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6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杂多化合物催化性能的研究——在相转移条件下由十二钨磷杂多酸钠催化的H_2O_2分解反应动力学和机理被引量:49
- 1991年
- 在相转移条件下研究了由Na_2HPW_(12)O_(40)(简写为PW_(12))催化的H_2O_2分解反应动力学。相转移催化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与H_2O_2作用生成的含活性氧的中间化合物,在CHCl_3中溶解度很大但不稳定,可分解放出氧气。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相反应的特点,提出了反应机理,首次推导出其反应动力学方程,并验证了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 马建伟叶兴凯吴越
- 关键词:催化剂
- 杂多化合物催化性能的研究 在相转移条件下Na_2HPW_(12)O_(40)在苯乙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被引量:2
- 1992年
- 杂多化合物既有配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的结构特征,又有强酸性和氧化还原性。它是具有氧化还原和酸催化功能的双功能催化剂。另外,它还具有结构确定、再生速度快、活性高、不腐蚀设备和污染少等优点,被认为是继分子筛之后,最有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的催化剂之一。
- 马建伟叶兴凯吴越
- 关键词:杂多化合物苯乙烯
- 杂多化合物催化性能的研究——单过渡金属配位的磷钨杂多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其对H_2O_2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被引量:14
- 1991年
- 合成了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K_7PW_(11)O_(39)·xH_2O(简写为PW_(11)),K_5PW_(11)ZO_(39)·xH_2O(Z=Mn^(Ⅱ),Co^(Ⅱ),简写为PW_(11)Mn,PW_(11)Co)和Dawso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H_6P_2W_(18)O_(62)·xH_2O及其钾盐K_6P_2W_(18)O_(62)·xH_2O(简写为P_2W_(18)和K_(10)P_2W_(17)O_(61)·xH_20(简写为P_2W_(17)),K_8P_2W_(17)ZO_(61)·xH_2O(Z=Mn^(Ⅱ),Co_(Ⅱ),简写为P_2W_(17)Mn,P_2W_(17)Co)。用热差热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等技术对这类杂多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其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马建伟叶兴凯吴越
- 关键词:H2O2相转移
- 甲苯控制氧化制取含氧化合物——Ⅰ.铈离子在苄醇氧化为苯甲醛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被引量:3
- 1992年
- 以Ce(NO_3)_3为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的苄醇氧化反应,在以乙酸、三氯乙酸等有机酸作溶剂条件下,可构成催化循环,实现苄醇控制氧化制备苯甲醛。同时,还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乙酸、H_2O_2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 马建伟苏为平张素贤叶兴凯吴越
- 关键词:苯甲醛苄醇含氧化合物
- 金属离子在液相氧化中的催化作用——Ⅹ.过渡金属氯化物与简单配体原位形成的配合物在环己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 1993年
- 本文研究了由过渡金属氯化物(MnCl_2、FeCl_2、CoCl_2、CuCl)与2,2′-二吡啶原位形成的配合物,在环己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及配体性质对所形成的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过渡金属氯化物可与2,2′-二吡啶原位形成有催化活性的配合物,其催化活性与金属离子性质、形成配合物能力以及配体性质有关.
- 叶兴凯苏为平马建伟张素贤吴越
- 关键词:金属离子液相氧化
- 杂多化合物催化性能的研究—酸碱对12-钨磷酸(盐)在苄醇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1992年
- 1.前言 在所有众多结构的杂多化合物中,至今为止,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酸(盐)是研究得最充分、也是唯一商品化了的杂多化合物。近年来,有许多关于Keggin结构杂多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研究结果和应用报道。这些催化反应许多是在液相中进行的。由于杂多化合物易受酸碱影响而使结构改变或破坏,因此,反应体系中的酸碱度对杂多化合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都有明显作用。所以,研究酸碱对杂多化合物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12-钨磷酸(盐)在苄醇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以及酸碱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马建伟叶兴凯张素贤吴越
- 关键词:杂多酸催化活性苄醇
- 杂多酸(盐)及单缺位磷钨杂多化合物在醇类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被引量:3
- 1993年
- 在相转移条件下,研究了杂多化合物在苄醇,环己醇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六种Keggin结构杂多酸的催化活性按GeMo_(12)(H_4GeMo_(12)O_(40)的简写,其余类推),PW_(12),PMo_(12),SiMo_(12),GeW_(12),SiW_(12)顺序下降;杂多酸中的质子可分别被其它阳离子逐渐取代而达到酸性修饰.H_3PW_(12)O_(40)随着其质子逐步被Na^+取代,酸性下降,催化活性大大提高;杂多酸(盐)的催化活性随体系pH值的改变将发生奇妙剧烈的变化;单缺位杂多化合物显示出较饱和杂多酸(盐)更高催化活性.溶剂对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
- 马建伟叶兴凯吴越
- 关键词:杂多酸盐催化活性