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广鑫

作品数:1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肿瘤
  • 5篇切除
  • 5篇鞍区
  • 4篇手术切除
  • 4篇显微手术
  • 4篇显微手术切除
  • 4篇内镜
  • 4篇内镜辅助
  • 4篇垂体
  • 4篇垂体瘤
  • 3篇神经内镜
  • 3篇术后
  • 3篇卒中
  • 3篇瘤卒中
  • 3篇鞍区肿瘤
  • 3篇垂体瘤卒中
  • 2篇神经内镜辅助
  • 2篇腺瘤
  • 2篇颅神经

机构

  • 14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魏广鑫
  • 11篇王喆
  • 4篇王寿先
  • 4篇李胜君
  • 3篇闫红梅
  • 2篇宋仁兴
  • 1篇孙淑文
  • 1篇吴承远
  • 1篇王增武
  • 1篇邢洪顺
  • 1篇王毅
  • 1篇王道奎
  • 1篇秦时强
  • 1篇孟凡刚
  • 1篇张振兴

传媒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易发及积液外引流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魏广鑫都小龙李胜君邢洪顺王喆王寿先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治疗策略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在鞍区肿瘤手术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2017 年期间行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鞍区肿瘤的63 例患者,术中首先应用显微镜进行切除,至看不到肿瘤或无法切除肿瘤...
王喆李胜君魏广鑫都小龙周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目前,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持续升高的趋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生物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动物实验及部分临床研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最为广泛,已成为神经组织工程最重要的种子细胞。本文就MSCs移植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移植方法、移植后的评估方法以及目前临床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王喆魏广鑫马永迁闫红梅孟凡刚吴承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创伤性颅脑损伤
经颅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颅神经内镜辅助技术在鞍区肿瘤手术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2017年期间行经颅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鞍区肿瘤的63例患者,回顾性收集分析了2013-2015年单纯经显微镜切除鞍区占位的7...
王喆周帅李胜君苏文龙魏广鑫
关键词:神经内镜鞍区占位
文献传递
经颅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
王喆闫红梅王寿先李胜君魏广鑫赵余静都小龙
MAGI3在脑胶质瘤中对PTEN和PI3K/AKT通路的影响
2022年
胶质瘤是原发于颅脑的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抑癌基因PTEN是继P53之后发现的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占第二位的抑癌基因.探讨含有PDZ结构域的MAGI3在脑胶质瘤中表达情况及其对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为临床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果显示MAGI3-C6组及人脑胶质瘤组PTEN水平明显升高,P-AKT/AKT水平明显降低.从而得出在胶质瘤中,MAGI3可以正性调控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MAGI3可以通过提高PTEN表达抑制AKT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陈冰王毅赵余静苗俊杰魏广鑫王喆胡良昌解昆明
关键词:胶质瘤PTENPI3K/AKT
垂体瘤卒中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对同一时期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的研究,探讨垂体瘤卒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卒中与肿瘤体积、病理类型、侵袭性等因素的关系,进而分析不同类型卒中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为诊断、治疗垂体瘤卒中,判...
王喆王寿先魏广鑫赵余静都小龙
关键词:垂体瘤卒中垂体腺瘤经蝶手术经颅手术
文献传递
垂体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激素替代治疗对肿瘤复发的影响
魏广鑫马永迁赵余静王喆王寿先
双侧额底纵裂入路切除大型鞍区、鞍后、长人第三脑室肿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双侧额底纵裂入路显微切除大型鞍区、鞍后或者长人第三脑室肿瘤的手术策略。方法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双侧额底纵裂入路显微切除56例大型鞍区、鞍后或者长人第三脑室肿瘤,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总结双侧额底纵裂人路在切除此类肿瘤手术中的优越性及注意事项。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49例(88%),次全切除7例(12%);术中垂体柄保留47例(84%),断裂4例(7%),5例(9%)未见垂体柄;术中嗅神经保护完好50例(89%),单侧损伤6例(11%);术前视力下降或者视野缺损的41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较术前好转39例,无变化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颅内感染病例;单侧嗅觉丧失2例,额叶轻度水肿2例,3周后水肿消失;脑脊液漏1例,经腰大池引流后2周脑脊液漏停止;尿崩30例,1个月内尿崩消失25例,2~6个月尿崩消失5例;术后1年随访,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56例(100%),4(7%)例肿瘤大部分切除患者复发再次手术。结论经额底纵裂人路有利于切除大型鞍区、鞍后或者长人第三脑室肿瘤,术野显露充分,便于保留垂体柄、下丘脑、重要穿支动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视神经、视交叉等重要结构,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好。
孙淑文王增武王喆秦时强魏广鑫王道奎宋仁兴
关键词:鞍区第三脑室
垂体瘤卒中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王喆王寿先魏广鑫赵余静都小龙
关键词:垂体瘤卒中垂体腺瘤经蝶手术经颅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