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伟群
-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责任制护理方案对急性胰腺炎的心理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责任制护理方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行相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临床护理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方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同时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为80.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胰腺炎患者责任制护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骆伟群黄小屏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责任制护理心理
- 腹腔穿刺引流护理对急性胰腺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意义
- 2013年
- 目的:研究腹腔穿刺引流护理对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乳糜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并发乳糜漏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腹腔穿刺引流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在总体健康、积极感受、日常生活能力、胰腺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较之对照组有更少的疼痛、不适和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结论:对急性胰腺炎并发乳糜漏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腹腔穿刺引流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 骆伟群韦超信陈影勤
- 关键词:腹腔穿刺引流急性胰腺炎乳糜漏护理
-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感染因素。方法对252例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有关院内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52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其主要因素与年龄、意识障碍、住院时间长、各种侵袭性操作、有合并疾病、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使用有关。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重视年龄及合并疾病的影响因素,缩短住院时间,科学合理用药,避免可能引起感染的一切因素,是积极预防感染和降低感染率的重要保证。
- 骆伟群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回顾性调查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院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所提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干预组(n=122)和对照组(n=12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肝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采取常规的保肝对症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相关情况。结果干预组的1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死率为12.30%,肝性脑病发病率为20.49%;对照组的1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死率为22.13%,肝性脑病发病率为36.89%。病死率与肝性脑病发病率组间比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干预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院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所提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是预防肝性脑病的可靠选择。
- 骆伟群黄笑兴陈炜璋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
- 护理干预在3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3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其中干预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复发率为5.55%,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再次手术率为0.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67%、22.22%和5.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骆伟群文玉婵袁莉
- 关键词:护理干预消化道溃疡
- 上消化道异物钳取术对患者的负面效应及其护理对策
- 2003年
- 黄笑兴骆伟群
- 关键词:上消化道异物钳取术负面效应护理对策术中护理术前护理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后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97例偏头痛患者经13 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Hp感染。对其进行为期 2周的Hp根除治疗 ,对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频率进行为期 6个月的观察。结果 83例完成整个疗程后体内Hp被完全根除 ,其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和减少。结论 感染了Hp的偏头痛患者经三联疗法根除Hp后 ,其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和减少。
- 唐修明郑伟贤骆伟群
- 关键词:偏头痛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
- 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影响的探索
- 2014年
- 目的:对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进行本次实验,将护理人员按照职称、资历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在分管床位后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床位利用率73.27%,护士工作时间9.88±2.21小时,患者满意度7.65±1.87分,护士满意度3.59±1.11分,基础护理质量87.26±10.33分,一级护理质量85.32±9.37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83.54±7.62分,消毒隔离质量88.49±11.14分;实验组对照组床位利用率91.62%,护士工作时间8.34±1.56小时,患者满意度9.77±0.22分,护士满意度1.81±0.95分,基础护理质量96.82±4.21分,一级护理质量97.34±1.38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92.11±10.08分,消毒隔离质量95.67±5.32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实施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后,住院人数降低、床位利用率得到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护士压力降低、基础护理质量等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方案符合医院的环境,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提高,采取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方案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骆伟群张东云
- 关键词:阶段性护理责任制护理护理管理
- SPECT联合SEP对急性脑梗死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 2012年
- 目的探讨SPECT联合SEP对急性脑梗死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SPECT和SEP检测,在入院及发病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NIHSS1及NIHSS2评分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缺损分值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缺损分值与患者的NIHSS1、NIHSS2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SPECT和SEP联合检测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判断病情程度、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曾志良唐修明李红兰骆伟群张群泽刘强陈雄辉杨志勇
- 关键词:预后评估
- 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的初步临床探索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分管床位后阶段性责任制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理人员据职称、资历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分管床位护理模式,B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间差异。结果 A组患者对护士服务质量及工作质量满意度高于B组,护士对于职业满意度高于B组。结论分管床位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刘燕玲骆伟群黄小屏刘秀英
-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