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航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朱红毛斑蛾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3
- 2015年
- 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 Walker)(鳞翅目:斑蛾科)是榕树上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通过室内观察和野外调查,研究了朱红毛斑蛾的形态特征、年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结果表明,朱红毛斑蛾卵粒聚集排列成连续线状;幼虫共6龄;雌雄成虫可通过触角鞭节颜色、腹末有无毛须和腹部腹面体毛颜色加以区分。在广西1年发生2~3代,以第2代预蛹期幼虫及蛹和第3代低龄幼虫越冬。成虫羽化高峰为10:00-13:00;交配高峰期为13:00-18:00;产卵高峰期为11:00-15:00;幼虫仅为害榕属植物叶片,当食料缺乏时还会为害其枝条韧皮部;越冬幼虫喜欢在位于地表突出的根系附近或杂草丛下化蛹越冬,极少数在土壤表层0~10mm处做蛹室化蛹。自然条件下发现2种朱红毛斑蛾的寄生性天敌。
- 刘俊延何秋隆魏航杨娟李俊陆温郑霞林
- 关键词:年生活史生活习性
- 榕树食叶害虫朱红毛斑蛾蛹的调查方法被引量:10
- 2014年
-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经验,介绍了我国南方主要园林绿化树种榕树(乔木和灌木类群)上的重要食叶害虫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 Walker)蛹的调查方法,以期为害虫预测预报部门开展朱红毛斑蛾种群基数的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 刘俊延何秋隆苏莎魏航杨娟陆温郑霞林
- 关键词:榕树
- 室内自然变温下朱红毛斑蛾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被引量:16
- 2015年
- 在室内自然变温下,研究了朱红毛斑蛾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朱红毛斑蛾卵、幼虫、蛹和成虫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总体呈现缩短趋势,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54±0.51)、(11.65±0.44)、(13.90±0.25)和(19.04±0.92)℃,有效积温分别为(153.24±2.05)、(787.49±0.28)、(159.14±0.99)和(35.72±3.40)日·度。结果可用于该虫的预测预报,为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刘俊延何秋隆魏航杨娟李俊陆温郑霞林
- 关键词: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