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其昌

作品数:1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文化
  • 5篇和谐文化
  • 5篇高校
  • 3篇教育
  • 2篇新媒体
  • 2篇新媒体时代
  • 2篇哲学
  • 2篇政治
  • 2篇视阈
  • 2篇思想政治
  • 2篇主义
  • 2篇媒体
  • 2篇媒体时代
  • 2篇家风
  • 2篇家风建设
  • 2篇家庭
  • 2篇高校思想
  • 2篇高校思想政治
  • 2篇辩证
  • 1篇大学生

机构

  • 14篇集美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作者

  • 17篇黄其昌
  • 1篇程保锐
  • 1篇吴启明

传媒

  • 2篇牡丹江教育学...
  • 2篇黑龙江工业学...
  • 1篇福建党史月刊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会展
  • 1篇邢台学院学报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福建省社会主...
  • 1篇新乡学院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 1篇高校辅导员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价值论视阈下的和谐文化
2009年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最重要内容和标志,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一项基础性工程。
程保锐黄其昌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价值论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被引量:2
2017年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3个突出问题:其一,"重独白,轻对话";其二,"重主流,轻非主流";其三,"重线上,轻线下"。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在新媒体时代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尊重教师权威的基础上,构建平等对话机制;二是在积极传播主流思想舆论的基础上,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三是在开展显性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好隐性教育。
黄其昌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
家风传承大会在新时代家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探索
2024年
家风传承会展作为重要的社会平台,对于促进家庭价值观传承、跨代沟通和家庭教育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和背景出发,阐述了其在新时代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家庭凝聚、培养责任感和文化认同,并指出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传承效率以及引入多样化教育理念的创新方式。
黄其昌
关键词:家风建设文化认同家庭教育
辅导员工作之中的法律思维被引量:3
2016年
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群体,指导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依法治国"理论日趋成熟,同样的,高校也需要推进"依法治校"。本文通过阐述辅导员工作法治化的意义,分析培养辅导员工作中的法律思维的必要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提高辅导员的法律素质,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从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黄其昌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法律思维
新时期高校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探析——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视角被引量:3
2017年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期间,引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经济新常态下破解各种疑难问题的根本遵循。当前正在全力推进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工作同样离不开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要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有效解决当前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创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黄其昌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资助工作
论主旋律与多样化辩证关系中的和谐文化
2009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因其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需要我们进行全盘考虑。我们必须根据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状况,按照和谐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处理好和谐文化建设中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积极地引导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的发展。
黄其昌
关键词:和谐文化主旋律
提升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价值依归与实践逻辑——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被引量:9
2021年
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学校外在条件的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出现困境。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路径选择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落脚点,提升学生幸福感、获得感是起始点,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是中介点,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力是着力点。四点协同发力,真正培养出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伟业的高素质人才。
黄其昌张娜琦
关键词:大学生归属感文化自信
论建构和谐文化的可能性
2007年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在以人为本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应以"和合"思想为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探讨建构和谐文化可能性之根据、困境和路径。在此基础上建构和谐融洽、平等合作、共生共赢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原则。
黄其昌
关键词:和谐文化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遵循
2020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科学运用,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芒。这些重要论述贯穿着“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集中体现为四个方面的理论特质,即在党性原则与人民立场的辩证统一中坚守“生命线”、在问题导向与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中牵住“牛鼻子”、在深邃思想与亲和话语的辩证统一中强调“接地气”、在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的辩证统一中提升“获得感”。
黄其昌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转化在高校的实现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中,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主导者,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兴趣,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将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建立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系统,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的转变。
黄其昌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