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力明

作品数:21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封堵
  • 7篇封堵器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动物
  • 4篇动物实验
  • 4篇未闭
  • 4篇卵圆孔
  • 4篇卵圆孔未闭
  • 4篇房间隔
  • 3篇动物实验研究
  • 3篇植入
  • 3篇室间隔
  • 3篇起搏
  • 3篇缺损
  • 3篇主动脉
  • 3篇洗脱支架
  • 3篇内皮
  • 3篇内皮化

机构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1篇高力明
  • 12篇秦永文
  • 7篇宗书峰
  • 6篇游晓华
  • 6篇徐荣良
  • 4篇黄新苗
  • 4篇张奇
  • 2篇耿亮
  • 2篇白元
  • 2篇刘宗军
  • 2篇陈少萍
  • 2篇吴弘
  • 2篇陈翔
  • 2篇姜海滨
  • 2篇赵仙先
  • 2篇刘学波
  • 1篇李纪明
  • 1篇王丽洁
  • 1篇王亮
  • 1篇李莹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第17届全军...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大肠肛门病外...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方案的研究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调查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现状,分析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决策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抗栓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9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诊疗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1742例,其中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384例(22.0%),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诊断、合并疾病、化验检查、出院时治疗用药等相关资料。依据患者出院时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分组,使用CHADS2、CHA2DS2-VASe评分评估血栓形成风险、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情况。结果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在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功能Ⅲ~Ⅳ级的比例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分别是阵发性房颤组14.4%和持续性房颤组18.9%(P〈0.05),出血性脑卒中分别是1.5%和1.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4例人选患者中男209例(54.5%),女175例(45.6%),平均年龄(75±9.28)岁。CHADS2评分≥2分的患者302例(78.6%),平均值(2.7±1.4)分,CHA2DS2-VASe评分≥2分的患者共368例(95.8%),平均值(4.3±1.7)分。HAS-BLED评分≥3分的患者213例(55.5%),平均值(3.3±0.5)分。其中使用华法林者134例(34.9%),未使用华法林者250例(65.1%),其中仍有37例(9.6%)未接受任何抗栓治疗。384例患者中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09例(80.5%),其中12个月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51例,抗凝治疗比例35.7%,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比例35.3%;未行PCI患者258例,抗凝治疗比例38.0%,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比例10.9%,单抗凝治疗比例39.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钱军陈建峰王丽洁李继敏邹誉高力明杨亚莉李莹
关键词: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疾病抗凝药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一例
2023年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本文报道一例患者应用经导管技术先行室间隔血管微粒球栓塞(PSEM)治疗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后择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病例。患者为77岁男性,因活动后胸闷、气促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跨主动脉瓣平均压差53 mmHg(1 mmHg=0.133 kPa),LVOT峰值压差93 mmHg。心外科评估手术风险极高。多学科讨论后决定治疗策略为先行PSEM解除LVOT梗阻,择期行T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应用微粒球栓塞第一间隔支后LVOT峰值压差明显下降,6 d后行TAVR治疗,术后主动脉瓣压力阶差降为2 mmHg。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
王亮高力明黄晶张奇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消融术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2004年
高力明喻德洪
关键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直肠指诊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杂交血运重建治疗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22年
上世纪90年代,Angelini等[1]首次报道了微创直接冠状动脉搭桥(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相结合的“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HCR),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随着PCI进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年代。
韦苇高力明宋之明张奇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血运重建治疗ARTERYDRUG
左盘无铆型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的动物实验研究
高力明宗书峰游晓华徐荣良秦永文
起搏频率对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测量在不同起搏频率下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的变化,为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确定适合的起搏参数.方法 选取6只成年健康山羊,全麻下经股静脉将临时起搏电极送至右心室,连接临时起搏器,频率范围由150次/分递增至350次/...
姜海滨黄新苗白元陈翔宗书峰高力明刘宗军吴弘赵仙先秦永文
关键词:起搏主动脉瓣跨瓣压差
Nano Materials Occluder of Single Rivet Type for Percutaneous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Dogs
Backgroun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efficacy,and safety of new nano material occluder of single rivet type(...
高力明张奇
新型纳米膜单铆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实验研究
高力明汤佳旎刘学波
多枚冠状动脉支架重叠成功封堵冠状动脉穿孔1例报告被引量:3
2011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胸痛10 d于2011年7月1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吸烟600年支,无冠心病家族史。查体:血压136/95 mmHg(1 mmHg=0.133 kPa);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心脏彩超:右室侧壁活动减弱,射血分数(EF)51%。肌钙蛋白:外院2011-07-01检测为1.
高力明秦永文
关键词:封堵冠状动脉穿孔
卵圆孔未闭动物模型的制备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房间隔穿刺和球囊扩张法制备犬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22只健康成年犬,经皮房间隔卵圆窝穿刺、球囊扩张术制备犬PFO模型,对其中2只犬的卵圆窝穿刺点进行病理学等检查。结果 22只犬均成功进行房间隔卵圆窝穿刺和球囊扩张术,右房造影可见对比剂由右房进入左房,成功建立了犬PFO模型。完成房间隔卵圆窝穿刺及球囊扩张平均用时(25.1±5.1)min,X线曝光时间平均(5.8±1.6)min。穿刺前右心房平均压为(1.9±0.8)mmHg,穿刺后测得左心房平均压为(2.5±0.7)mmHg。对2只犬的心脏大体观察见心包膜完整;房间隔卵圆窝缺损分别为5 mm×6 mm和6 mm×6 mm,缺损周边均见少量淤血,未见血栓附着,余心内膜均完整。结论经皮穿刺犬的房间隔卵圆窝、球囊扩张方法制备PFO模型可行。
高力明宗书峰游晓华徐荣良秦永文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穿刺动物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