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
- 作品数:85 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4月—2010年2月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2例采用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58例,开腹手术44例。观察指标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手术中平均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8.28 ml低于开腹组247.73 ml(P<0.01);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检出的淋巴结为18.93个多于开腹组的13.09个(P<0.01);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常见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10年02月,腹腔镜组3年累计生存率为87.9%与开腹组8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手术有同样的疗效,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 魏东张辉蔡建赵艇张远耀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检查
- SELDI-TOF质谱技术分析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血清蛋白质谱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变化,建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诊断模型。方法利用SELDI-TOF-MS技术对18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术前、术后血清蛋白质分别进行检测,IMAC30芯片结合蛋白质后,用蛋白芯片仪读取数据,分析得到区分两组的树状分类规则,并构建诊断模型。结果 M8514.89蛋白质组成的模型可将两组准确分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16/18)和100%(18/18)。结论 SELDI-TOF MS技术可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术前、术后正确分组,可应用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诊断、鉴别、随访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 蔡丰波魏东张长山
- 关键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生物标记物蛋白质组学质谱
-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1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分析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2例患者(5.1%)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诊断发生吻合口瘘的中位时间为4.5 d。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6 cm、老年人、肥胖为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6 cm、老年人、肥胖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易出现吻合口瘘。
- 张长山蔡丰波魏东
- 关键词:直肠肿瘤吻合口瘘
- 东亚钳蝎毒灌肠治疗直肠癌前后临床症状病理和电镜观察被引量:3
- 1996年
- 东亚钳蝎毒治疗大肠癌的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结果已经证实,蝎毒对大肠癌有抑系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对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我们对40例大肠癌进行灌肠治疗,现报告如下:
- 魏东高春芳郑国宝李冬晖王元和施靖华
- 关键词:东亚钳蝎毒灌肠治疗直肠癌临床症状电镜检查
- 结肠癌根治术中误伤脾脏9例
- 1999年
- 关晓峰高春芳魏东鲁明良
- 关键词:结肠癌外科手术误伤脾脏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变化,建立HNPCC诊断模型。方法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16例HNPCC术前患者、25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血清检测,分析得到区分两组的树状分类规则,并构建诊断模型,并对16例HNPCC和24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进行检测并构建诊断模型。结果M4822.28和M3922.07蛋白质组成的模型1可将HNPCC和大肠良性病组准确分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同时对HNPCC患者和散发性大肠癌患者血清进行分析,M6337.31、M5339.24和M4530.78蛋白质组成的模型2可将2组准确分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16/16)和91.67%(22/24)。结论SELDI-TOF MS技术可将HNPCC、大肠良性疾病和散发性大肠癌正确分组。利用该技术对HNPCC家族人群进行监测,能对此类人群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 魏东蔡丰波王秀丽
- 关键词: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
-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逐步成为治疗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的标准手术方法。但对于急性胆囊炎而言,何种情况下以及何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仍存有一定争议。笔者回顾分析了本院2003年2月~2007年5月急性胆囊炎急诊行LC41例临床资料,对急性胆囊炎行LC的手术时机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 张长山魏东魏立伟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CHOLECYSTECTOMY腹腔镜技术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 痔上粘膜环切吻合和经阴道修补治疗女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对比研究
- 目的:评价治疗直肠前突常用的两种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手术的44例直肠前突患者,其中PPH 25例,经阴道直肠前壁修补19例,随访3个月~1年,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
- 赵艇高春芳张剑锋魏东
- 关键词:痔上粘膜环切术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出口梗阻型便秘经阴道修补术
- 文献传递
- 原位肝移植10例报告
- 2005年
- 目的 总结解放军 15 0医院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4年 5月 10例临床肝移植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 1例 ,手术病死率为 10 %。并发症 :肺部感染 3例 ,腹腔感染 2例 ,腹腔内出血 1例 ,胆漏 2例 ,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 1例 ,左肝外叶坏死 1例。手术存活病例 9例 ,其中 1例于术后 1年死于肝炎爆发 ,其余病例术后长期存活 ,最长 1例生存期已达 3年。结论 确保供肝质量是肝移植成功的前提 ,良好的血管和胆管重建技术是确保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
- 王国俊李占京高春芳魏东张建军唐时荣
- 关键词:肝移植血管重建胆管重建
- 出口梗阻型便秘250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提高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早期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误诊的出口梗阻型便秘250例。结果我院近8年收治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360例中,其中误诊250例,误诊率高达69.4%。误诊的主要原因为:(1)患者自误;(2)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忽视了排便造影、结肠运输试验等便秘的特殊检查;(3)仅满足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并发症的诊断,没有弄清其病因。结论对便秘患者要重视排便造影、结肠运输试验检查,以提高病因诊断的准确率。
- 关晓峰高春芳鲁明良魏东刘勇敢
- 关键词:便秘误诊出口梗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