评扩招政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分位数回归,估算转型发展时期中国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大学教育收益率,实证探讨扩招政策对收入差距的现实影响。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整体教育收益率由1999年的7.8%上升到了2013年的9.4%,大学教育年收益率由扩招前的7.54%上升到了扩招后的8.83%,基准回归估计结果验证了高校扩招政策切实提高了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利用倾向得分匹配纠正了教育选择的个体异质性后,大学教育处理效应落入[9.125%,15.025%]区间内,表明扩招政策并未降低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大学教育收益率,但忽视选择性偏差将会低估大学教育回报;条件分位数回归表明,扩招政策对高收入群体的增收效应大于低收入群体,当仅考虑人力资本因素时,扩招政策客观上扩大了少数民族的组内收入差距。
- 方超黄斌
- 关键词:高校扩招收入差距人力资本
- 高校扩招、教育质量与城镇劳动力的大学教育回报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准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将大学教育质量纳入经典明瑟收入方程,基于准实验研究的倾向得分匹配法,测量城镇劳动力的大学教育与教育质量回报率,发现:一是高校扩招提高了城镇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教育年限与对数年收入之间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二是高校扩招提高了女性劳动力的大学参与率,但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机会分布上却存在着性别差异,就读重点高中对于能否进入原"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接受高质量大学教育具有重要影响;三是倾向得分匹配法显示出大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质量回报率分别落入了35.4%—36.9%与24.4%—30.8%的取值范围内,年回报率则分别在8.85%—9.225%与6.1%—7.7%之间,扩招政策并未降低大学教育溢价与大学教育质量。
- 方超黄斌
- 关键词:高校扩招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