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疗
  • 3篇药疗法
  • 3篇医药疗法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药
  • 3篇中医药疗法
  • 2篇药物治疗
  • 2篇肾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GMP...
  • 1篇证论治
  • 1篇脂质
  • 1篇脂质代谢
  • 1篇脂质代谢紊乱
  • 1篇治疗呃逆
  • 1篇肾病大鼠
  • 1篇肾病综合征
  • 1篇肾功能

机构

  • 5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5篇魏巍
  • 3篇张振忠
  • 1篇成晓萍
  • 1篇唐补生
  • 1篇郑红刚
  • 1篇梁秀文

传媒

  • 4篇现代中医药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肾病Ⅳ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高凝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组方依据的肾病Ⅳ号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及对其存在的高凝状态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病理对照组、强的松组(C组)和肾病Ⅳ号方组(D...
魏巍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小板GMP-140高凝状态中医药疗法
文献传递
肾病Ⅲ号对微小病变肾病大鼠血浆TXB_2及6-Keto-PGF_1α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中药肾病Ⅲ号对大鼠微小病变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SD大鼠32只,8只作为正常对照。其余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法复制大鼠的微小病变肾病模型,选8只作为中药肾病Ⅲ号治疗组,每日灌服肾病Ⅲ号煎剂;8只作为激素治疗组,每日灌服强的松;8只作为模型组,每日以2 mL自来水喂饲。试验周期4周。观察肾病Ⅲ号对24h尿蛋白量、血白蛋白、血脂及肾脏病理影响,应用放免法测定血TXB2及6-keto-PGF1α含量。结果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尿蛋白排出量明显减少(P<0.01),血浆白蛋白升高(P<0.01),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明显降低(P<0.01);血浆TXB2水平降低,6-Keto-PGF1α水平升高,TXB2/6-Keto-PGF1α比值降低(P<0.01)。形态学观察也显示中药治疗组肾损害轻于模型组。结论肾病Ⅲ号能减轻微小病变肾病大鼠的肾脏损害,缓解高凝、高粘状态,延迟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郑红刚张振忠魏巍唐补生成晓萍
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的中医辨治探讨
2004年
从中医学角度论述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病理实质是血中无形之痰的产生 ,而痰浊的形成则因为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互结是肾脏病高脂血症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脉受累是肾脏病高脂血症变证的枢纽。故而提出痰瘀同治 ,消补兼施 ,重视理气化痰 ,配合合理调养的综合治疗原则。
唐补生魏巍张振忠
关键词: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温肾降浊汤口服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2例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温肾降浊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温肾降浊汤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 ) 32例、对照组 (包醛氧淀粉治疗 ) 32例 ,均治疗 2个月。判定两组的临床效果并测定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 32例 ,显效 1 2例( 37.5 % ) ,有效 1 6例 ( 5 0 % ) ,无效 4例 ( 1 2 .5 % ) ,总有效率 87.5 % ;对照组 32例 ,显效 6例( 1 8.75 % ) ,有效 1 0例 ( 31 .2 5 % ) ,无效 1 6例 ( 5 0 % ) ,总有效率 5 0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 ,治疗组能明显改善Bun、Scr、Ccr、Hb等各项指标 ( p <0 .0 1 ) ,两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比较也有较显著差异 ( p <0 .0 1 )。结论
唐补生魏巍张振忠
关键词: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升散法治疗呃逆的体会
2004年
王新宇魏巍梁秀文张振忠
关键词:药物治疗呃逆中医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