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全
- 作品数:176 被引量:56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三疣梭子蟹多茬养殖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疣梭子蟹多茬养殖的方法,属于梭子蟹养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选择三疣梭子蟹快速生长新品种Ⅱ期幼蟹;在室外养殖池塘里,靠近排水口处挖土池,上面用塑料大棚遮盖,养殖池塘面积与塑料大棚的面积比例为40:1;将所需数...
- 高保全吕建建孟宪亮孙东方王学忠刘萍
- 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选择经过人工选育的亲蟹,采用循环水保持越冬池内的水温,投喂沙蚕、菲律宾蛤仔、鱿鱼等饵料进行亲蟹强化培育,利用单蟹、单池模式进行布池,幼体培育池底部铺设消毒海泥模拟海洋自然生态...
- 高保全刘萍李健陈萍
- 一种高效三疣梭子蟹苗种运输方法
- 一种高效三疣梭子蟹苗种运输方法,属于梭子蟹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苗种选择:以I期幼蟹72h低盐半致死浓度10.79为剂量,随机选择育苗池中I期幼蟹,进行盐度胁迫实验,72h后统计存活率,选择存活率50%以上...
- 高保全刘萍李健王学忠
- 文献传递
-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生长性状的比较被引量:20
- 2008年
- 采用不同地理种群体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的方法,进行了自繁和杂交子一代生长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0日龄时的杂交子一代在各项指标都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0.24%—13.50%),LS在这5个性状中都高于ZL。100日龄时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杂种优势有所下降,杂种优势率在-0.88%—4.13%之间,甲长表现出杂种劣势。120日龄时杂交子一代的杂种优势范围为-1.91%—4.37%,甲长、甲宽表现出杂种劣势。可见不同杂交组合、不同性状、不同时间表现出的杂种优势有显著差异。ANOVA分析表明:80日龄、100日龄、120日龄时,5个生长性状在群体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4个杂交子一代在生长性状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可见种内群体间杂交是培育三疣梭子蟹优良新品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 高保全刘萍李健戴芳钰罗云戴艳菊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种群杂种优势
- 日本蟳4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我国大连黑石礁(DL)、莱州湾(LZ)、青岛鳌山湾(QD)、海州湾(HZ)4个日本蟳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引物获得的等位基因数从11~17不等,10个位点其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3.600 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8.592 0;各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18 2~0.858 4,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46 6~0.923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28 0~0.914 0,说明各位点在4个日本蟳野生群体内均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各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基因分化指数(FST)为0.032 74~0.088 03。群体间遗传相似性系数、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表明,鳌山湾与海州湾群体亲缘关系最近,而海州湾和莱州湾群体亲缘关系最远。
- 宋春妮李健刘萍陈萍高保全
- 关键词:日本蟳野生群体微卫星
- 一种三疣梭子蟹血蓝重组蛋白及其PtHc-640.2基因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疣梭子蟹血蓝重组蛋白及其PtHc‑640.2基因和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三疣梭子蟹PtHc‑640.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血蓝重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
- 高保全孙东方吕建建李玉坤刘萍
- 三疣梭子蟹、红鳍东方鲀和菲律宾蛤仔混合越冬养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疣梭子蟹、红鳍东方鲀和菲律宾蛤仔混合越冬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方法利用物种生态位不同,在室内越冬池实现三疣梭子蟹、红鳍东方鲀、菲律宾蛤仔综合越冬养殖。防止三疣梭子蟹捕食菲律宾蛤仔,在菲律宾蛤仔...
- 高保全任宪云刘萍李健王学忠朱振洲
- 文献传递
- 三疣梭子蟹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分析被引量:54
- 2008年
- 通过对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和舟山4个采样地点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12项形态性状的测量,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12个形态性状均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揭示了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依变量的真实关系。全甲宽、甲长、体高、第1侧齿间距、第2侧齿间距、大螯不动指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8826,说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全甲宽(X1)、甲长(X2)、体高(X4)、第一侧齿间距(X5)、大螯不动指长(X7)对体重(Y)的回归方程,为三疣梭子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高保全刘萍李健迟恒戴芳钰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形态性状
- 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生长和育种性能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以家系为分析单元,测量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黄选1号’新品种在80、100日龄的甲宽、体高和体质量3个性状,运用“海水养殖甲壳类动物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V1.0”及SPSS13.0软件,对其生长性能、遗传力及育种值进行分析,探讨育种值选择在三疣梭子蟹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80、100日龄的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6.20%和19.35%,显示了较大的生长优势;采用REML法进行遗传力评估,发现三疣梭子蟹甲宽、体高、体质量8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64、0.304、0.167,10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25、0.241、0.117,属于中低度遗传力,说明采用家系选择方法对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继续遗传改良效果更佳;最后通过BLUP方法评估家系育种值(EBV),比较发现育种值选择效率比表型值选择效率提高11.1%~19.38%。因此根据育种值进行三疣梭子蟹家系选择,在5%选择强度下利用表型值进行亲本选留,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三疣梭子蟹选育模式。该结论为三疣梭子蟹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 高保全刘萍李健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遗传力育种值
-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体重遗传力的估计被引量:12
- 2010年
-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了三疣梭子蟹80日龄和120日龄体重的遗传力。实验中的400只亲蟹均来自人工养殖的选育群体。通过群体间杂交,构建了37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3个半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80日龄和120日龄时大约30个个体的体重。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过程,计算表型变量的方差组分,估计体重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80日龄和120日龄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在0.42—0.64和0.25—0.39之间。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说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母性效应。经过t检验,父系半同胞、母系半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全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认为基于全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是对三疣梭子蟹两个发育阶段狭义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估计值分别为0.53和0.35。说明三疣梭子蟹体重属于中度遗传力,对其选择育种具有较大的潜力。
- 高保全刘萍李健刘磊戴芳钰王学忠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体重遗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