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岩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亚历山大藻
  • 2篇藻华
  • 2篇Q
  • 1篇低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雪卡毒素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有害藻华
  • 1篇藻毒素
  • 1篇脂溶性
  • 1篇中国近海
  • 1篇色素
  • 1篇扇贝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片段
  • 1篇虾夷扇贝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钦州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高岩
  • 4篇周名江
  • 4篇于仁成
  • 3篇王云峰
  • 3篇孔凡洲
  • 2篇张清春
  • 2篇陈建华
  • 1篇吕意华
  • 1篇郑伟
  • 1篇郑天凌
  • 1篇俞志明
  • 1篇罗璇
  • 1篇颜天
  • 1篇亢振军
  • 1篇周进
  • 1篇柳阳
  • 1篇林佳宁
  • 1篇郭伟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RFLP分析的冈比亚藻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5年
雪卡毒素作为一种脂溶性藻毒素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冈比亚藻(Gambierdiscus spp.)是雪卡毒素的主要产生藻.不同的冈比亚藻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产毒性能,且存在地域差异性,因而对冈比亚藻的监测存在较大挑战.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地鉴定冈比亚藻及其种群结构的方法,是基础科研和社会公众关心的共性问题.为此,以加勒比海的10种冈比亚藻为受试生物,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技术,通过生物软件分析发现受试藻的限制性内切酶Aci I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有效区分目前已鉴定的10种冈比亚藻.验证实验中,通过与分离自野外环境的多株冈比亚藻进行酶切电泳和DNA测序,证实了Aci I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Aci I分子具有检测自然环境中冈比亚藻属性和追踪其种群结构变化的潜力,对雪卡毒素的预判与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吕意华周进郑伟高岩俞志明郑天凌
关键词:雪卡毒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ACII
应用qPCR方法检测中国近海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亚历山大藻属的部分藻种(Alexandrium spp.)能够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PST),是重要的有害藻华(HAB)原因种.由于亚历山大藻属中的有毒和无毒藻种形态相似,且海水中亚历山大藻的细胞密度通常很低,因此,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亚历山大藻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塔玛亚历山大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是中国近海主要的有毒亚历山大藻藻种,大多属于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第四类核糖体型(GroupⅣ,以往称为"亚洲温带核糖体型").因此,本研究尝试将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用于我国近海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GroupⅣ)的快速检测,并对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所建立的qPCR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我国近海不同海域分离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GroupⅣ),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和较高的灵敏度,最低可检出5个藻细胞,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实验也发现,自我国近海分离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不同藻株之间,以及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藻细胞之间,qPCR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目标藻核糖体RNA基因拷贝数的差异和变化对qPCR检测结果的影响.因此,建议在将qPCR方法用于不同海域亚历山大藻样品检测时,应采用该海域分离的藻株专门构建标准工作曲线,以减小定量分析误差.
高岩于仁成张清春周名江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有害藻华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于产毒基因sxtA的qPCR方法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毒藻类检测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4
2016年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包括石房蛤毒素(saxitoxin)及其同系物,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生物毒素,主要由甲藻和蓝藻产生。近年来,在蓝藻和甲藻中相继发现了一些与石房蛤毒素合成密切相关的基因,并建立了基于特定产毒基因的有毒藻类检测方法。长江口邻近海域是我国近海有害藻华的高发区,本研究尝试应用基于麻痹性贝毒产毒基因sxt A的q PCR检测方法,与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I型和IV型)的q PCR检测方法和麻痹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相结合,对2013年春季长江口邻近海域两条断面上有毒藻和藻毒素的分布及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xt A的q PCR检测结果与IV型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数量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2=0.52,P<0.05),说明IV型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是采样期间长江口邻近海域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来源;而样品中藻毒素含量与两种q PCR方法得到的有毒藻数量之间并没有明显相关性。可见,基于产毒基因的检测方法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毒藻类检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不足以准确反映该海域藻毒素的水平。
高岩于仁成柳阳林佳宁张清春孔凡洲王云峰颜天周名江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亚历山大藻SXTA4QPCR
长江口南部赤潮区春季表层沉积物中色素组成、含量与分布状况被引量:3
2014年
为剖析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硅藻藻华后期藻类沉降与底层水体缺氧现象之间的关系,作者于2011年春季,在长江口南部赤潮区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浮游植物色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硅藻藻华发生后,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Chl a)、岩藻黄素(Fuco)和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But-Fuco)含量有显著增加,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东南侧50 m等深线外侧,与底层低氧水体分布区基本吻合。因此,硅藻藻华后沉降的藻类对于该海域夏季缺氧区的形成应具有一定作用,其具体过程和机制仍有待于研究。
亢振军于仁成孔凡洲高岩王云峰郭伟陈建华周名江
关键词:藻华沉积物色素低氧
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海洋中有毒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能够经由食物链在滤食性贝类体内累积,危及人类健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可以对多类脂溶性藻毒素进行同步分析,是贝类中脂溶性藻毒素检测的首选方法。本文应用液-质联用方法,对北黄海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中的脂溶性毒素进行了分析。虾夷扇贝样品于2011年采自北黄海海域,并解剖为闭壳肌、外套膜、内脏团和性腺四部分。在虾夷扇贝中共检测到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 toxin 1,DTX1)、扇贝毒素-2(Pectenotoxin 2,PTX2)和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四种脂溶性毒素成分。在扇贝各组织中,内脏团毒素含量最高(OA:1.97—2.99μg/kg;DTX1:4.97—77.29μg/kg;PTX2:1.12—50.08μg/kg;YTX:825—6680μg/kg),其次是性腺和外套膜,闭壳肌中毒素含量最低。各组织之间的毒素组成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均以YTX含量最高,占脂溶性藻毒素总含量的90%以上。除YTX外,扇贝体内还存在一定量的OA、DTX1和PTX2毒素,虾夷扇贝中检出PTX2在我国系首次报道。北黄海海水样品中存在较高密度的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和倒卵形鳍藻(D.fortii),可能是虾夷扇贝体内OA,DTX1和PTX2的潜在来源。为防范虾夷扇贝中藻毒素造成危害,应进一步强化对北黄海海域贝类中藻毒素及海水中有毒藻类的监测。
陈建华于仁成孔凡洲高岩罗璇王云峰周名江
关键词:虾夷扇贝北黄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