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华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2篇动脉
  • 2篇手术
  • 2篇能谱
  • 2篇护理
  • 1篇大影像
  • 1篇带教
  • 1篇带教质量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心理学
  • 1篇选择性
  • 1篇学科
  • 1篇学科人才
  • 1篇血管栓塞
  • 1篇血管造影技术
  • 1篇血管造影检查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 12篇孝感市中心医...
  • 3篇医学部
  • 1篇日本山口大学

作者

  • 13篇黄华明
  • 12篇汤素琼
  • 12篇李彬
  • 8篇吉六舟
  • 8篇徐玉栋
  • 4篇杨建林
  • 3篇刘丹
  • 2篇胡芬
  • 1篇邹三明
  • 1篇邹永光
  • 1篇沈雄山
  • 1篇邹毅
  • 1篇刘晓安
  • 1篇艾媛

传媒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河北医药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患者术后系统化调查其肠道屏蔽功能的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目前结肠直肠癌是消化道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的影响和危及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据中华医学会在2014年所发布的统计学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其大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三十几左右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位居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行在前三名,虽然我们国家的大肠癌患者,其肿瘤病变的发生部位主要是在以直肠肛管的中下端较常见,但是由于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所留置在患者腹部皮肤上的肠道造瘘口,会长期的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和心理,这让患者们长期着饱受痛苦、并感到苦不堪言,所以当前的临床外科医生们一直是把保留患者的肛门及其功能,作为未来大肠癌手术治疗的方向目标方向之一。
汤素琼李彬刘丹胡芬黄华明张景宇徐玉栋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发病率结直肠外科手术
基于微信提升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探讨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现代化手机微信通信手段,提升医疗机构在护理专业实习生学员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果,以改进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方法,提高临床医疗教学质量。方法根据实习入院的学员名单,将2014—2015年60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编号分为奇数和偶数,并随机分为微信教学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通过将护理专业实习生学员加入微信通信平台,利用手机微信通信平台终端将护理专业实习生需要掌握的临床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知识,以微信的形式传授给护理专业实习生,学员可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要领进行预习和复习;对照组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在临床带教中没有采取手机微信平台;学员完成在医疗机构的实习期满后,专家对两组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相关专业技能测试与成绩对比。结果采用现代微信手机教学平台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学员们,对专业实践技能知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与考试测试成绩合格率普遍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P<0.05)。结论医疗教学培训机构可利用现代化通信工具手机微信平台终端,能及时向护理专业实习生提供相关的理论自学教材知识,以激发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又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其学习能力、并增强自信心,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医疗教学各学科间推广应用。
汤素琼李彬刘丹艾媛吉六舟黄华明张景宇徐玉栋
关键词: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质量
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肺动脉血管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进展展望被引量:10
2013年
近年来,临床上肺动脉血管栓塞(PE)的发病率日益增加。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的诊疗方法的普及,临床诊断与影像放射学诊断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PE的临床确诊病例增加非常明显,也为临床制定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目前PE已成为医学影像学科和相关临床学科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数据,故PE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本文就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应用诊断及其进展展望做一系统综述。
李彬杨建林吉六舟汤素琼刘敬辉李耀发杨浩黄华明张景宇徐玉栋
关键词:多层螺旋CTCT血管造影
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头颈动脉狭窄患者34例,均进行头颈部血管CT血管造影、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价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DSA诊断血管正常412支,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155支,其中轻度狭窄104支,动脉血管中度狭窄33支,重度动脉血管狭窄11支,闭塞7支。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血管正常418支,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160支,其中轻度狭窄93支,动脉血管中度狭窄48支,重度动脉血管狭窄12支,闭塞7支。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561/578),96.1%(149/155),97.4%(412/423),93.1%(149/160)及98.6%(412/418)。结论 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汤素琼李彬吉六舟黄华明张景宇伊藤理江子山田麻希
关键词:头颈部血管病变
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似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CTA检查数据信息影像资料;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资料(SCA)进行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比较,并分析CTA检查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综合分析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可评估冠状动脉血管共160支,CTA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无狭窄为95.3%、97.1%、97.6%、94.3%、96.1%;轻度程度狭窄为为66.7%、96.7%、70.5%、95.3%、86.4%;中度程度狭窄为77.8%、94.5%、75.0%、95.2%、91.6%;重度程度狭窄率为83.3%、94.6%、74.1%、96.8%和92.9%。影响CT影像数据质量的因素,包括患者运动伪影、血管壁钙化斑块、心脏高心率等相关因素。结论 CTA检查与SCA检查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TA检查在临床应用上有更多的技术性优势。
李彬邹毅邹三明沈雄山邹永光刘晓安吉六舟汤素琼黄华明张景宇伊藤理江子山田麻希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
自我差异对管理者工作归因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关于自我差异的理论近年来成为文化心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自我差异对人们行为影响的研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领域,也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方面。本研究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思路,以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为依据,探讨管理者的自我...
黄华明
关键词:文化心理学身心健康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增强CT尿路成像技术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疾病诊断与泌尿外科治疗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3年
以前,儿童及成人先天性尿路畸形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超声检查、CT平扫和放射科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但存在很多不足和局限性[1]。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肾及输尿管畸形的成人及患儿36例,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且检查的准确率较高,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32岁,平均年龄15岁;其中重复肾患者左侧肾10例。
李彬杨建林吉六舟汤素琼刘敬辉李耀发杨浩黄华明张景宇徐玉栋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旋转3D-DSA成像技术在颅内小型血管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与展望被引量:10
2016年
近几年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大大提升了细小颅内血管动脉瘤的检出性,已成为其最新的诊断金标准。本文就其在颅内血管细小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汤素琼李彬吉六舟黄华明张景宇伊藤理江子山田麻希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颅内动脉瘤
现代医学影像专业学科人才的最新发展方向及在具体管理措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016年
本文总结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潮流方向和主要趋势,以及当前医学影像学科所发展的方向特征,讨论并强调了医疗机构管理决策者所需要具备的技术整合思维模式,以及现代影像学科“大影像发展概念”的意识等诸多方面考虑出发,来做好建设现代医学影像学人才资源发展工作的研究。
汤素琼李彬吉六舟黄华明张景宇徐玉栋
关键词:现代医学影像学
乳腺癌钙化在数字化全景乳腺摄影中的特征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钙化在数字化全景乳腺摄影中的特征,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乳腺全景X线摄影资料。结果病理结果证实,46例乳腺导管癌患者中,8例为钙化性导管癌;3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一级浸润性导管癌12例,二级浸润性导管癌15例,三级浸润性导管癌11例。乳腺全景X线摄影显示,46例患者的乳腺均具有散在分布的微小钙化。将全景X线摄影征象(钙化形态、钙化总数、单位面积钙化数,合并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不同病理分级间单位面积钙化数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全景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可显示乳腺癌的微小钙化,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李彬汤素琼黄华明张景宇伊藤理江子山田麻希
关键词:乳腺癌钙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